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泻、吐奶、肠绞痛,爸妈这样照顾才对!

提示您本文原始标题是:腹泻、吐奶、肠绞痛 , 爸妈这样照顾才对!

宝宝腹泻 , 只吃白粥、白吐司才好得快?腹泻时 , 要换奶吗?肚子的腹直肌松垮 , 是腹胀吗?为什么宝宝喝完奶后2小时仍会溢吐奶?如果已有做好保湿、却仍有全身性的湿疹 , 可能是什么原因?宝宝生病时 , 爸妈分别要怎么照顾?


                    腹泻、吐奶、肠绞痛,爸妈这样照顾才对!

---- 腹泻、吐奶、肠绞痛 , 爸妈这样照顾才对! //---- http:// //

腹泻、脱水

如果宝宝腹泻有血 , 应将血便拍下来就医 , 让医生判断 。 如果宝宝一天解3次以上水便 , 就算是腹泻 , 但如果是喂母乳则例外 , 喂母乳解水便很正常 。 腹泻通常因食物不洁、吃坏肚子、肠胃炎所引起 , 或是因乳糖不耐、牛奶蛋白过敏等原因也有可能 , 腹泻要特别小心脱水 。 当宝宝哭泣却没有眼泪、尿液变少 , 就可能是脱水症状 , 建议就医 , 并补充电解质液 , 通常只要补充一天即可 。 但爸妈要注意 , 市售的运动饮料不是电解质液 , 不是在治疗肠胃炎用的 , 而且运动饮料的糖分大多较高 , 喝了反而可能使腹泻加剧 。

爸妈照顾注意事项

只要脱水情况有逐渐改善了、宝宝也有一点食欲了 , 即可正常饮食 , 不用一直只吃白粥、白吐司 , 反而不利于肠道黏膜修复 。 得肠胃炎时 , 仍应适度吃蛋、豆腐等蛋白质(6~9个月可尝试吃豆腐) , 但不要吃太油腻 , 例如不要吃肥肉 。 得肠胃炎时也建议不要吃甜食(水果较甜 , 也可暂时不吃) 。 如果腹泻得比较严重 , 喝配方奶的宝宝也可暂时换成无乳糖配方奶;喝母乳的宝宝则继续喝母乳即可 。

腹胀

肚子的腹直肌松垮 , 不一定是腹胀 。 所谓的腹胀是指吃完食物后 , 肚子胀胀鼓鼓的、不适哭闹、易放屁;如果吃得好、睡得好、不太哭闹 , 即使肚子鼓鼓的也不能算是腹胀 。 那么 , 为什么有些宝宝会腹胀呢?如果吃了乳制品又消化不良 , 就可能会腹胀 , 宝宝4月内肠道未成熟 , 万一父母有乳糖不耐 , 可能会遗传给宝宝 , 无论是喝配方奶或母乳 , 宝宝都有可能会乳糖不耐 。

爸妈照顾注意事项

如果1岁以上仍有腹胀问题 , 建议一天只要喝400~500C.C.奶类即可(乳制品也算) , 乳制品吃多可能更易腹胀;1岁以下 , 则建议少量多餐 。 如果仍腹胀不适 , 建议就医 , 医生可能会开合适种类的益生菌 。 此外 , 也可以帮宝宝按摩肚子 , 但最好等吃完2小时以后再按摩 。 1岁以上 , 甜食吃太多也容易腹胀 , 应少吃甜食 , 或吃完饭后再吃(水果也是甜的 , 也建议饭后再吃) , 比较不容易腹胀 。


                    腹泻、吐奶、肠绞痛,爸妈这样照顾才对!

---- 腹泻、吐奶、肠绞痛 , 爸妈这样照顾才对! //---- http:// //

呕吐、溢吐奶

许多原因都可能会造成溢吐奶与呕吐 , 例如肠阻塞、肝炎、先天性肠胃或肝胆疾病、牛奶蛋白过敏、乳糖不耐或病菌感染…等 。

如果喝奶后拍嗝时溢了一口奶出来 , 通常为正常的生理现象 , 因食道括约肌不成熟所致 , 大部分的宝宝6个月时会改善 , 只有10%的宝宝6个月以后仍会溢奶 。 如果喝完奶后2小时仍会溢吐奶 , 则必须就医检查(胃排空大约只要2小时 , 如果胃已排空仍溢吐奶 , 可能是病理性问题) 。 尤其如果溢吐奶含黄绿色胆汁或有血 , 则可能是胃出血或牛奶蛋白过敏 , 应就医检查 。 此外 , 如果溢吐奶严重或体重不增加 , 也必须就医 。 (一般来说 , 出生1个月的体重应比出生增加900公克~1公斤;4个月的体重通常为出生体重的2倍;1岁则是大约为出生体重的3倍) 。

爸妈照顾注意事项

少量多餐:如果呕吐或较易溢吐奶 , 应少量多餐 , 例如原先一餐喂120C.C.的奶 , 每隔4小时喂一次 , 可改为每3小时喂一次100C.C.的奶 。

适时拍嗝:喂到一半就先拍嗝 , 打了嗝再继续喂奶 。

不要立刻平躺:吃饱后不要立刻平躺;如果要躺 , 建议床板高度可稍微调高30~40度半小时(头部与肩膀都抬高 , 不要只有头部抬高;而且也不建议用枕头抬高;如果仍想用枕头 , 建议不要用太软的枕头 , 以免增加窒息风险) 。 此外 , 所有宝宝皆不建议趴睡;特别是如果有呕吐或溢吐奶的情形 , 进食后更严禁趴睡 , 以免增加猝死率 。

关于肠绞痛

2016年国际医学界对肠绞痛有了新的定义:宝宝年龄为5个月以内 , 如果一整天总共哭超过3小时以上(不连续亦可) , 1周有3次以上 , 发生时间超过1周以上 , 而且找不到其他原因 , 就算是肠绞痛 。 这种哭闹常出现在傍晚或晚上 , 常常是尿布换了、奶也喂了、也没明显生病症状、排便正常 , 抱了哄了仍哭闹不休 。 肠绞痛推测是因肠道未成熟 , 可能与乳糖不耐或牛奶蛋白过敏有关 , 可就医 , 医生可能会开合适种类的益生菌 。

起疹子

宝宝的皮疹大多是良性的 , 大多非感染性;但万一宝宝有生病发烧出疹子、或是身体不舒服合并起疹子 , 可能是感染性的疾病所致 , 要观察后续状况 。

较常出现的非感染性起疹子原因为穿太多而起热疹 , 或是异位性皮肤炎、尿布疹等 , 建议不要让宝宝包太多 , 以免闷了流汗容易起疹子;异位性皮肤炎则可使用婴幼儿专用的保湿品 。


                    腹泻、吐奶、肠绞痛,爸妈这样照顾才对!

---- 腹泻、吐奶、肠绞痛 , 爸妈这样照顾才对! //---- http:// //

但如果已有做好保湿却仍有全身性的湿疹 , 则可能是牛奶蛋白过敏(尤其好发于4个月内的宝宝 , 因肠道不成熟所致) , 如果是喝配方奶的宝宝 , 则可用部分水解配方奶去尝试看看;母乳宝宝则不建议停喂母乳 , 仍应继续哺喂母乳 , 只要妈妈少吃高致敏食物即可(并观察宝宝是否会因此而较少起疹子) 。 但少吃并不是指完全不吃 , 而是数量可减少 , 并且妈妈不要喝太大量牛奶 , 并观察宝宝的起疹子状况是否改善 。 由于高致敏食物仍有其营养价值 , 在均衡饮食的前提下 , 只能酌量少吃看看 , 而不建议完全不吃;如果吃了高致敏食物 , 宝宝也没有起疹子等症状 , 妈妈就不用特别少吃此类食物 。

宝宝年龄满4~6个月以后 , 较多数宝宝的皮疹状况会有所改善 , 少数宝宝可能1岁还是有皮疹 。 如果不确定引起皮疹的原因 , 建议还是让医生看一下比较好 。

END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