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开灯睡觉易引发“性早熟”,这些“催熟”诱因,家长要提防
提示您本文原始标题是:开灯睡觉易引发“性早熟” , 这些“催熟”诱因 , 家长要提防
“本文由孕育岛原创 , 欢迎个人转发和分享”
朋友的女儿最近有点不太舒服 , 说是乳房胀痛 。
赶紧带着孩子去看医生:“我这孩子才5岁 , 怎么会乳房疼痛呢?还能摸到肿块?是发育了吗?”
医生检查完得出的结论是 , 孩子的乳房确实存在发育现象 , 诊断结果为“特发性中枢性早熟” 。
双方交谈后找出了促进这一现象发生的原因 , 就是孩子从小怕黑 , 如果不是整晚开着灯 , 根本无法进入睡眠状态 。
导致女儿性早熟的“罪魁祸首” , 竟然是夜夜开着的灯 , 这让朋友大吃一惊 , 她从没想过灯光会引发孩子过早发育 , 究竟是疏忽了 。
---- 原创 开灯睡觉易引发“性早熟” , 这些“催熟”诱因 , 家长要提防 //---- http:// //
这种现象如今越来越普遍 , 孩子们普遍早熟 , 作为家长要如何预防?追其根源 , 还是要把性早熟了解透彻 。
性早熟怎么区分?
性早熟是指男孩于9岁前 , 女孩于8岁前出现第二性征的一种提早发育病症 。
女孩表现为乳房发育、身高增长、阴毛发育、月经初潮等;男孩则为睾丸和阴茎增大、身高增长、阴毛发育、变声及遗精等 。
性早熟通常可分为中枢性早熟(也称真性性早熟)与外周性性早熟 , 是一类常见的内分泌儿科疾病 。
而且 , 女童的发病率要远远高于男童 , 约为男童发病率的5-10倍左右 。
▼性早熟的种类区分:
中枢性早熟:
这和正常性早熟有着相似过程:
下丘脑(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垂体(释放促性腺激素)——性腺轴发动(分泌性激素)及成熟——促使性发育提前、出现第二性特征 。
除了以上说到的性器官的提早发育 , 也会有生长速度明显高于正常儿童的表现 。
---- 原创 开灯睡觉易引发“性早熟” , 这些“催熟”诱因 , 家长要提防 //---- http:// //
此外 , 骨龄也较实际年龄更大;性腺增大 , 即表现为子宫、卵巢及睾丸的容积变化;血清促性腺激素和性激素都达到青春期水平 。
如果中枢性性早熟引起病症 , 比如下丘脑、垂体病变 , 可能是器质性病变引起的 。 若未能发现器质性病变 , 则称之为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 。
女童性早熟的情况八至九成是特发性中枢性早熟 , 而男童八成以上为器质性 。
外周性性早熟:
如果第二性征出现 , 却没有完整的发育过程 , 就属于假性性早熟 , 也就是外周性性早熟 。
开灯睡觉易引发“性早熟”的原因:
一切的起因 , 与名为“褪黑素”的物质相关 。
正常年岁的孩子褪黑素有阻挡性早熟的作用 , 褪黑素减少后 , 抑制作用也大大降低 , 就会出现性早熟情况 。
---- 原创 开灯睡觉易引发“性早熟” , 这些“催熟”诱因 , 家长要提防 //---- http:// //
而褪黑素的分泌高峰大概在夜间十一点到次日早上七点左右 。 但夜间开灯有较多光线照射的情况 , 褪黑素的分泌就会大大减少 。
因而 , 久而久之接受灯光照射 , 便会产生性早熟的病症 。
小岛建议:若孩子害怕不敢睡觉 , 家长应该变换策略 , 不要一味开灯睡觉 。 比如睡前给孩子读故事 , 或开光线柔和的夜灯 , 等孩子睡着后关闭等 。
另外 , 平时也不能让孩子长期使用电子产品 , 比如电脑、平板电脑、手机等 。 此类产品屏幕发出的光线也有刺激作用 , 家长要谨慎督促使用 。
除夜间开灯外 , 还有这些“催熟”诱因 , 家长要提防
1)饮食
从小给孩子吃过多油炸膨化食品、高糖高油脂食物都会造成性早熟 。 还有含有性激素或类性激素成分的补品 , 部分禽类、海鲜都包含激素残留 。
再者 , 若长期使孩子处于肥胖、过度生长的状态 , 也是对身体的巨大威胁 。
---- 原创 开灯睡觉易引发“性早熟” , 这些“催熟”诱因 , 家长要提防 //---- http:// //
2)化妆品
很多孩子模仿能力很强 , 好奇心也很足 , 常常会使用家长的化妆品 。
实际上 , 大多数产品会包含少量雌激素 , 促进性早熟 。
3)环境及社会因素
比如水果上的农药残留、塑料制品、少儿不宜的影视作品等 , 如果让孩子长期接触 , 都会称为“性早熟”的帮凶 。
- 「靠谱育儿说」孩子睡觉不老实别以为是热的!3种表现说明是脾虚,家长别搞错了
- 「母婴和育儿」原创宝宝鼻腔深处有鼻屎,尝试各种方法后,最后这样做成功了
- 「母婴和育儿」原创宝宝和大人睡?给宝宝睡婴儿床?到底哪个选择才是对的?
- 「松达天然母婴护肤」新生儿睡觉为啥老是一惊一乍,哼哼唧唧……打呼噜?宝妈必知
- 晓露爸爸@原创“红脸宝宝”火了,两个脸蛋红的像苹果,网友:不会是喝奶喝醉了吧
- #育儿房间#原创儿童已成白血病高发群体:这些水果“隐患”,最好少给孩子吃
- [育儿房间]原创“妈妈,我蛋蛋疼”,本以为孩子只是磕到了,谁知差点出了大事
- 宝妈育儿微课■原创4岁孩子贪玩吞水银,奶奶非拦着先“吃菜”才送医,医生:做得对
- 【靓妈美娃】孩子喜欢“跪着”睡觉,该不该纠正?医生:很多家长都错了
- 趣儿养母:原创新手妈妈面对宝宝哭常常束手无措,首先如何分辨宝宝的哭声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