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着”不等于“陪伴”,比“缺席”更可怕的是“无效陪伴”

文章纯属原创 , 版权归本文作者所有 , 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

对于小时候缺失父母陪伴的孩子来说 , 他们的性格会产生一定的缺陷 。 就像一些留守儿童 , 他们的父母由于赚钱需要外出打工 , 因此从小就缺席了孩子的童年 。 虽然我们经常看到孩子们脸上洋溢着笑容 , 但他们的内心其实是非常的孤独 , 他们比起拥有富裕的生活更希望自己的父母在家里陪伴他们 。 因为父母在他们最重要的童年时期的缺席 , 许多留守儿童的内心都因为幼年的孤独生活而缺失了一块 。

无独有偶 , 许多问题青年在他们的小时候 , 自己的父母都忙于工作没有陪伴他们的 , 因此 , 他们纵容自己变成了坏孩子以此来吸引父母对于自己的注意力 , 希望父母能把一些精力放在自己的身上 。 由于父母缺席孩子们的童年导致许多孩子们性格变得扭曲 , 现在许多父母都会注意利用自己的空闲时间陪着孩子 。

不过陪着并不等于陪伴 , 比缺席孩子生活更可怕的是父母的无效陪伴 。 有些父母经常抱怨自己的孩子去了幼儿园之后经常被老师投诉 , 说孩子调皮 , 任性 , 跟其他朋友之间的相处不愉快 。 他们说自己在事后也教训了孩子好多次 , 但是孩子就是不听说 , 他们也不知道应该怎么办 。 他们说自己下班之后也经常的陪着孩子 , 没有忽略孩子 , 但是陪着真的等于陪伴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