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中请远离“坏苹果效应”

多时候 , 我们对孩子的要挟、对孩子缺点的放大都会产生“坏苹果效应” , “坏苹果效应”是指一个坏苹果如果不及时剔除 , 则会将周围的好苹果也变成坏苹果 。 我想家长们一定不会希望自己的孩子走弯路 , 那么如何避免这种情况 , 哪些行为会发生”坏苹果效应“呢?


家庭教育中请远离“坏苹果效应”

----家庭教育中请远离“坏苹果效应”//---- http:// //

挫折感泛化带来“坏苹果效应”

有些父母是这样的 , 看不得孩子身上出现一丁点的失败、错误或者不足 , 否则就很容易紧张和焦虑 , 认为是很严重的问题 。 这背后的真实原因是家长本身很容易出现挫折感泛化的心理模式 。 也就是说 , 一件孩子身上的事情引发了家长自己的挫折感 , 家长就会把这种挫折感泛化到很多其他的事情上 , 从而用与这件事情本身完全不匹配的重视程度来对待这件事情 , “坏苹果效应”就产生了 。 有一些这样的孩子 , 稍有差池就会崩溃式地大哭 , 可想而知 , 这种教育下的孩子是经不起一丁点的挫折的 , 因为哪怕一丁点的挫折 , 就被他们的家长扩大了N倍 。 久而久之 , 孩子很有可能变得怯于尝试 , 过分自我否定 。 更遗憾的是 , 他们以后也有可能会成为自己父母那样的家长 。


家庭教育中请远离“坏苹果效应”

----家庭教育中请远离“坏苹果效应”//---- htt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