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做了家务,能给他钱作为奖励吗?你的做法决定了孩子未来

冉莹颖曾经在《妈妈是超人》节目里向大家展现了自己家鼓励孩子做家务的“工资制度” 。

在面对母亲的质疑时 , 冉莹颖说:“这样可以告诉他们东西是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的 , 他们需要自己去体验 。 ”

不容置疑 , 冉莹颖的出发点是好的 , 但是事实上 , 节目最后所呈现出来的结果却并不是那么尽人意——孩子并没有像母亲预先设想的那样“好好工作” , 导致最后因储蓄不足买不起自己想要的玩具而嚎啕大哭 。

善于利用物质激励孩子做某一件事 , 这似乎是中国父母都会犯的通病 。

“你今天好好吃饭了 , 我就带你出去买玩具好不好?”

“你今天把这桶垃圾倒了 , 我就带你去吃好吃的 。 ”

“你今天把房间整理好 , 我就奖励你20块钱 。 ”

......

专家表示 , 金钱的交换机制 , 会引起议价行为 , 进而导致孩子的正常行为受奖励机制驱使 , 在奖励缺失、或奖励低于预期的情况下行为失控 。 理想的行为机制是基于孩子自我认知的 , 即“正常行为是孩子自身需要的自发行为” , 而不是奖励的结果 。

不可否认的是 , 奖励机制确实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孩子行为的主动性 , 让他们可以从中感知劳动带来的价值 。 但事实上 , 这也给孩子造成了一个误区 , 让孩子以为做家务就必然会换来某种奖励 , 这样的教育效果反而会适得其反 。


孩子做了家务,能给他钱作为奖励吗?你的做法决定了孩子未来

----孩子做了家务 , 能给他钱作为奖励吗?你的做法决定了孩子未来//---- htt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