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养、不干涉、让孩子自己解决,是培养孩子独立性,还是不负责任?
提示您本文原始标题是:散养、不干涉、让孩子自己解决 , 是培养孩子独立性 , 还是不负责任?
用心写的文章 , 每次读完都有收获 。
在一次父母成长课堂里 , 听到一个爸爸这么说:“对于孩子 , 将来的路都是要他自己走 , 所以我采用的方式是散养 , 就是什么都你自己来处理!我不干涉!”
好一个“散养”、“我不干涉!”听着像一个很有道理的拳头砸在了桌子上 。
这个爸爸的话代表了一部分家长的育儿态度 , 在今天这个包办溺爱成自然态的时代 , 这样的态度是有道理的 , 但任何事情都不是绝对 , 今天我带着小七在中心玩就遇到了这样的情况:
中心的游乐区有个小屋子 , 打开门钻进去里面有个小池子 , 打开水龙头可以假装洗手 。 小七因为最进特别喜欢自己洗手 , 所以敲门——开门——洗手——出来——继续敲门 , 就这样重复了7、8次 。 终于在洗完一次手之后 , 她选择去玩木摇马 。 她自己选了个绿色的 , 还大方邀请我坐个粉色的 , 然后兴奋地前后摇动 , 也许在她看来 , 这就是动车的感觉了呵呵~~
坐完木摇马 , 她又想起要洗手 , 可是走到屋子前发现里面已经有两个小哥哥了 。 她才不管 , 伸手就要去开门 , 这时稍大的三岁的小哥哥马上从里面推开她“这是我们的!”
---- 散养、不干涉、让孩子自己解决 , 是培养孩子独立性 , 还是不负责任? //---- http:// //
那么问题来了 , 小七不停要往里面挤 , 哥哥则一遍又一遍地把她推开 , 我们如果“散养”、“不干涉” , 结果会怎样?
当然是小七被推开 , 可能大哭 , 也可能转而去玩别的玩具 , 要是有幸她挤进去了 , 肯定在屋子里19个月的她会被两个3岁左右的男孩踢出来 。
这是谁都不希望看到的结果:
从小七的角度讲 , 首先她玩不了喜欢的洗手游戏 , 其次她很可能被“无影手”或“无影腿”踢着 , 如果天天受这样的挫折而不知道如何解决 , 孩子可能会产生社交恐惧 。 而作为弱势一方的家长 , 我心里肯定不舒服 , 下次只要小哥哥靠近小七 , 我肯定会挤出笑容假装温和地说“小七 , 不要挤着哥哥”其实内心一万只草泥马飞过然后很自然把小七带走 , 于是 , 小朋友之间就不能愉快地玩耍了……
从小哥哥角度讲 , 首先他们手脚并用把妹妹轰走 , 他们肯定会被家长训一顿 , 因此不能专注在自己的游戏上 , 其实他们从这件事情里并没有学到社交技巧 , 并不能从中为将来自己独立的生活感悟到什么——嗯 , 也许有 , 就是使用暴力来解决问题 , 每次大不了被家长训一顿 , 反正我该怎么做下次还这么做嘿嘿……
还好真实情况并没有这么糟糕:
在小七往里挤 , 小哥哥往外推的时候 , 我拦住小七“宝宝 , 现在是哥哥在玩 , 你问问哥哥我进来可以吗?”小七马上说“哥哥 , 我进来玩可以吗?”小哥哥愣了一秒 , 对抗的表情马上消失 , 然后打开门说“可以” , 小七一看 , 马上挤了进去 , 直接上池子假装洗手 。 小哥哥看到马上伸手过来抢水龙头“我也要洗” , “宝宝 , 你把水龙头转给哥哥” , 小七很乖巧地把玩具水龙头转向了哥哥的方向 , 哥哥洗完她再转回来自己接着洗 。 本以为就相安无事了 , 没想到里面还有个小男孩突然又要推小七出去 , 我意识到小七忽略他了 , 马上告诉小七“宝宝 , 你问问那个哥哥我可以在这里玩吗?”“哥哥 , 我可以玩吗?”小七话还没说完 , 那个哥哥就松开小七说“可以” , 然后就回到屋子的一角自己玩去了 。
---- 散养、不干涉、让孩子自己解决 , 是培养孩子独立性 , 还是不负责任? //---- http:// //
我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 现在回想一下 , 两个哥哥的心理状态应该是这样的:
公共场所的玩具我先抢到我先玩——你要进来当然不可以——但如果你尊重我 , 经过我的允许了——那就进来玩吧!——而且一个人同意还不行 , 这个屋子是我们两占有——所以还必须经过我的同意 。
而当时我给小七的提示语帮助小七理解了下面的问题:
1、社会规则:公共场合谁先拿到谁先玩;
2、对于别人在玩的东西 , 需要尊重对方 , 得到对方允许才能玩;
3、在哥哥抢水龙头的时候 , 我用尊重小七的方式“可以把水龙头转给哥哥吗”示范给对方技巧 , 有时候大点的孩子马上会跟着问“可以转给我吗?” , 小七同意了 , 也感受到分享的快乐 。
后来小七和哥哥居然成了好伙伴 , 在接下来的游戏中 , 小七走到哪 , 哥哥就跟到哪 。 小七相中了秋千 , 正要往上爬的时候 , 哥哥过来想把她拽下来 , 我一边扶住小七一边说“宝宝 , 你请哥哥等一下”“哥哥…等一下”小七一边爬一边吃力地说 。 小哥哥还要拽小七 , 我指了指一旁的滑梯“要不哥哥你先玩会儿滑梯 , 给妹妹做个示范?”小哥哥一听马上松开小七 , 高高兴兴去玩滑梯 , 爬到滑梯平台时还冲我喊“阿姨 , 你看我上来了!”“好啊 , 你给妹妹示范一下怎么滑好吗?”小哥哥一听 , 非常认真地坐了下来“我坐着滑!”然后迅速地滑了下去 。 一滑完他就跑回秋千旁边拽小七“妹妹 , 我滑完了” , 意思是我该玩秋千了 。 这时候我没有插手 , 因为小哥哥遵循了规则 , 而且小七这次是被轻轻拽下来的 , 下来之后又乐呵呵跑去玩别的了 。
之前小哥哥是玩具的占有者 , 这次小七成了玩具的占有者 , 我们给孩子示范社交技巧 , 让他们在不同的角色中都知道该如何处理 , 从而能将游戏进行下去 , 最重要的是我们要不停地给他们做示范 , 这些东西才能最终内化到他们的行动中 , 成为他们独立生活的技能 。 但如果我们什么都不示范 , 那孩子自己处理的结果往往就是暴力 , 这不是不负责任还是什么呢?
---- 散养、不干涉、让孩子自己解决 , 是培养孩子独立性 , 还是不负责任? //---- http:// //
但我并不强调任何时候都需要干涉 。
当时孩子们从小屋里出来之后 , 一起玩另一个有很多按钮的玩具 。 哥哥看小七这几个按钮很有意思 , 也要摁 , 于是把小七推开 。 小七扭头就去找其他玩具了 。 他的家长说“你玩你这边的吧 , 不要推妹妹!” , 但是我很淡定“没关系 , 这时候就让他们自己解决吧”“你看孩子自己都没啥反应 , 我们家长干嘛要纠结呢?”
到底什么时候该干涉什么时候不要干涉呢?
我觉得 , 这个答案很简单:看孩子 。
如果孩子之间争抢之后一个孩子无所谓地撤出去玩别的游戏了 , 那就不用干涉 , 不管之间是不是有推搡;如果孩子争抢可能会出现危险(比如小七和哥哥一个要开门另一个要关门 , 可能会导致夹手、哥哥把正在爬秋千的小七往下拽) , 或者游戏没办法进行下去了(比如小哥哥要抢小七摁扭 , 小七护着不让) 。
“散养”“不干涉”有道理 , 但是每种理念都不能适用所有的场合 , 我们需要不停去思考 , 在思考的过程中我们和孩子一起成长 。 没有任何理念是标准答案 , 从小被标准答案驯化的我们 , 是不是该多“叛逆”一下 , 先“质疑” , 再使用?
- 「靠谱育儿说」孩子睡觉不老实别以为是热的!3种表现说明是脾虚,家长别搞错了
- #靠谱育儿说#告诫:别再给孩子吃豆浆油条了!3类早餐易伤脾胃,家长别不在意
- [樱桃育儿经]雨水过后,这3样东西要“扔掉”,很容易让孩子积食不长个!
- 『燕赵晚报』“他们都是生病的孩子,我会像照顾孩子那样去呵护他们!”
- 今日余庆@曝光!余庆的家长们请长点心吧,叮嘱你的孩子戴好口罩!
- 『育儿趣乐园』“黑名单”饮料成娃的最爱,3种饮料孩子经常喝,伤脾胃还不长个
- 每日说育儿知识■孩子免疫差,家长记好“不睡2觉,不吃2物”,强娃脾胃不生病
- 【育儿之百科全书】立春过后,又是“猛长期”,家长做好3件事,孩子蹿高一大截
- #育儿房间#原创儿童已成白血病高发群体:这些水果“隐患”,最好少给孩子吃
- [育儿房间]原创“妈妈,我蛋蛋疼”,本以为孩子只是磕到了,谁知差点出了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