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立规矩,这6种方法很合适

俗话说 , 熊孩子都是惯出来的 , 不想养个熊孩子 , 一定要给孩子趁早树立规则意识 , 但是如何让“规则”二字入脑入心 , 很让家长们头疼 。

其实 , 没有天生「熊」的孩子 , 只有不管教的父母 。 从小不给孩子立规矩 , 长大后 , 社会一定会教他什么是规矩 。

太早立规矩担心扼杀孩子天性 , 太晚担心影响性格发育 。 那什么时候立规矩最好?

立规矩的关键期

2 岁以前 , 孩子还没有规则意识 , 且缺乏理解能力和行为控制能力 , 通常是家长说什么就是什么 , 这个时候家长不用急着给孩子立规矩 。

2 岁以后 , 孩子开始进入规则敏感期 。 同时 , 他们也开始逐渐具备自主意识和初步判断能力 , 进入第一个独立期 。

这时候只要家长管教得当 , 孩子就会从「挑战规则」到「被提醒后愿意配合规则」 , 再到「不需要提醒也能遵守规则」的过程 , 逐渐成长为一个自律的人 。

但立规矩也是讲究有效期的 。 知名心理学专家李玫瑾曾提出:6 岁之前一定要给孩子立好规矩 。

她举了 2 个生动的例子 , 3~4 岁的男孩跟家长闹 , 无非是在地上撒泼打滚;但等到孩子 14 岁 , 他可以离家出走 , 可以跳楼自杀 。

6 岁以后再立规矩 , 就晚了 。

立规矩的2大原则

很多家长会说 , 我也会给孩子立规矩啊 , 但为什么总是不管用呢?

家长可以反思下 , 是否有遵守立规矩的 2 大原则——温柔且坚定 。

温柔 , 是指家长要控制自己的情绪 , 不要生气 , 语气平和地给孩子说理 。 在管教孩子的同时让他感受到爱意 。

长期通过打骂育儿管教 , 只会让孩子变得胆小怯懦 , 低自尊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