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家长逗娃请注意:别把“爱”变成“害”,别让玩耍成了玩命

提示您本文原始标题是:家长逗娃请注意:别把“爱”变成“害” , 别让玩耍成了玩命

子是大人们的开心果 , 看到孩子天真可爱的小模样 , 很多大人们都会忍不住想要逗弄一番 , 要“亲亲抱抱举高高” 。 但很多时候 , 这种看似亲昵的举动 , 却会给孩子带来意想不到的严重后果 。

最近看到一条新闻 , 在广东珠海 , 一位父亲在与3岁的女儿玩“举高高”时 , 因一时疏忽 , 导致女儿被头顶的吊扇击伤 , 颅骨粉碎性骨折 。

根据医生介绍 , 孩子到医院时有头疼、呕吐的现象 , 经过检查后发现是颅骨凹陷性粉碎性骨折 , 并伴有少量颅内出血 。 所幸经过手术 , 女童清醒后未发现任何神经功能的损伤 , 目前仍在医院观察 。


                    原创            家长逗娃请注意:别把“爱”变成“害”,别让玩耍成了玩命

---- 原创 家长逗娃请注意:别把“爱”变成“害” , 别让玩耍成了玩命 //---- http:// //

一个简单的动作 , 本是为了逗孩子一笑 , 但却没想到会发生如此严重的后果 , 实在不值当 。

可能有很多家长会觉得 , 这孩子是运气不好 , 是因为孩子家长没注意到头顶上的电扇 , 才导致孩子颅骨骨折的 , 我们家又没有电扇 , 只要稍微注意些 , 就不会发生这种事情 。 但其实并没有这么简单!

小孩子尤其是比较小的婴幼儿玩“举高高”这个游戏很可能会发生婴儿“摇晃综合征” , 导致失明、癫痫、脑瘫、智力受损、学习障碍 , 严重的甚至会引起死亡!

一、什么叫“摇晃综合征”

这是一种因头部损伤而引起的综合征 , 简称摇婴症或SBS , 是因婴儿受到持续摇晃而对其脑部产生的损害 , 常常在没有外部损伤迹象的情况下造成脑的损伤 。


                    原创            家长逗娃请注意:别把“爱”变成“害”,别让玩耍成了玩命

---- 原创 家长逗娃请注意:别把“爱”变成“害” , 别让玩耍成了玩命 //---- http:// //

脑损伤来自于猛烈的摇晃 , 不管有没有和别的物体发生碰撞 , 猛烈的摇晃可导致脑内出血 , 脑内神经连接的断裂 , 还可导致眼内出血和其他(骨头的)伤害 。

据有关数据 , 美国每年有1000名婴儿死于这种剧烈的摇晃 。 香港也有报道 , 15岁以下的儿童每年的摇荡综合征的发病率为1.4/10万 , 且有三分之一死亡 。

二、为什么一个动作却这么危险?

因为婴幼儿的脑部还未发育完全 , 婴儿脑部重量占体重的1/4 , 而成人这一比例为1/38~1/40 。 而且婴幼儿的颈部肌肉较为柔软 , 没有足够的力量支撑头部 。

而举高高的过程其实就是将宝宝抛向上方 , 再让其“自由落体”的过程 。 在这个过程中 , 由于重力加速度 , 宝宝的下降速度明显增加 , 在用手接住宝宝的瞬间 , 必然要增加夹持的力量 , 其结果可能因为过大的夹持外力损伤宝宝的脊柱 , 甚至脏器 。


                    原创            家长逗娃请注意:别把“爱”变成“害”,别让玩耍成了玩命

---- 原创 家长逗娃请注意:别把“爱”变成“害” , 别让玩耍成了玩命 //---- http:// //

同时因为大脑体积小于颅脑体积 , 且漂浮在脑脊液中 , 举高高的过程会形成一种剪切力,使坚硬的颅骨与脆弱的脑组织相互碰撞 , 轻者可引起脑震荡 , 重者还可能发生脑挫裂伤、脑水肿、硬脑膜下出血、视网膜出血、甚至是死亡 。

三、这六种危险动作不要做

在孩子身体发育还不完全时 , 任何过分的外力 , 都容易造成身体损伤 。 因此 , 为了孩子的健康 , 以下这些动作 , 家长们一定要注意 , 尤其是对6个月以下的小宝宝而言 。

1、不要以剧烈摇晃的方式安抚宝宝 。

2、在空中抛接宝宝 。

3、将宝宝抛到床上 。

4、抱着宝宝旋转 。


                    原创            家长逗娃请注意:别把“爱”变成“害”,别让玩耍成了玩命

---- 原创 家长逗娃请注意:别把“爱”变成“害” , 别让玩耍成了玩命 //---- http:// //

5、让宝宝坐在大人膝盖上 , 往后用力翻躺 。

6、不要过度依赖摇篮 , 控制使用的时间与摇晃的程度 。

我是你的儿科医生雨滴 , 写文不易 , 你的点滴鼓励 , 是我前进的动力 , 请多多留言关注点赞哦!(图片来源于网络 ,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