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探索“居家养育”让孤残儿童在“家”成长


中国探索“居家养育”让孤残儿童在“家”成长

----中国探索“居家养育”让孤残儿童在“家”成长//---- http:// //

“爸爸”王贵忠抱着“安”家最小的孩子 , 1岁多的小丰 。 受访者供图

新华社太原6月3日电(采访人员王菲菲)“爸爸 , 我回来了!”被妈妈从特教学校接回来后 , 5岁的小茂像只小燕子一样欢快地扑向爸爸 。 “爸爸 , 你给我做了什么好吃的?”“妈妈 , 今天老师教我们跳舞了 , 我给你表演一下 。 ”……

如果不是肚子上一道道手术后的留痕 , 你很难想象这是一个身患肠梗阻、肾积水、肛门闭锁 , 做过4次大手术的孩子;他活泼开朗的样子 , 更让人难以想象这是一个被父母遗弃的孩子 。

1岁半时 , 小茂被父母遗弃 。 在太原市社会(儿童)福利院 , 他见人就喊“妈妈” 。 3岁半时 , 邢梅英把他抱回了福利院“居家养育”基地7号家——“安”家 。 从此 , 他有了“妈妈”邢梅英 , “爸爸”王贵忠 , 有了哥哥和弟弟 , 有了一个家 。

孤残儿童在福利院也能享受家庭的温暖 , 这是中国多地近年来探索实行的新型孤残儿童养育模式——“居家养育” 。


中国探索“居家养育”让孤残儿童在“家”成长

----中国探索“居家养育”让孤残儿童在“家”成长//---- http:// //

小茂正在给“妈妈”邢梅英演唱儿歌《两只老虎》 。 受访者供图

中国孤残儿童现行养育模式主要有机构集中供养和家庭寄养两种 。 太原市社会(儿童)福利院院长张毅敏说 , 集中供养采取流水线式的看护方式 , 不利于形成孩子们独立个性 , 而家庭寄养虽解决了孩子回归家庭的需求 , 但医疗、康复无法得到充分保障 。 “居家养育”既可让孩子们享受到家庭的温暖 , 又能得到福利院的医疗和教育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