壳蛋效应:孩子一击即碎、不能承受压力,都是家长造成的恶果

孩子就像蛋壳 , 表面上看起来很坚强 , 实际上一击便碎 , 也就是说不能遇到挫折 , 只要遇到一丁点事情就会惊慌失措 , 只能通过哭泣等方式来寻求帮助 。 这种比喻在心理学上来讲叫做蛋壳效应 , 是1965年英国儿童心理学家西蒙·安妮命名 , 并且最终归结于生理性心理疾病之中 。

蛋壳效应在有孩子的家庭中无处不在 , 孩子听不得对自己的批评和否定 , 只要听到这种话就以大哭大闹来迫使家长终止自己的声讨 , 而存在蛋壳效应的孩子 , 实际上都有相同的问题——逆商低 。

孩子逆商低 , 也就是说承受能力差 , 因此在遇到小事时也会在心理上无法接受 , 比如之前因为打碎玻璃而跳楼的7岁小男孩 , 再比如因为玩手机不成跳楼的各个小孩 , 他们都存在相同的问题 , 那就是无法承受当前情况下带来的压力 。 越是逆商低的孩子 , 越容易在挫折面前败得一塌糊涂 , 一有问题出现就扬言离家出走、跳楼轻生等 , 而这种做法不仅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 还不利于孩子增长逆商 , 反而会让孩子习惯逃避 。

想要增强孩子承受压力的能力 , 那么一定就要提防蛋壳效应 , 不要让孩子成为“蛋壳人” , 家长需要在平时生活中就做出改变 。 而溺爱、严厉和期望过高的这三种家长 , 往往会导致孩子成为“蛋壳人” , 培养出逆商低的孩子 。


壳蛋效应:孩子一击即碎、不能承受压力,都是家长造成的恶果

----壳蛋效应:孩子一击即碎、不能承受压力 , 都是家长造成的恶果//---- htt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