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不住孩子发育的七大关键期,这辈子都于事无补了!
提示您本文原始标题是:把握不住孩子发育的七大关键期 , 这辈子都于事无补了!
宝宝像小树苗 , 父母的关爱就像阳光雨露 。 什么时间浇水 , 什么时候接受光照 , 什么时候该防病 , 父母们心里必须有杆秤 。 事实上 , 孩子的每个发育阶段都至关重要 , 把握好以下7个关键期 , 养育出活泼健康的孩子 。
喂养:4-6个月加辅食
在喂养婴幼儿的过程中 , 科学添加辅食不仅能起到均衡营养、避免日后挑食偏食的作用 , 甚至还奠定了宝宝一生健康的根基 。
世卫组织建议 , 婴儿6个月前要纯母乳喂养 , 并可持续至2岁以上 , 从6个月开始就可以添加辅食 。 李海鹰表示 , 根据我们的国情 , 一般建议4-6个月添加辅食 , 当然 , 对于这个规定并非机械地执行 , 她强调 , 还是要看孩子的实际情况 。 有些变化可能预示需要添加辅食了 , 比如 , 宝宝开始对大人的食物感兴趣、流口水、舌头在口腔内蠕动(即吧唧嘴)、乳牙萌出等 。
添加辅食要遵循几个原则:从少到多 , 从一种到多种 , 从稀到稠 , 从好消化到不易消化 , 循序渐进的过程;具体食物可以从菜汁、果汁 , 到菜泥果泥 , 最后添加米粉、蛋黄;开始添加一种食物 , 观察三五天 , 没有异常表现 , 可以换另一种食物;量少花样多 , 宝宝还是要以奶为主食 , 辅食量多会影响吃奶 , 进而影响营养摄入 , 花样多可以促进宝宝味蕾发育 , 激发对辅食的兴趣 。
---- 把握不住孩子发育的七大关键期 , 这辈子都于事无补了! //---- http:// //
语言:2-5岁培养表达
孩子多在两岁左右 , 进入口语表达关键期 , 3岁左右口语表达变得丰富 , 然后在4-5岁 , 进入书面语言敏感期 。 家长应根据孩子自身的情况 , 适当增加语言互动和游戏 , 并且 , 口吃也多在2-5岁间发生 , 此时期也是防治该病的最佳年龄段 。
家长可以和2岁的孩子一起做汉字游戏 , 比如 , 带他去超市 , 教他认识各种生活常见事物 , 如各种水果蔬菜和生活物品 , 回到家 , 再用卡片游戏帮孩子复习之前所学内容;对于三四岁的孩子 , 可以进行适当的阅读训练 , 可以利用识字卡片、绘本 , 帮孩子学习语言;四五岁的孩子可能会变成“小话唠” , 家长不要嫌烦 , 耐心地解答他的问题 , 并可以根据孩子的兴趣 , 巧妙地利用机会教他识字 , 满足求知欲;对于语言敏感期的孩子 , 家长要注意自身说话的发音、语速 , 适时纠正孩子的口吃现象 。
---- 把握不住孩子发育的七大关键期 , 这辈子都于事无补了! //---- http:// //
护牙:5岁前牙病高发
孩子从出生到学龄前后是护牙的最佳时期 。 很多人认为孩子的乳牙不用护理 , 反正会被新牙替掉 。 但李海鹰指出 , 如果乳牙保护不当 , 会波及牙龈、牙髓 , 而且乳牙过早脱落 , 会导致新生的恒牙畸形 。 事实上 , 5岁以内的婴幼儿期既是牙齿发育期 , 又是牙病高发期 。 龋齿、牙颌畸形、牙齿过敏及乳牙替换异常等都是多发病 。
护理婴幼儿的牙齿 , 有几点注意事项:乳牙萌出 , 加辅食时 , 可以给孩子稍微硬些的食物磨牙 , 这对训练咀嚼能力、促进口腔周边肌肉发育和将来的语言能力都有好处;3岁前 , 可用指套为孩子清洁乳牙和牙龈 , 3岁后要认真刷牙 , 吃完东西漱口;别让孩子含奶瓶入睡 , 否则糖分积聚在口腔内 , 滋生细菌 , 易引起龋齿;不给宝宝使用安抚奶嘴 , 2岁左右停止使用奶瓶 , 避免牙齿畸形;纠正孩子孩子吃手指、咬东西等不良习惯;尽量不给孩子喝碳酸饮料 , 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 。
益智:6岁前训练大脑
有研究表明 , 0-6岁是大脑发育的高峰期 。 这个阶段 , 孩子需要有丰富的感官体验 , 刺激思维能力发育 , 还要有充足的营养 , 以保证几种注意力、培养专注力和记忆力 , 避免产生懒惰思维 。
在周末或节假日 , 多带孩子去认识周围多彩的世界 , 可以去郊游认识大自然 , 去海洋馆认识海洋动物 , 去博物馆了解历史 , 去游乐场感受欢乐;孩子的事情家长不要代劳 , 三四岁的孩子就可以学着自己穿衣服、洗脸、刷牙;鼓励孩子讲述幼儿园老师教授的内容 , 分享和小伙伴间的趣事 , 锻炼他的表达能力和记忆力;适当让孩子做做家务 , 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 , 让孩子帮忙摆放餐具桌椅、自己收拾玩具、早晨起来帮着扫地等 , 如果做不好 , 家长多鼓励指导 , 启发孩子动脑脑筋、想办法 。
护眼:7岁以后易近视
统计数据显示 , 孩子视力下降初发年龄多在7-15岁 , 其中半数以上集中在12-15岁 , 随着电子产品使用增多 , 这个年龄还有不断提早的趋势 。
儿童近视多数都与不良的用眼行为和习惯有关 。 首先 , 家长要帮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写字姿势和习惯 , 不要躺着看书 , 不在昏暗的灯光或阳光下看书;不要让孩子过早接触电子产品 , 每天看电视、电子产品的时间最好控制在1小时内;注意用眼卫生 , 不揉眼睛;周末或节假日 , 多带孩子去户外;还要适当补充维生素A等有利于视力发育的营养素 。
长个:一生两个高峰期
一般来讲 , 人一生有两个长个黄金期:第一个是出生后的两年内 。 人在出生时 , 大概长50厘米左右 , 一周岁会长到75厘米 , 第二年增长12-13厘米 , 大约达到88厘米 。 之后进入持续缓慢成长的阶段 , 每年大约长5-7厘米 。 第二个高峰期是在青春期发育前 , 即男孩平均在12-13岁 , 女孩平均在11-12岁 , 每年可长高8-10厘米 。
在影响身高的后天因素中 , 营养摄入至关重要 , 建议孩子每天保证摄入250-500克的牛奶或酸奶;缺觉是孩子长个的一大障碍 , 保证孩子每天至少睡够8小时;天气暖和了 , 不妨多带孩子去户外活动 , 跑跳、打篮球等运动及在户外晒太阳都有利于长个 。
补钙:12-17岁需求量大
现在很多年轻的父母都热衷于给孩子补钙 。 然而 , 过度和盲目地补钙并不利于孩子的健康 。 一般而言 , 6个月内的宝宝每日需要300-400毫克的钙 , 6个月以后每日需要400毫克 。 但无论是母乳喂养还是吃配方奶粉 , 一般都不需要额外补充钙剂 , 母乳宝宝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补充维生素A和维生素D , 以促进钙吸收 。 不过 , 需要注意的是 , 有些情况可能需要额外补充钙剂 , 比如秋冬季出生的婴儿可能缺乏日光照射 , 早产儿、低出生体重的婴儿或巨大儿等 。 因此 , 是否需要补钙最好咨询医生 , 根据孩子个体情况而定 。 另外 , 孩子出现多汗、有枕秃、夜间易惊醒啼哭不止、出牙晚等现象 , 可能是缺钙的表现 , 要经过医生诊断后再补钙 。 对于婴幼儿和12岁以内的儿童 , 每天去户外晒太阳是很好的补钙方式 。
青少年时期(12-17岁)是身体成长的关键期 , 12-14岁尤其关键 , 是补钙的最佳年龄段 。 这个阶段 , 孩子迅速发育 , 对钙质需求增大 。 家长应该注意 , 如果有生长痛、抽筋、牙齿发育不良、容易烦躁、厌食等表现 , 警惕是否因缺钙引起 。 一定要保证饮食中钙质摄入充足 , 每天早晨一杯奶 , 多吃贝类、虾皮、豆制品 。
版权声明:【我们尊重原创 ,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部分文章图片来自网络 , 无法核实真实出处与原作者 , 若涉及版权问题 , 敬请原作者直接联系我们删除 。 】
- 「靠谱育儿说」孩子睡觉不老实别以为是热的!3种表现说明是脾虚,家长别搞错了
- #靠谱育儿说#告诫:别再给孩子吃豆浆油条了!3类早餐易伤脾胃,家长别不在意
- [樱桃育儿经]雨水过后,这3样东西要“扔掉”,很容易让孩子积食不长个!
- 『燕赵晚报』“他们都是生病的孩子,我会像照顾孩子那样去呵护他们!”
- 今日余庆@曝光!余庆的家长们请长点心吧,叮嘱你的孩子戴好口罩!
- 『育儿趣乐园』“黑名单”饮料成娃的最爱,3种饮料孩子经常喝,伤脾胃还不长个
- 每日说育儿知识■孩子免疫差,家长记好“不睡2觉,不吃2物”,强娃脾胃不生病
- 【育儿之百科全书】立春过后,又是“猛长期”,家长做好3件事,孩子蹿高一大截
- #育儿房间#原创儿童已成白血病高发群体:这些水果“隐患”,最好少给孩子吃
- [育儿房间]原创“妈妈,我蛋蛋疼”,本以为孩子只是磕到了,谁知差点出了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