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宝宝不生病,这十条育儿误区别沾,不然受罪的可是宝宝

提示您本文原始标题是:想要宝宝不生病 , 这十条育儿误区别沾 , 不然受罪的可是宝宝

十月怀胎 , 终于等到了小宝贝的到来 , 望着稚嫩可爱的婴儿 , 父母们总希望能给孩子最好的呵护和疼爱 , 但由于可能经验不足 , 总是手忙脚乱 , 难免会踩坑犯错误 , 一不小心就可能会给宝宝带来隐形的伤害 。 所以 , 今天糖妈 , 整理了新爸新妈们平时最容易犯的10个育儿误区 , 快来对照一下 , 你中了几个?

误区1:给新生儿喝糖水


                    想要宝宝不生病,这十条育儿误区别沾,不然受罪的可是宝宝

---- 想要宝宝不生病 , 这十条育儿误区别沾 , 不然受罪的可是宝宝 //---- http:// //

由于刚出生的小婴儿 , 肾脏功能尚未发育完善 , 如果盲目喂食糖水 , 不仅对大脑不利 , 还会增加肾脏负担;甚至减少对母乳的需求量 , 不愿喝母乳 。 而且过多的糖水会刺激宝宝的味蕾、易挑食 , 对健康和牙齿的发育都不好 。 所以 , 新生儿除非有医学指征 , 家长最好别给宝宝补充糖水 。

另外 , 母乳喂养的宝宝(6个月以内) , 是不需要额外喂水 。 因为母乳中至少有90%是水分 , 所以你的宝宝想多吃时就让他多吃 , 这样他就能获得充足的水分 。 但在一些特殊情况下 , 还是需要给宝宝喂点水:如大量出汗、不断用舌头舔嘴唇时、或见宝宝口唇发干、换尿布时没有尿等都提示宝宝可能缺水了 。

误区2:给新生儿用枕头


                    想要宝宝不生病,这十条育儿误区别沾,不然受罪的可是宝宝

---- 想要宝宝不生病 , 这十条育儿误区别沾 , 不然受罪的可是宝宝 //---- http:// //

很多妈妈在孩子出生前就备好了定型枕、婴儿枕 , 以希望宝宝睡出一个好头型 。 其实 , 宝宝在3个月以内 , 是不需要使用枕头的 , 因为新生儿头部大小几乎与肩同宽 。 等到4-5个月时 , 宝妈可用全棉毛巾对折 , 给宝宝当枕头 , 过高、过低都不利于宝宝睡眠和身体的正常发育 。

误区3:长时间抱新生儿


                    想要宝宝不生病,这十条育儿误区别沾,不然受罪的可是宝宝

---- 想要宝宝不生病 , 这十条育儿误区别沾 , 不然受罪的可是宝宝 //---- http:// //

3个月以内的宝宝最好多让他平躺着 , 这个阶段的小宝宝骨骼还很柔软 , 特别是颈椎和脊椎 , 如果经常抱着 , 脊椎总是呈弯曲形状 , 时间久了对孩子的骨骼生长不利 。 宝宝醒后 , 妈妈可以抱着他四处走走 , 对他说说话 , 既能对他进行语言刺激 , 又能开发宝宝的大脑;抱宝宝的时候 , 3个月以内都要以横着抱为主 。

误区4:过度摇晃婴儿


                    想要宝宝不生病,这十条育儿误区别沾,不然受罪的可是宝宝

---- 想要宝宝不生病 , 这十条育儿误区别沾 , 不然受罪的可是宝宝 //---- http:// //

一些父母总喜欢把小宝宝抱在手里不停地摇晃 , 或放在摇篮里 , 甚至将婴儿抛起来或抓住其臂膀左右摇晃 。 殊不知 , 过度的摇晃容易引起脑震荡 , 严重的甚至导致脑组织水肿 , 或大脑毛细血管撕裂、出血 , 这种行为应绝对禁止 。

误区5:给宝宝把屎把尿


                    想要宝宝不生病,这十条育儿误区别沾,不然受罪的可是宝宝

---- 想要宝宝不生病 , 这十条育儿误区别沾 , 不然受罪的可是宝宝 //---- http:// //

很多“经验丰富”的老人们认为:“你们从小就是这样把过来的 , 有哪里不好?你们不都是好好!”甚至还有些人会觉得说不把屎尿不卫生 , 会让婴儿不舒服 。 但小宝宝的脊椎与髋关节都还未完全成熟 , 很容易造成移位或弄伤 , 而且宝宝会频繁用力 , 说不好还会引起脱肛、肛裂 。 建议宝妈用尿布或纸尿裤 , 关键要勤换 。

误区6:剃光头 , 能让宝宝头发长得更好


                    想要宝宝不生病,这十条育儿误区别沾,不然受罪的可是宝宝

---- 想要宝宝不生病 , 这十条育儿误区别沾 , 不然受罪的可是宝宝 //---- http:// //

民间有说法 , 把新生儿胎发剃掉 , 这样重新长出来的头发才会又黑又密 。 尤其到了夏天 , 给宝宝剃个光头 , 凉快不容易长痱子;其实 , 这种做法并不可取 , 没了头发头部皮肤就失去了防护 , 更容易被蚊虫叮咬 , 损伤头皮及毛囊组织 , 增加各种细菌等感染机会 , 适当给孩子剃短头发就可以了 。

误区7:用酒精给孩子擦身降温


                    想要宝宝不生病,这十条育儿误区别沾,不然受罪的可是宝宝

---- 想要宝宝不生病 , 这十条育儿误区别沾 , 不然受罪的可是宝宝 //---- http:// //

曾看过一则新闻发生在东莞 , 因宝宝发烧不退 , 父母为了让孩子尽快退烧 , 用酒精给孩子擦拭全身 , 结果导致宝宝多器官衰竭最终没换回生命 。

1~3岁的婴幼儿是不建议使用酒精降温的 , 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宝宝皮肤娇嫩 , 毛细血管丰富 , 特别容易吸收酒精 , 引起酒精中毒 。 孩子发烧可用温水给宝宝洗澡 , 鼓励孩子多喝水 , 水果 , 如果体温达到38.5°以上 , 应及时就诊 , 在医生指导下给孩子服用退热药物 。

误区8:嚼碎了食物再喂给孩子吃


                    想要宝宝不生病,这十条育儿误区别沾,不然受罪的可是宝宝

---- 想要宝宝不生病 , 这十条育儿误区别沾 , 不然受罪的可是宝宝 //---- http:// //

“把食物嚼烂后 , 再喂给宝宝”的现象 , 相信大家都是鄙弃的 , 不仅不卫生而且对孩子的健康危害很大 , 容易把大人体内的细菌病毒通过口腔传染给小孩;如果大人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胃病 , 使孩子患上溃疡 , 口疮等疾病症状 。

误区9:给辅食里加盐


                    想要宝宝不生病,这十条育儿误区别沾,不然受罪的可是宝宝

---- 想要宝宝不生病 , 这十条育儿误区别沾 , 不然受罪的可是宝宝 //---- http:// //

大人们认为宝宝的辅食没加盐口味比较淡 , 因此加点盐 , 这样宝宝吃得才香 , 更有力气 。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 , 在宝宝1岁以内的辅食 , 不需要加盐和任何调味品 , 过早的摄入盐会损害宝宝的身体和肾脏 , 还会影响孩子未来的味觉发育 , 容易造成挑食、厌食 。

误区10:亲吻宝宝的嘴


                    想要宝宝不生病,这十条育儿误区别沾,不然受罪的可是宝宝

---- 想要宝宝不生病 , 这十条育儿误区别沾 , 不然受罪的可是宝宝 //---- http:// //

曾报道过武汉一名两岁女童因被人亲吻而高烧不退 , 并出现面瘫症状 , 医生诊断其患上了“亲吻病” , 即EB病毒感染 。

由于小孩子的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全 , 免疫力比较弱 , 在亲吻时 , 大人口中病菌很容易通过口唇接触、唾液进入到宝宝的口腔中 , 进而引发疾病 。 所以为了宝宝 , 还是要学会拒绝 , 跟亲朋好友说好不要随便亲宝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