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宝宝安全度过长牙期

提示您本文原始标题是:如何让宝宝安全度过长牙期

在宝宝长牙的漫长过程中 , 妈妈高兴的同时也觉得非常困惑 。 有些宝宝从4个月开始长牙 , 有些则会晚一些 , 宝宝长牙的时候会有各种各样的不舒服……所以 , 宝宝到底什么时候应该长牙?在长牙的时候会有哪些不舒服呢?

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下宝宝在长牙期出现的问题以及照顾宝宝的方法吧!

关于宝宝牙齿萌出的小秘密 , 你知道几个?

1、长牙时间大同小异 , 却又因人而异

其实 , 宝宝一出生就携带着20颗完整的乳牙 , 但是那时候都在牙龈里 , 在等待“破土而出” 。 一般情况下 , 第一颗牙长出在6个月左右 , 有的早一些 , 有的晚一些 , 时间和速度因人而异 , 同时也与遗传有一定的关系 。

据统计 , 出生后5个月前开始长牙的约占10% , 7个月前长牙的约占50% , 10个月前长牙的约占90% 。 另外 , 还有生下来就已经长牙的婴儿 , 也有10个月还未长出牙的宝宝 , 约占10% 。 。

2、长牙顺序无关紧要 , 却又暗藏玄机

宝宝的长牙顺序一般是由门牙或者下面中间两颗先萌发出来 , 上下牙齿一般是成双成对出现 , 不过通常下排要早于上排 , 女宝宝要比男宝宝早些 。

有些宝宝的长牙顺序可能有些不同 , 但是 , 牙齿的生长次序一般是无关紧要的 , 如果发育正常 , 没有其他疾病 , 爸爸妈妈也不用过于担心 。

长牙一般遵循“四四规则” , 即从第6个月开始 , 每4个月长出4颗新牙 , 全部长完通常要到两岁半 。 有些牙齿一长出来就是直的 , 也有些是歪的 , 但会渐渐变直 。 爸爸妈妈不要担心牙齿的空隙问题 , 乳牙有牙缝并不一定代表恒牙也会有 。

关于宝宝长牙的4种情况 , 爸妈要留意

1、牙龈肿痛、发痒

在长牙的时候 , 最有可能会出现牙龈肿痛和发痒 。 这主要是由于牙齿萌出要突破牙龈粘膜 , 会损害到牙龈 , 所以牙龈会肿胀、发痒 。 这种状况通常会在宝宝牙齿都长出后消失 。

长牙阶段的宝宝可能会变得烦躁、哭闹 , 所以 , 为了让宝宝舒服一些 , 爸爸妈妈可以用纱布蘸冰水擦拭肿胀的牙床 , 这样可以让宝宝好受一些 。 除了冰敷也可以使用纱布沾上盐水给宝宝擦拭牙龈 , 有着消炎的功能 。

另外 , 不妨选择一些适合宝宝的磨牙棒给宝宝咬 , 也能有效缓解不适 。 在宝宝长牙的过程中 , 要注意口腔的清洁 , 把口腔中的残留物清除 , 防止出现口腔感染 。

2、牙齿萌出过晚

宝宝在1岁左右开始长牙也不要紧 , 如果1岁半还没有长牙 , 或者到了3岁牙齿还没有长好的话 , 就属于乳牙迟萌 。

如果宝宝只是个别牙的迟萌 , 可能是因为一些疾病 , 比方说牙瘤阻碍了乳牙的萌出 , 这需要带宝宝去检查 。 如果是多数牙齿迟萌 , 可能和内分泌营养障碍性疾病或全身因素有关系 , 比方说维生素AD和钙的缺乏 。

很多爸爸妈妈认为 , 乳牙迟迟不萌出是因为缺钙 , 但实际上 , 最主要的还是因为缺乏了维生素AD 。 因为维生素D能够帮助肠道和肾小管对钙的吸收 , 维持牙齿和骨骼的发育 。 如果维生素D不充足的话 , 就算是给宝宝补充再多的钙也是没用的 。

维生素A也是非常关键的 , 可以促进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和骨细胞的分化 , 如果没有维生素A的话 , 会造成牙齿脱落、参差不齐、牙釉质发育不良 。

3、发热

在宝宝长牙的时候还有可能会有低烧的情况 , 这是由于宝宝喜欢咬东西 , 然后造成牙龈损破 , 会有类似“伤口”的地方出现 , 加上宝宝免疫力较差 , 容易引起口腔感染和消化道感染 , 从而引起发热 。

爸爸妈妈一定要做好宝宝的口腔清洁工作 , 经常让宝宝喝点水 , 饭后漱口 。 出牙会使宝宝体温稍稍升高 , 因此会感觉热一点 。 如果宝宝出现低烧的话 , 可以进行物理降温 。 如果宝宝低烧持续不退或者体温超过38.5℃ , 最好是及时带宝宝去医院治疗 。

4、流口水

在长牙期间 , 如果宝宝时常流口水 , 主要是因为宝宝牙齿萌出刺激牙龈的神经末梢 , 从而引起唾液腺分泌增加 。 另外宝宝的吞咽功能尚不完善 , 分泌的口水只能自然流淌而出 。

孩子口水流出来后 , 爸爸妈妈要及时给他擦干净 , 用一些棉质的柔软的毛巾擦 , 防止损伤宝宝局部皮肤 。 另外 , 宝宝的上衣、枕头、被褥也要经常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