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天生会有这些反射,如果没有,可能存在大脑损伤

提示您本文原始标题是:新生儿天生会有这些反射 , 如果没有 , 可能存在大脑损伤

大家都知道 , 小宝宝出生后就会吃奶 , 并不需要学习 , 这是因为进化的结果 , 因为不会吃就会饿死 , 基因当然无法延续 , 为了保护自己和顺利的生长发育 , 人类还进化出一些其他的特性 , 这些特性与生俱来 , 父母或医生可以通过检查这些特性 , 判断新生儿各方面是否发育正常 。

我们提到的这些“特性” , 是新生儿特有的一些条件反射 , 这些条件反射可以验证 , 也分别有其功能和价值 。


                    新生儿天生会有这些反射,如果没有,可能存在大脑损伤

---- 新生儿天生会有这些反射 , 如果没有 , 可能存在大脑损伤 //---- http:// //

1、8种条件反射 , 家有小婴儿的父母 , 可以验证一下 。

一是眨眼反射 。

刺激方法:用强光照射眼睛 , 或突然用手在头部的旁边击掌 , 也就是突然拍一下手;反应:被刺激的婴儿会迅速闭上眼睛 。 这种反射是会永久存在的 , 包括大人也是一样 , 当强光照射眼睛或眼前突然出现物体或声音时 , 会不由自主地闭上眼睛 , 这是为了保护自己 。

二是觅食反射 。

刺激方法:用手或妈妈的乳头、奶瓶的奶嘴触碰新生儿的面颊这;反应方式:婴儿会把头转向刺激来源的方向 , 这是为了让婴儿能找到乳头 , 这种反射在三周时会消失 , 因为婴儿已经能自主地转动头部了 。

三是吮吸反射 。

刺激方法:把手指放进婴儿的嘴里;反应:婴儿会开始吮吸 , 这是为了让婴儿能吃到奶 , 从而获得食物 , 吮吸反射会在4个月后消失 , 因为这时候婴儿已经知道到吃奶的时候才吮吸了 。


                    新生儿天生会有这些反射,如果没有,可能存在大脑损伤

---- 新生儿天生会有这些反射 , 如果没有 , 可能存在大脑损伤 //---- http:// //

四是摩罗反射 , 也叫惊跳反射 。

刺激方法:让婴儿仰卧 , 头部突然下沉 , 或突然敲击震动婴儿躺着的地方;反应:婴儿会迅速做出“拥抱”的姿势 , 背弓起 , 双手向前伸 , 然后向内拢 , 就是双手拥抱那样;这是为了当婴儿遇到突发情况时 , 迅速紧紧抱住妈妈 , 避免危险 。 这种反射在6个月后会消失 。

五是抓握反射 。

刺激方法:把手指放到婴儿手里 , 反应:婴儿会紧紧的抓住大人的手指;这种反射会在3-4个月的时候消失 。

六是踏步反射 。

刺激方法:用双手托住婴儿的腋下 , 让婴儿的双脚接触一个平面 , 反应:婴儿的双脚会像大人走路那样 , 双脚交替着迈步 , 这是为将来走路打基础 。 踏步反射发育较好的婴儿会在2个月的时候消失 , 体重偏轻、发育慢的消失的时候稍晚 。

七是颈强直反射 。

刺激方法:当婴儿仰卧躺着时 , 把婴儿的头转向一侧 , 反应:婴儿会做出“击剑”的姿势 , 头转向的一侧胳膊会伸到眼前 , 而另一侧的胳膊会弯曲 。 这种反射4个月的时候消失 。 这是为了婴儿练习自己伸手 。


                    新生儿天生会有这些反射,如果没有,可能存在大脑损伤

---- 新生儿天生会有这些反射 , 如果没有 , 可能存在大脑损伤 //---- http:// //

八是巴宾斯基反射 。

刺激方法:从婴儿的脚趾向脚跟的方向 , 轻轻抚动 , 反应:婴儿的脚趾会张开 , 然后再缩起来 , 同时脚会向内侧扭动 。 这种反射会在8-12个月的时候消失 。

2、8种条件反射有才是正常的 , 没有可能存在脑损伤 。

有经验的医生检查婴儿时 , 会刺激婴儿 , 使婴儿出现以上这些或部分的反射 , 通过观察婴儿的反射情况 , 判断婴儿发育是否有异常 。 因为如果婴儿没有这些反射 , 或者反射出现的很少 , 就可能是大脑有损伤 , 因为当婴儿受到刺激时 , 大脑会指挥做出相应的反射 , 缺乏必要的反射 , 就可能是大脑存在损伤 , 这时要及时的干预 。

当然 , 这些反射大部分在婴儿6个月前就消失了 , 因为随着婴儿的发育 , 那些反射已经被孩子主动的行为代替 , 比如觅食反射 , 已经不需要刺激 , 孩子看到妈妈或奶瓶就会主动要吃 。

对于新生儿的这些反射 , 大多数被人们认为是正常现象 , 但是有些传统观点认为 , “惊跳反射”出现次数多 , 就是孩子被吓到了 。 民间还有人相信 , 使用针刺不同穴位 , 使婴儿出一点点血(我们这里民间叫做“挑”) , 就会减少惊跳反射 , 建议不要自己或找民间人士给孩子“挑” , 因为针刺破孩子皮肤 , 可能会造成感染 。


                    新生儿天生会有这些反射,如果没有,可能存在大脑损伤

---- 新生儿天生会有这些反射 , 如果没有 , 可能存在大脑损伤 //---- http:// //

以前曾看到一个亲戚的孩子被用针刺 , 孩子哭得非常惨烈 , 妈妈却觉得是为了孩子好 。

这种做法是非常错误的 , 正确的做法是可以通过包襁褓的方法 , 把婴儿的双臂包住 , 避免因为惊跳反射影响宝宝睡眠 。

3、新生儿反射也有利于促进亲子关系 。

在宝宝出生之后 , 妈妈和家人不妨与小宝宝做一做这些反射游戏 , 比如把手指伸到婴儿的手里 , 让婴儿紧紧握住 , 比如妈妈摩擦婴儿的脸 , 婴儿就会转过头寻找妈妈的乳房来吃奶 。 比如轻轻地抚动婴儿的脚底 , 他们的脚趾就会张开再绻曲 。

这些都是婴儿与妈妈的互动 , 既有利于刺激婴儿的发育 , 也激发妈妈和家人的爱 , 使家人更为疼爱眼前的小宝贝 。 因为爱都是在互动中培养的 。

有个朋友生儿子时是早产 , 孩子出生后放进了保温箱 , 她则出院回了家 , 孩子在医院待了十天后才出院 , 期间吃奶是她用吸奶器吸了 , 由老公送到医院 。 她说在家也没有想孩子 , 对出生只见一面的小家伙并没有什么感觉 , 还是到后来孩子出院回到家之后 , 自己喂孩子 , 自己带孩子 , 才慢慢培养的感情 。

所以 , 在婴儿小的时候 , 不妨尝试多刺激 , 那些与生俱来的反射动作 , 也蛮有趣的 , 而且也可以检验一下宝宝的发育情况 , 万一存在问题 , 也可以及时发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