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有以下“自私”表现,就有了“不孝”的潜质?可别冤枉了娃

文|好孕姐

关于孩子的教育问题 , 很多家长很头疼 , 因为根据孩子日常的一些行为 , 按照成人的观点 , 就会被判定为自私 。 但是如果从儿童心理学上来解释 , 好像孩子的行为又都是正常的 。


孩子有以下“自私”表现,就有了“不孝”的潜质?可别冤枉了娃

----孩子有以下“自私”表现 , 就有了“不孝”的潜质?可别冤枉了娃//---- http:// //

跟一个退休的幼师阿姨聊天 , 她也分享了自己家外孙有趣的事情:当四岁的外孙手里有了一个非常喜欢吃的巧克力的时候 , 老人试着说:给我分一口吧?孩子从大块巧克力上面抠下来一小点 , 嘴巴里还念叨着:小的也很好吃 。 按照大人的观念 , 这样的孩子真自私 , 但在幼儿教育事业上干了一辈子的阿姨把这件事情拿来分享 , 也是为了说明孩子都是一样的:对于自己很珍贵的东西不愿意跟别人分享 , 但是也并不是说明孩子就真的很自私 , 以后长大了会不孝 , 如果硬是给孩子带上这样的标签 , 孩子真的很委屈 。

在很多家庭里 , 孩子多少都会存在“自私”的问题:


孩子有以下“自私”表现,就有了“不孝”的潜质?可别冤枉了娃

----孩子有以下“自私”表现 , 就有了“不孝”的潜质?可别冤枉了娃//---- http:// //

吃东西专挑好的

如果是买了好吃的东西 , 孩子总是最先挑选他喜欢吃的 , 然后自己吃 , 丝毫没有“孔融让梨”的观念 。 这样的做法 , 多是因为在平时的生活中 , 大人习惯把好的东西都留给孩子吃有关 , 孩子觉得这样是正常的 , 形成了习惯 , 每一次也就会那么做 。 但是并不是说孩子就是自私 , 因为孩子受家庭氛围的影响很大 , 如果父母在这一方面 , 做好引导 , 对待老人有礼貌 , 把好的东西先给老人拿去;孩子见得多了 , 也会有样学样 , 照着大人的样子那么做 。

不爱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