北京大学博士:我劝你做个“没用”的父母!
提示您本文原始标题是:北京大学博士:我劝你做个“没用”的父母!
---- 北京大学博士:我劝你做个“没用”的父母! //---- http:// //
想要孩子不挑食有多难?
前不久 , 看明星妈妈伊能静的采访 , 说自己再忙都要给女儿亲手准备辅食 , 微博上她也是晒满了为女儿准备做的美食照片 。
---- 北京大学博士:我劝你做个“没用”的父母! //---- http:// //
我身边有不少妈妈为了给孩子做出营养全面的菜 , 甚至去考了营养师资格证 。
孩子吃饭慢、挑食、厌食 , 几乎成为了每个妈妈心中的“老大难”问题 , 甚至从孩子会自己吃饭开始 , 家里的饭桌就变成了战场 。
后台就经常有妈妈留言 , 求助“孩子挑食”的问题:
---- 北京大学博士:我劝你做个“没用”的父母! //---- http:// //
如何快速解决孩子的坏习惯?
这个问题太重要了 , 因为我发现 80% 的妈妈 , 都不了解孩子 , 对孩子拖拉的坏习惯束手无策 。
我今天就耽误你一点时间 , 聊一聊我解决孩子坏习惯的经验 , 相信能给你一点启发 。
为什么你要听我的分享?
我当妈这五年 , 虽然走了不少弯路 , 但总体来说 , 我的成长速度应该比 80% 同龄宝妈要快一点 。
很多人知道我是头头是道基金会的投资董事、momself 创始人 , 面对妈妈这个新角色 , 我拿出职场上训练出的高效率 , 这一年 , 我与北京大学心理学博士李松蔚老师一起创立了Momself (亲子女性平台) 。
许多父母听后留言“原来是这样啊!我承担着这么重要的使命” , 连许多爸爸也赶来点赞 。 当然最开心的 , 还是我 5岁儿子小核桃更加独立了 , 所以我现在才能轻松左手孩子 , 右手工作 , 才有时间“拯救”更多家长 。
---- 北京大学博士:我劝你做个“没用”的父母! //---- http:// //
▲我与儿子小核桃
2014年刚成为妈妈时 , 我就是个什么都不懂的妈妈 , 做到今天这个位置 , 我用了5年的时间 。
这篇分享 , 我就跟你讲讲5年来 , 我一路走来沉淀下来的育儿经验 。
如何快速解决孩子的坏习惯?
我和你说一个独家秘诀:“由着孩子” 。
简单来说 , 孩子越闹腾 , 越要“由着”他 , 才能拯救他 。
对付孩子挑食:让他每一顿都挑挑食 。
先来看一个视频 , 你想不想你孩子吃饭也这么香 。
“我家娃跟他差不多大 , 吃顿饭要喂2个小时”“真希望我家宝宝也能吃得这么香” , “不挑食的小朋友 , 好可爱啊 。 ”
孩子不好好吃饭 , 真是让不少妈妈头疼啊 。 其实我们每一个当妈妈的 , 都很在乎孩子的健康成长 。
可现实呢 , 一边是妈妈们的努力 , 一边却是孩子们的挑挑拣拣 , 有的孩子光吃蔬菜不爱吃肉 , 有的孩子只吃肉不爱吃蔬菜 , 一顿饭吃凉再去热 , 热了又凉 , 还是吃不完 。
那我是用什么方法让孩子不挑食 , 好好吃饭呢?
每一顿都要挑挑食 。
你没听错 , 要想孩子不挑食 , 就要让他每一顿都挑挑食 。 解决他挑食的问题 , 为什么还要让他挑食呢?
别着急 , 先我们来思考下 , 孩子为什么会挑食?
---- 北京大学博士:我劝你做个“没用”的父母! //---- http:// //
我认为 , 任何时候 , 你要去理解孩子 , 就把同样的经历放到自己身上:
所以我们一起想象一下 , 我们自己 , 在吃饭时 , 耳朵边一直环绕着这样的声音:
再喝碗汤 , 再多吃块肉吧 , 你不吃青菜不行啊 , 快点吃!
你是什么感觉?偶尔一次还可以 , 你接受这样的关心 , 每天这样呢?每天三顿饭都是这样呢?是什么样的感觉呢?
轻则我们会反抗 , 说好了我知道了 , 别再逼我吃了;实在烦的不行直接摔筷子走人 。
那孩子也一样啊 。 孩子也有情绪 , 也有自我意识 , 他们也会通过一些行为 , 来表达自己 。
这其实就是孩子的自主意识开始萌芽的体现 。 吃饭也是同样的道理 , 无论是挑食 , 吃得慢 , 吃一半跑开 , 都体现了孩子的“权利意识” , 他不想“被吃饭” 。 他们希望自己来决定 , 吃什么 , 吃多少 , 什么时候吃 。
---- 北京大学博士:我劝你做个“没用”的父母! //---- http:// //
挑食是孩子在用行动表达他的权利意识 , “吃什么 , 我想要自己说了算” 。
孩子表面上是在"挑食” , 实际上却是通过挑食来和我们争夺权力 。 如果我们眼里只能看到挑食 , 就会一直纠结在怎么让孩子“不挑食”这件事情上 。 你越是想办法不让他挑食 , 他越是挑 , 挑到大人抓狂崩溃 。
表面上来看 , 家长对孩子的要求是不挑食 。 但仔细想想 , 不挑食的目的到底是什么?不就是营养全面吗?
那么 , 我就要问一个问题了 , 营养全面和挑食真的是矛盾的吗?
我们能不能既给孩子挑食的权利 , 又保证他有全面的营养呢?
---- 北京大学博士:我劝你做个“没用”的父母! //---- http:// //
这就要靠我给大家推荐的方法“每一顿都要挑挑食”了 。
具体该如何做呢?
挑食六进三 。
首先 , 跟孩子商量 , 并达成协议:
以后吃饭前都让孩子有一个挑食的仪式 , 妈妈给到孩子6道菜 , 孩子可以从中挑选3种喜欢吃的 , 但是必须吃完 , 如果吃完 , 就可以得到奖励:下次可以继续挑食 。
所以不是真的随便乱挑 , 而是在某种规则下挑食 。
---- 北京大学博士:我劝你做个“没用”的父母! //---- http:// //
我们设计的这个环节 , 正是为了满足孩子想要挑选的权利 , 你想要挑 , 那我就配合你 , 满足你的需求 , 让你过足挑食的瘾 。
你也不必担心孩子日后会真的挑食怎么办 。 其实在规则范围内“挑食” , 跟真的“挑食”并不一样 。
孩子自己的挑食往往是只挑一样甚至一样都不选 , 而我们提供的在规则范围内的挑食 , 反而会扩大孩子的选择 , 因为他至少需要挑到三种食物 。
父母也不用担心孩子会发展出对某些食物的厌恶 , 或任性到“永远只吃某几种菜” , 因为提供菜肴 , 变化菜肴的权利是在父母手里 。
你只要记住自己的目的 , 不是控制孩子吃多少 , 吃什么 , 而是好好吃饭 , 营养全面 , 记住这个目的就够了 。
孩子不肯刷牙:
陪他拒绝刷牙 , 而且必须大哭大闹
在孩子问题排行榜上 , 孩子不肯刷牙 , 一定能排进前三!
好好刷牙绝对是各种好习惯系列绘本中的必选项 。 听听看这些经典的绘本名称:《鳄鱼怕怕 , 牙医怕怕》《小熊不刷牙》《牙齿大街的新鲜事》都是和刷牙相关的 。
---- 北京大学博士:我劝你做个“没用”的父母! //---- http:// //
很多妈妈反馈 , 这些方法呢 , 刚开始两次 , 小朋友都还觉得新鲜 , 可是一般都是配合个两三天之后 , 又是老样子 , 一刷牙就抗拒 。
好多妈妈很无奈地问我说:孩子每次这么抗拒刷牙 , 还大哭大闹 , 到底应该怎么办啊?”
我的方法是:陪他拒绝刷牙 , 而且必须大哭大闹 。
你听到后肯定是一脸茫然 , “这算是什么办法啊?” 。
但是 , 很多妈妈听我说完详细步骤 , 尝试过之后 , 都说效果真是立竿见影 。 甚至还有妈妈和我说 , 孩子现在每天都很享受刷牙的过程 , 刷牙 , 居然从“痛苦”的一件事 , 变成了”欢乐”的一件事 。
好 , 知道了方法 , 我们来讲讲背后的原因 。
首先 , 我们得弄清楚一件事 , 为什么孩子不爱刷牙 。 你可能会说了 , 我们当妈妈的 , 也不是没想过这些问题——因为刷牙很难受嘛 。 因为刷牙不好玩呀 。 对呀 , 刷牙的确不舒服 , 而且不好玩 , 可是 , 你追着他到处跑 , 非要他刷牙 , 这个对他来说实在太好玩了 。
---- 北京大学博士:我劝你做个“没用”的父母! //---- http:// //
什么意思呢?在我们大人的世界里 , 一天的时间会被划分为工作 , 陪家人 , 交际等等等等 , 但是对于孩子来说 , 他们一天的时间只有两部分 , 爸妈在的时间和爸妈不在的时间 。
你回想一想 , 你回到家的时候 , 孩子是不是会兴奋的跑过来 , 帮你拿拿东西 , 一定要你来个抱抱什么的 , 他盼了一天 , 就是想要你来陪陪他 。
小孩子肯定想跟妈妈多玩一会儿呀 , 他一刻不刷牙 , 你就一刻陪着他 。 刷完牙他上床睡觉 , 你又去忙自己的事情了 。 那他当然要延长刷牙这个过程了 。
你越追着他刷牙 , 他越觉得有趣 。
---- 北京大学博士:我劝你做个“没用”的父母! //---- http:// //
具体怎么做呢?
只需要一个简单的游戏 , 这个游戏名称就叫“刷牙大作战” 。
首先 , 妈妈要和孩子约定 , 每晚都来玩一个刷牙游戏 , 游戏中会有两个角色:超爱刷牙的“刷牙大魔王” , 和被大魔王盯上的“逃亡小骑士” 。
刷牙大魔王的任务是找到逃亡小骑士 , 给小骑士刷牙 , 完成后自己也要刷牙 。
逃亡小骑士的任务呢 , 是东躲西逃 , 满屋跑 , 被抓住后 , 还必须大哭大闹 , 在挣扎反抗中“被刷牙” 。
---- 北京大学博士:我劝你做个“没用”的父母! //---- http:// //
两个角色可以通过猜拳或者抽签的方式确认 。
输的那一方 , 扮演“逃亡小骑士” , 被刷牙大魔方抓到 , 在大哭大闹中被刷牙 。
赢得那一方 , 扮演“刷牙大魔王” , 给逃亡小骑士“刷牙” , 刷完后 , 也给自己刷牙 。
父母一定要有点小技巧 , 让自己一半的时候赢 , 一半的时候输 , 也就是说呢 , 要让孩子有时候当“大魔王” , 有时候当“小骑士” 。
总之 , 在这个对抗游戏中 , 无论什么结果 , 孩子最终都会刷牙 , 要么是被父母刷 , 要么是孩子自己刷 。
最后的结果就是 , 我们成功地跟孩子完成了游戏互动 , 刷牙也作为一个游戏的附产品自然而然地完成 。
你看 , 不了解孩子 , 仅凭一张嘴 , 是很难解决根本问题的!
如果你懂孩子 , 带孩子就轻松!
以上 , 就是我5年来深入实战走访 , 沉淀下来的方法 , 希望至少有一条对你有用 。
有大事分割线
这一次 , 木棉学堂力邀崔璀老师 , 将她帮助超过10000+个家庭改掉孩子坏习惯的经验 , 融会贯通成 20堂极具价值的实战课 。
不讲大道理 , 只讲实操方法 , 最贴近生活的家庭场景案例分析 , 专门为父母和孩子定制的实用型课程 。
---- 北京大学博士:我劝你做个“没用”的父母! //---- http:// //
此前 , 崔璀老师曾推出过几节专门针对孩子拖拉磨蹭的课程 , 吸引了20000多个家长的跟随和订阅 , 而且备受好评 。
这一次 , 在深度调研了2000多名家长后 , 崔璀老师再次推出了更棒的、专门针对孩子坏习惯的实战课 。 希望所有父母都能从中系统学习到 , 解决孩子坏习惯的实用绝招 , 从带娃的痛苦中解脱出来 。
---- 北京大学博士:我劝你做个“没用”的父母! //---- http:// //
---- 北京大学博士:我劝你做个“没用”的父母! //---- http:// //
为了从更专业层面了解孩子的心理 , 此次我们特别邀请了北京大学心理学博士、系统家庭治疗师李松蔚作为我们的课程顾问 。
李松蔚博士师从世界心理治疗学会副主席钱铭怡教授 , 15年来 , 他只研究一件事:如何用心理学中看似虚头巴脑的理论 , 来解决孩子们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
由于在认知行为治疗 , 系统家庭治疗两个领域有深厚经验 , 并且人气超高 , 他还成为热门综艺节目《奇葩大会》、《非正式会谈》的特邀嘉宾 。
---- 北京大学博士:我劝你做个“没用”的父母! //---- http:// //
▲李松蔚博士
本套课程最核心的一点 , 就是从孩子心理出发 , 给你一份孩子心理的使用说明书 。
专门针对3-12岁 孩子的心理制作 , 挑选孩子最常见的三大难题——生活磨蹭的坏习惯 , 爱耍脾气的坏习惯 , 学习不专注的坏习惯 , 对症下药 , 给你最实用、立刻上手的解决方法和工具 , 你学完马上就能用 , 帮孩子戒掉坏习惯 。
20堂实战课
原价 199元
暑假限时优惠99元
仅限 前100名
一节课 4.9元 , 就这一次搞定
帮你从孩子坏习惯中解脱出来
长按扫码 , 立即报名学习
如果你也想让孩子成为有教养、独立能力强、不拖拉的人 , 让他的一生都因为好习惯而得到治愈 。
那么 , 我强烈建议你加入崔璀老师的线上课学习 。
跟着崔璀老师学习 , 孩子会有什么改变?
解决“最迫切”的坏习惯:孩子听得进父母的话 , 及时起床、晚睡、洗漱、挑食;
培养孩子的情绪教养:即便偶尔任性 , 你说什么 , 他也能听得进;
打造高度专注力:培养高度的专注力和自控力 , 写作业效率蹭蹭上升 , 零吼叫 , 零争吵 。
▼ 我们会带你这样来学 ▼
---- 北京大学博士:我劝你做个“没用”的父母! //---- http:// //
---- 北京大学博士:我劝你做个“没用”的父母! //---- http:// //
适合人群
3-12岁孩子的父母
试过很多方法依然头疼孩子磨蹭的父母
因孩子叛逆而烦恼的父母
想孩子独立自主的父母
你将获得
√学会陪孩子的正确操作方法
√解决孩子生活+脾气+学习坏习惯的方法
√提升孩子专注力、抗挫力、自主学习能力的方法
√提高孩子写作业的效率和质量的方法
√了解孩子的心理专业知识
√12个随时可以落地的行动清单
20堂实战课
原价 199元
暑假限时优惠99元
仅限 前100名
一节课 4.9元 , 就这一次搞定
帮你从孩子坏习惯中解脱出来
长按扫码 , 立即报名学习
常见问题
Q:购买后马上就可以学习吗?
A:购买后即可学习 。 课程共20个课时 , 课程学习不限时间、不限次数 。
Q:支付问题怎么解决?
A:因知识付费类产品特殊性 , 售出后不给予退款 , 请您理解
Q:购买后如何开始学习?
“木棉学堂” , 点击底部菜单“我的课程” , 打开课程随时学习 。
---- 北京大学博士:我劝你做个“没用”的父母! //---- http:// //
↓↓↓点击#阅读原文# , 也来试试「没用」的好处 。
- 【罗大伦博士】冬季小儿感冒频发,孩子反复咳嗽?家长这样做,就能帮他迅速好起来
- [新华社]海归博士给35个娃当爸:要带娃创业
- [晓露爸爸]原创一组博士爸妈带娃的实拍照片火了,网友:宝宝将来也是高材生!
- 「马博士婴儿游泳」双十一“剁手”时,千万别给孩子买这几款面霜,含强效激素
- [中国婴游网]原创为了孩子的将来,我劝你带孩子进行婴儿游泳!
- 博士爸爸陪孩子读书8年:家里要有书,父母要爱读书
- 母亲小学文化,却教出博士女儿,孩子感恩:妈妈常对我说1句话
- 胆小畏难脾气大,博士后妈妈10条宝典搞定
- 6个月-2岁幼儿急疹,发热发烧,家长如何护理?儿科博士支招
- 农村一家走出5博士,父亲揭露秘诀:孩子5岁后,做对一件事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