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吞下玩具,妈妈口对口吸出,结果,吸到妈妈气管里了!掌握正确的急救措施非常重要!
提示您本文原始标题是:女儿吞下玩具 , 妈妈口对口吸出 , 结果 , 吸到妈妈气管里了!掌握正确的急救措施非常重要!
全文共1053字 , 阅读大约需要2分30秒 。
近日 , 广州张女士1岁的女儿把一个玩具的小零件放进嘴里 , 眼看就要吞下 , 张女士急忙上前 , 打算用手将玩具抠出 , 可孩子不张嘴 。 情急之下张女士嘴对嘴准备吸出 , 不料用力过猛 , 玩具一下就“蹿”到张女士的气管里 , 险些造成窒息 。
妈妈吸出孩子喉中的玩具
事发当天 , 张女士正在家看电视 , 刚满1岁的彤彤在一旁玩着洋娃娃 。 这时 , 彤彤把一个小玩具往嘴里塞!张女士跑过去 , 发现玩具已经卡在女儿喉咙入口处 , 便立即嘴对嘴的用力吸气 , 试图将玩具吸出来 。 由于用力过猛 , 在张女士吸出玩具的一瞬间 , 玩具顺着气流反而进入她的气道 , 张女士被紧急送往医院救治 , 半小时后 , 这意外吸入的玩具被取出 。
正确的急救措施
孩子误食玩具、硬币、戒指、玻璃珠子等事件频频发生 , 家长在做好宝宝监护的同时 , 也应学一些正确的急救措施 , 不要“误伤”自己 。
儿童及成人出现异物卡喉、噎食时 , 要学会使用“海姆立克急救法”进行紧急施救 。 “海姆立克急救法”利用突然冲击腹部的压力 , 使肺部残留空气形成一股向上的具有冲击性、方向性的气流 , 它会快速冲入气管 , 驱出堵在气管口的食物或异物 , 从而将异物排出 。
3岁以下的幼儿
救护人应先将幼儿的脸朝下放置在手臂上 , 手臂贴着孩子的前胸 , 大拇指和其余四指分别卡在下颌骨位置 。 另一只手在幼儿背部拍5次 , 并观察孩子是否将异物吐出 。 如果没有吐出 , 应立刻将婴儿翻过来 , 头冲下脚冲上 , 面对面放置在大腿上 。 一手固定在婴儿头颈位置 , 一手伸出食指和中指 , 快速压迫婴儿胸廓中间位置 , 重复五次之后将孩子再翻过来重复第一个步骤 , 直至将异物排出为止 。
3岁以上的儿童
在孩子背后 , 双手放于孩子肚脐和胸骨间并紧握 , 双臂用力收紧 , 瞬间挤压孩子胸部 , 可持续多次 , 直至异物排出 。
成年人
抢救者站在病人背后 , 用两手臂环绕病人的腰部 , 然后一手握拳 , 将拳头的拇指一侧放在病人胸廓下和脐上的腹部 。 再用另一只手抓住拳头 , 快速向上重击压迫病人的腹部 。 重复以上手法直到异物排出 。
如果身边没有其他人 , 自救人要趁意识清楚争分夺秒 。 自己一手握成拳 , 另一手包裹住 , 快速向内向上冲击肚脐与肋骨中间的位置 , 直到将异物排出为止 。 如果自己力气不够 , 那么迅速寻找一把带靠背的椅子或者桌子 。 然后将自己的腹部按压在桌角、椅背或者其他坚硬的物体上向内向上冲击 , 反复冲击几次 , 异物就会排出 。
---- 女儿吞下玩具 , 妈妈口对口吸出 , 结果 , 吸到妈妈气管里了!掌握正确的急救措施非常重要! //---- http:// //
觉得不错就请点亮小花吧!
来源:广州日报(ID:guangzhoudaily)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向原创致敬
责 编:陈丽楠
审 核:史国立
监 制:李健宏
- [糖果妈妈]原创妈妈给宝宝洗澡像做SAP,爸爸帮忙把娃当玩具,如何洗澡才安全?
- #春龙和宝宝#3岁女儿满口蛀牙,原因却不是糖果!家长的这些习惯才是“元凶”
- 【简单心理】伟哥可能引发视觉障碍,以及,一位母亲见到了逝去的女儿 | WEEKLY
- 育儿房间:原创坚持让女儿喝“补汤”,十年后终于把女儿喂残,医生叹气:无知
- 『家长树』6岁女儿一直喊头疼,医院检查血压高达180,凶手居然是父亲
- 星猫广场app:一位武汉妈妈写给女儿的信刷爆朋友圈:等到疫情结束,请你一定要读完它!
- 「宝妈育儿微课」原创5岁女儿总是抓下身,妈妈着急带医院检查,医生:要有思想准备
- 『育儿之百科全书』宝妈坚持让女儿喝下这碗“汤”,5年后脾肺虚弱,别让无知害了娃
- 中国教育新闻网■“80后”妈妈驰援湖北 给一个多月没见面的6岁女儿写了一封家书
- 『晓露爸爸』原创女儿7岁不长牙,妈妈借此上热门,网友:怕是不知道医院怎么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