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娃九吐”,3 个月宝宝频繁呕吐的真凶竟是它......

提示您本文原始标题是:“十娃九吐” , 3 个月宝宝频繁呕吐的真凶竟是它......

新生儿呕吐是养育宝宝过程中的常见状况 , 呕吐和咳嗽一样 , 都是保护性的反射 , 当宝宝的胃肠道受到剌激就会引起呕吐 。 呕吐的症状可见于多种疾病 , 当宝宝出现呕吐时 , 先不惊慌 , 仔细观察宝宝 , 如果宝宝精神状态好 , 一般没有大问题 。

但新手爸妈们与它的第一次“相遇”往往就如临大敌、手足无措 。


                    “十娃九吐”,3 个月宝宝频繁呕吐的真凶竟是它......

---- “十娃九吐” , 3 个月宝宝频繁呕吐的真凶竟是它...... //---- http:// //

记得我家大宝出生 3 个月的一天 , 我给她喂完奶后几分钟后突然就连续性呕吐 , 一开始是吐奶 , 到后面干呕、咳嗽 。

虽然当时的我专业知识还算丰富 , 见状就猜测应该是呼吸道感染或者胃肠道感染之类的病症 , 但仍是心惊 , 老公也被吓得不清 , 于是不等继续观察就马上带着宝贝去了医院 。

稍微庆幸的是果然只是病毒性的急性肠胃炎 , 并不是胃扭转、胃幽门梗阻等难缠的疾病 。

病毒性的急性肠胃炎 , 基本上都能自己好起来 , 宝宝 75%~90% 的急性肠胃炎都是病毒感染引起的 。 咱们要做的就是防治宝宝脱水和电解质紊乱等 , 并没有速效解决的办法 。

大宝那次中招 , 医生确诊后交代了些基本注意事项就让我把宝宝带回家了 。


                    “十娃九吐”,3 个月宝宝频繁呕吐的真凶竟是它......

---- “十娃九吐” , 3 个月宝宝频繁呕吐的真凶竟是它...... //---- http:// //

回家后我按医生介绍的这套美国儿科学会提供的预防宝宝脱水指导方法护理宝宝 , 宝贝在 5 天后也就恢复如初了 。

1.宝宝停止呕吐 2 小时以后 , 你可以开始每半小时到一小时给宝宝口服补液 30~60 毫升 。 口服补液最好是到药房买口服补液盐III , 或者婴儿专用电解质补充液 , 并按说明书调配 。

2.你也可以到药店购买 0.9% 的生理盐水 , 并用水稀释一倍成为 0.45% 的淡盐水溶液 。 对于婴儿来说 , 淡盐水通常要比母乳或配方奶更容易接受 , 不容易造成呕吐 。

3.如果宝宝还在纯母乳喂养阶段 , 那么你可以用滴管式喂药器或小杯子喂宝宝喝淡盐水 , 以防造成宝宝出现乳头混淆现象 。

4.如果宝宝连续4次喝下补液而没有呕吐 , 那么可以再给他喂一次(30~60 毫升) 。 30 分钟后 , 给宝宝喂 30 毫升母乳(或配方奶)和 30 毫升补液的混合液 。

5.如果宝宝两次喝下补液和奶的混合液都没有呕吐 , 你就可以给宝宝喂纯母乳或配方奶了 , 每 3~4 小时喂一次 , 渐渐加量 , 一直增加到100毫升左右 。

6.一旦宝宝连续 12 个小时以上不呕吐 , 你就可以尝试让宝宝恢复正常的喂食规律 。

一般情况下 , 这套方法都能帮助呕吐的新生儿宝宝慢慢恢复健康 , 但是如果你每隔几小时喂宝宝一次 , 宝宝仍然都会呕吐 , 那么你应该带宝宝去医院 , 他可能需要通过输液来防止脱水 。

胃肠病菌一般都是“外人”带来的 , 如果白天带宝宝去了人群密集的地方或者家人给宝宝喂食、换尿布时没有清洗双手都容易出现这种情况 。

所以你一定要坚持让家里所有人在上厕所后 , 或给宝宝换尿布之后 , 把手彻底洗干净 , 以防止病菌的扩散传播 。 同时 , 也要尽量保证宝宝双手的清洁卫生 。


                    “十娃九吐”,3 个月宝宝频繁呕吐的真凶竟是它......

---- “十娃九吐” , 3 个月宝宝频繁呕吐的真凶竟是它...... //---- http:// //

除了胃肠病菌外 , 喂养不当也是引起新生儿呕吐的最大原因之一 。 所以孩子呕吐先要在喂养方法上找原因 , 如果发现问题 , 及时纠正之后孩子就不吐了 , 那说明呕吐就是喂养不当引起的 。

喂养或进食不当分以下几种情况;

(1)喂奶过多

宝宝年龄尚幼的时候喂奶过多 , 超出了宝宝身体所能承受的极限的话 , 很容易引起呕吐 。 很多新手妈妈有个误区 , 错将“溢奶”当呕吐 , 其实溢奶和呕吐是有很大区别的 。

溢奶多见于出生后 6 个月内的小婴儿 , 宝宝无恶心感常见的是吃奶后从口角溢出少许奶汁 , 量较少 , 颜色也无变化 。

吐奶是有明显的呕吐动作 , 吐前孩子有恶心 , 张口伸脖 , 痛苦的表情 , 属于病态 , 吐出的奶量甚至会大于喂进量 , 伴有酸臭味 , 有时颜色异常 。

减少呕吐的最佳方法是在宝宝非常饥饿之前给宝宝喂食 。

怎么知道宝宝什么时候饿了?

一个饥饿的婴儿经常会哭 。 但是最好在婴儿开始哭泣之前注意饥饿提示 , 因为哭泣是孩子饥饿的一个晚期迹象 , 在孩子哭泣后再喂食他很难安顿下来吃饭 。

新生儿宝宝饥饿前的典型症状有:

舔嘴唇、伸出舌头、移动下颌和嘴或头部以寻找乳房、反复把手放到嘴里、张开嘴、烦躁、吮吸周围的一切

新生儿喂养的一般准则:

大多数新生儿每 2 至 3 小时进食一次 , 或每 24 小时进食 8 至 12 次 。

在第一天或第二天的生命中 , 婴儿每次喂食可能只需要半盎司 , 但之后每次喂食时通常会喝 1 到 2 盎司 。 这个数量在 2 周龄时增加到 2 到 3 盎司 。

在大约 2 个月大的时候 , 婴儿通常每 3 至 4 小时喂食 4 到 5 盎司 。

在 4 个月时 , 婴儿通常每次喂食需要 4 到 6 盎司 。

在 6 个月时 , 婴儿可能每 4 至 5 小时服用 8 盎司 。

大多数婴儿每月平均增加 1 盎司配方奶粉 , 然后每次喂食约 7 至 8盎 司 。 固体食物应在 6 个月左右开始 。

怎么知道我的宝宝是否吃饱了?

新生儿的 尿布是一个很好的指标 , 表明他或她是否足够吃 。 在出生后的头几天 , 婴儿每天应该有 2 到 3 个湿尿布 。 在最初的 4 到 5 天后 , 婴儿每天应该至少有 5 到 6 个湿尿布 。

大便频率变化更大 , 取决于您的宝宝是乳房还是配方奶 。


                    “十娃九吐”,3 个月宝宝频繁呕吐的真凶竟是它......

---- “十娃九吐” , 3 个月宝宝频繁呕吐的真凶竟是它...... //---- http:// //

(2)喂养姿势不对

喂奶姿势不对也很容易引起宝贝呕吐 。

提倡抱起喂奶 , 如果必须卧位哺乳时 , 采用头高脚低位 。 母乳喂养的妈妈 , 每次哺乳前要用温开水擦洗乳头 , 用四指托起乳房 , 拇指置于乳头上乳晕处 , 减慢乳汁的流出;人工喂养者每次哺乳前开水泡洗奶具 , 奶液充满奶头后在给予哺乳 , 乳头孔不易过大 。

在宝宝进食后半小时内 , 不要让他剧烈活动 , 帮助他保持身体竖直 , 以帮助消化 。 你可以竖抱着宝宝 , 也可以让他靠着后背坐一会儿 。 哺乳后短时间内不要更换尿布 。

(3)乳食搭配不良

如果奶粉的配方中有和宝宝其他食物相生相克的物质或者奶粉品牌不佳、质量出现问题的话 , 也会给宝宝的消化道和胃造成伤害 。

而宝宝要是在喝奶的时候吞入进大量空气 , 更加有可能诱发呕吐 。


                    “十娃九吐”,3 个月宝宝频繁呕吐的真凶竟是它......

---- “十娃九吐” , 3 个月宝宝频繁呕吐的真凶竟是它...... //---- http:// //

如果你的宝宝在其他方面都很健康 , 但是吃过东西后会马上呕吐 , 或没有原因地发生呕吐 , 那么这很可能是胃食管反流造成的 , 这个状况很可能到宝宝 1 周岁时 , 就会自动消失 。

但如果宝宝满 1 岁以后 , 胃食管反流还没有消退 , 那么你应该带宝宝去看儿科医生 。

喂奶时可选择头高脚低侧卧位 , 以头部抬高 15° 为益;进食后让他保持半直立的姿势 , 日常休息时让宝宝用头侧俯卧位的姿势缓解反流 , 每次 20 分钟 , 每日 2—4 次 。

但是俯卧期间一定有专人护理 , 防止呼吸暂停 , 这样可降低返流频率 , 减少呕吐次数 , 防止呕吐物误吸 , 避免吸入性肺炎及窒息的发生 。


                    “十娃九吐”,3 个月宝宝频繁呕吐的真凶竟是它......

---- “十娃九吐” , 3 个月宝宝频繁呕吐的真凶竟是它...... //---- http:// //

除了以上宝宝呕吐的三大罪魁祸首外 , 宝宝新陈代谢紊乱、情绪不好、消化功能异常、喂奶后被剧烈摇晃都有可能会呕吐 , 但细心护理大多可自愈 。

不过如果孩子出现以下症状就要及时就医了 。

1、呕吐物中的血液或胆汁(绿色物质):

2、宝宝发生严重的腹痛

3、剧烈 , 反复呕吐:如果宝宝没有其他病症但反复剧烈呕吐超过24小时 , 很有可能是癫痫

4、宝宝腹部肿胀或肿大、宝宝头部柔软部位(前囟门)凹陷 。

5、宝宝呕吐并伴有嗜睡或严重烦躁、惊厥等症状

6、宝宝出现脱水的迹象或症状 , 口干 , 哭泣时没有眼泪 , 排尿减少(每天尿湿的尿布少于 5~6 块)

7、呕吐 , 并发烧 , 伴有摇头或用手摸头 , 可能是中耳炎或脑膜炎 。

辣麻麻就医注意事项提醒:

1、一定要细心观察孩子呕吐的方式、次数 , 呕吐物的形状、气味与进食的关系、精神状态、食欲、大小便情况及呕吐时的伴随症状 , 及时向医生讲明 , 最好能带上宝宝的呕吐物 , 这样有助于医生的诊断和治疗 。

2、不用抗生素!!!不用止泻药!!!不用止吐药!!!

参考文献:

【1】美国儿科学会提供的预防宝宝脱水指导方法

【2】张思莱关于新生儿呕吐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