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教育最大的误区:陪着=陪伴

前段时间网上疯传的一篇9岁小学生写的作文《爸爸 , 我想对你说》 , 许多家长看完内心五味杂陈 , 文中写道:“爸爸每天都会在吃早饭、起床、睡觉等时间来玩他的宝贝——手机 , 好像没了手机就活不下去了一样;又像一只饿了三天三夜的恶狼正盯着一块又大又肥的肉一样……爸爸 , 只要您能放下手机 , 我愿意用东西换 , 哪怕是我的生命 。 ”

01

虽然现在的妈妈们已经有了“无论多忙都把自己的时间分给孩子一点”的意识 , 可陪孩子的时间长度加长了 , 就真的叫陪伴了吗?很多家长所谓的“多陪孩子一会儿” , 也只不过是表面陪着 , 你是否认真地想过 , 在和孩子一起的时候是否像作文里吐槽的爸爸一样呢?

其实作文里的爸爸并不是个案 , 《中国家庭亲子陪伴白皮书》提供了很多有意思的数据 , 在陪娃这件事上 , 多数家庭并不“佛系” , 有58.5%的爸爸妈妈每天会留出固定的时间陪伴自家娃 , 而且每天陪娃的时间也是相当长 , 即使在工作日也能达到平均3.7个小时 。


亲子教育最大的误区:陪着=陪伴

----亲子教育最大的误区:陪着=陪伴//---- http:// //

但有个被忽略的问题:陪孩子的时间长了 , 可陪伴的质量呢?“心猿意马”的例子随处可见 , 家长们要么在开小差 , 要么在玩微信 , 要么就是处理工作 , 总之 , 全心全意享受当下陪伴孩子这一点 , 几乎是不存在的 。

这种“假装在陪伴”对孩子的影响有多坏?记得一位妈妈曾经是这么说的:“孩子的心思是很敏感的 , 他们很能感知我们是不是真心 , 而我们的假装行为似乎在告诉孩子 , 是的 , 即使我们在一起 , 你也无关紧要 , 以至于我可以分心去考虑别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