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读懂婴儿的体态语言?
提示您本文原始标题是:如何读懂婴儿的体态语言?
婴儿在会说话之前 , 有着丰富的体态语言 , 这包括面部表情和身体姿势的变化 。 有时候孩子大哭大闹 , 有时候孩子咧嘴微笑 , 有时候则紧皱眉头 , 而家长们对有些体验困惑不解 , 不能读懂孩子的行为语言 。 其实 , 孩子的体态变化代表着不同的语言意义 , 家长们需要耐心地区观察 , 积累相关的经验 。 以下是常见婴儿体态语言的解读 , 以供家长参考 。
---- 如何读懂婴儿的体态语言? //---- http:// //
一、瘪嘴现象 , 有求相告
婴儿瘪起小嘴 , 好像受到委屈 , 也是啼哭的先兆 , 实际上 , 这是对成人有所要求 。 比如想吃奶了 , 寂寞了想找人玩 , 或者要大人抱起来换个环境或姿势 。 大人就要观察他究竟是哪种需求 , 进而满足他的要求 。
二、撅嘴咧嘴 , 小便报到
通常 , 男婴撅嘴表示有小便 , 女婴则咧嘴 , 或上唇紧含下唇 。 父母要细心观察婴儿嘴型的变化 , 这样就能清楚婴儿小便的规律 , 从而进行引导 , 这就有利于培养婴儿的自控能力 ,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
三、发稀磨牙 , 缺钙信号
孩子闹夜、磨牙、头发稀疏、盗汗、发育迟缓等 , 都是佝偻病的早期症状 。 应该注意给婴儿补钙、补磷、补充维生素D , 并让婴儿常晒太阳 。 因为 , 常晒太阳能促使自体产生维生素D , 维生素D可促进钙和磷的吸收 。
四、睡觉出汗 , 正常之道
绝大多数孩子在睡觉时都会出汗 , 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 。 因为儿童的新陈代谢要比大人旺盛 , 机体能够把吸收到的各种营养及时转化为机械能、化学能和电能 , 以供机体正常活动 , 多余的部分则转化为热能 , 这样能够维持体温 。 如果孩子吸收的营养较多 , 体内就会产生较多的热量 , 孩子入睡后 , 身体表面的血管就开始扩张 , 散发热量 , 导致孩子在睡觉中出很多汗 。
五、呼吸快慢 , 应加关照
婴儿正常呼吸非常平稳 , 安静时婴幼儿的呼吸频率不超过40次/分钟 , 儿童不超过30次/分钟 。 如果孩子呼吸时快时慢 , 深浅不一 , 就应该格外注意 。 患肺炎者常常呼吸加快 , 伴有口鼻周围发音、鼻翼扇动等症状;患气管炎者可在喉部听到“咕噜咕噜”的痰声;患哮喘者则有一种特别响亮的喘鸣声 。
六、眼神无光 , 疾病先兆
婴儿的眼睛一般总是明亮有神 , 转动自如的 。 如果发现婴儿的眼睛暗淡无光 , 呆滞少神 , 很可能是婴儿的身体不舒服 。 这时父母要特别留意 , 有问题时及时带婴儿去医院检查 , 及时采取措施 。
七、语言障碍 , 发觉要早
婴儿语言能力的发育从小儿对声音的应答开始 , 从出现不自觉的“咕咕”声 , 到能说出第一个单字 , 都标志着语言的发育 。
八、婴儿的愉悦表现
出生后8天 , 婴儿就可看到室内的物品 , 他们喜欢鲜艳明快的颜色 , 红色的苹果 , 黄色的气球都喜欢;他们喜欢听到悦耳的声音 , 喜欢洗澡 , 高兴时会咧嘴笑起来 。 婴儿的笑很突然 , 短暂快速 , 同时双眼发光、两手晃动、舒展 。 接着 , 笑容停止 , 等待父母的亲吻 。 笑对婴儿的身心发展都非常有利 。
总结:婴儿还不能用语言来表达自己 , 他总是通过体态语言向父母传递信息 。 婴儿们的表达方式各有不同 , 父母应该留心观察宝宝的体态语言 , 摸清宝宝体态语言的规律 , 了解宝宝的心理需求 , 及时满足他 。 有些体态语言甚至还是婴儿是否健康的征兆 , 父母如果能够留心到这些 , 就会及时地了解宝宝的身体状况 , 不会让宝宝受到委屈 。 读懂婴儿的肢体语言 , 就掌握了与宝宝沟通的渠道 , 父母们一定要多留心 。
- 「母婴和育儿」原创宝宝和大人睡?给宝宝睡婴儿床?到底哪个选择才是对的?
- 【鲲鹏创意气球】宝宝宴现场气球如何布置
- 【快乐成长联盟】有声绘本:《最棒的生日礼物》如何平衡家有多娃的关爱问题
- 智灵通妈妈课堂:【专家解析】非常时期,如何帮助孩子做好防护?
- 靓妈美娃■不管关系多好,这"3种人"不能抱刚出生的婴儿,并非迷信
- 趣儿养母:原创新手妈妈面对宝宝哭常常束手无措,首先如何分辨宝宝的哭声很重要
- [莹莹育儿]宝宝发烧时手脚发凉和手脚发热,分别该如何应对,宝妈值得一看
- [糖果妈妈]原创妈妈给宝宝洗澡像做SAP,爸爸帮忙把娃当玩具,如何洗澡才安全?
- [中国孕婴]婴儿流鼻涕怎么处理?
- #全知社会#婴儿出生半月多一家三口被确诊 母亲先治愈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