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什么时候可以开始看电影?3D电影会伤眼吗?
提示您本文原始标题是:孩子什么时候可以开始看电影?3D电影会伤眼吗?
最近 , 口碑爆棚的《玩具总动员》4、《千与千寻》都上线了 , 据说过不久还会有《狮子王》真人版上映 。 面对一大波正在靠近的优质动画大片(有不少还是3D的) , 做父母的又该纠结了:到底能不能带孩子去电影院啊?孩子什么时候可以开始看电影?
---- 孩子什么时候可以开始看电影?3D电影会伤眼吗? //---- http:// //
家长们“纠结”的其实无非三个方面:一是去电影院看电影会不会伤眼睛 , 特别是3D电影;二是影院音响声音大 , 会不会伤耳朵;三是孩子能不能坐得住 。
今天我们就来分别聊聊这三个问题 。
◆ ◆ ◆ ◆ ◆
没有证据表明看电影会对眼睛造成永久伤害(包括3D电影) , 但可能引发头晕、恶心、眼涩等不适 , 不建议儿童长时间观影 。
关于3D电影是否伤眼睛 , 坊间有各种说法 , 存在较大争议 。 常爸查阅资料发现 , 虽然众说纷纭 , 但医学界比较权威的说法认为 , 3D电影不会对眼睛和视觉系统带来长期损伤 , 但会引发短期不适 , 特别是对于儿童和青少年 。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视力科学系教授Martin Banks受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资助 , 主持“3D影像对视觉的影响”的研究项目 。 他曾在科学杂志New Scientist上就“3D电影和游戏是否对儿童有害”的问题专门撰文 。
文章解释了3D电影影响视觉系统的原理 , 即“辐辏和调节的冲突”(下面解释了3D电影和原理 , 比较枯燥 , 不愿意较真的可以跳过) 。
所谓“辐辏”(vergence) , 就是我们看一个物体时 , 眼部肌肉会根据物体远近进行调节 , 从而使我们的两只眼睛看到的物体是“一个”而不是“两个”的能力;而“调节”(accommodation) , 是指眼睛根据物体远近自动对焦 , 从而使物体影像清晰地落在视网膜上的能力 。
正常情况下 , 眼睛的辐辏和调节是相互协调的 , 大脑能够很轻松地将这些信息耦合在一起 。 但是 , 透过3D眼镜看到的世界是分成两边的 , 即可能是在屏幕前面或后面的场景之影像 , 分别被送到了左右两眼 。 这时 , 眼睛要把落在屏幕前的场景的目光 , 或落在屏幕后的场景的目光聚合起来(辐辏) , 同时还得对屏幕进行视觉调节 , 人的辐辏和调节的协调性被打乱了 。 人体长时间观看3D电影 , 大脑被迫去耦合“辐辏—调节”在不协调的情况下传进大脑的信息 , 就会出现视疲劳、视物模糊、不舒服、头痛等症状 。
因此 , 不同于日常用眼 , 在看3D电影时 , 辐辏和调节过程针对的是两个不同的距离 , 这使得大脑视觉神经在信息处理时会产生冲突 , 从而产生头晕、恶心等不适现象 。
---- 孩子什么时候可以开始看电影?3D电影会伤眼吗? //---- http:// //
Martin Banks指出 , 目前没有证据表明 , 上述这种“辐辏和调节的冲突”会对人的视觉系统带来长期损害;看3D电影产生的不适感一般会在电影结束不久后消失 。
他同时也指出 , 这种3D电影引发的不适感 , 在儿童和青少年身上 , 表现的比成年人更强烈 。
与此同时 , 美国眼科学会(AAO)也就此问题专门刊文认为 , 目前尚没有确切的研究表明 , 3D电影会从给健康儿童的眼睛、视觉功能和发育带来损害或不良影响;儿童的立体视觉能力在日常生活中也一样会用到 , 这种能力大体上在3岁左右发育完成 。
尽管如此 , 由于人的视觉系统自婴儿出生到青少年时期 , 一直在持续发育过程中 , 出于谨慎的考虑 , 不少国家还是明文禁止儿童观看3D电影 。 法国食物、环保与职业健康和安全署(ANSES)即规定 , 禁止6岁以下儿童观看3D电影 , 并建议13岁以下青少年减少3D影像技术的使用;意大利最高卫生保健委员会也规定禁止6岁以下儿童使用3D眼镜观看立体电影 。
值得注意的是 , Martin Banks虽然在论文中并不支持这种规定 , 但也认为 , “健康风险总是伴随着新技术而出现 , 我们对其负面影响持谨慎态度是正确的 , 我们可能并不完全了解3D技术给各年龄段的人带来的影响 。 ”
那么 , 普通的2D电影对孩子的眼睛安全吗?
美国眼科学会也同样指出 , 目前没有证据表明电视、电影、视频游戏会损伤儿童的眼睛和视觉系统;但是 , 当眼睛过于集中于某项事物的时候 , 如看电影、电视时 , 眨眼频率会显著降低 , 长时间如此可能会造成眼干、眼涩等不适症状 , 不建议儿童长时间观看电视或电影 。
频繁去电影院可能导致“噪声性听力损失”
研究发现 , 如果我们所处的环境中噪声过大 , 会给内耳神经纤维或者耳蜗的毛细胞造成损伤 , 从而导致“噪声性听力损失” 。
而这里的“噪声过大”包含两个因素 , 一是噪声的分贝 , 二是暴露于噪声的时间 。 噪声越大 , 给听力造成损失所需要的时间越短 。
美国国家职业安全和健康研究所(NIOSH)曾发布一份噪音强度和暴露时间对照表:90分贝状态下 , 超过2小时将损伤听力;100分贝状态下 , 超过15分钟将损伤听力;105分贝状态下 , 超过5分钟将损伤听力;而达到120分贝时 , 超过9秒就将损伤听力 。
需要强调的是 , 如果孩子一次性的处于过大的噪声中 , 会出现暂时性的听力损伤 , 伴随着耳鸣等现象 , 这种暂时性听力损伤通过及时休息可以恢复;而如果持续频繁地暴露在噪声中 , 永久性的听力损伤就会形成 , 这种损伤将不能通过药物或手术康复 。
那么影院的分贝是多少呢?NIOSH发布的对照表显示 , 校园咖啡馆内是85分贝 , 摩托车驾驶是100分贝 , 摇滚乐队音乐会现场是110分贝 。 有数据统计 , 我国电影院的声效在80-100分贝之间 , 某些动作大片的声效可以达到120分贝 。
如此看来 , 一场90分钟的电影 , 如果其中100分贝的持续时间超过15分钟 , 或者120分贝的持续时间超过9秒 , 就有可能对孩子的听力产生损害 。 而如果经常带孩子去电影院看电影 , 孩子频繁暴露在噪声中 , 则会有永久性听力损伤的风险 。
6岁以下的孩子通常坐不住一个电影的时间
美国儿科护士Helen Fowler Neville曾根据她的经验就0-6岁儿童能够集中注意力的时间做了一个概括和总结:
2岁:独自一人可以花30-60秒钟时间做一件事;在父母积极鼓励下 , 注意力可能会延长至2-3分钟 。
3岁:如果是一个有趣和简单的活动 ,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可以独自玩3-8分钟 。
4岁:独自一人做单一活动时集中注意力的时间可能达到7-8分钟;如果是一种从来没有玩过的有趣的活动 , 注意力时间有时可以多至15分钟;和同伴一起玩耍时 , 能够不间断地玩5-10分钟 。
5岁:对于感兴趣的单一活动 , 注意力可达到10-15分钟 。 和同伴一起玩时 , 他们可以不间断地一起玩10-25分钟 。
6岁:独自玩感兴趣的游戏的专注时间达到30分钟 。
她认为 , 我们的眼睛、鼻子、耳朵以及皮肤无时无刻不在检查着身边的环境是否安全 , 所以这种注意力分散的现象是一种本能 , 不论大人还是小孩都是如此 。 没有经历过纪律训练的6岁以下儿童 , 注意力持续时间往往与他对当前活动是否感兴趣直接相关 。
---- 孩子什么时候可以开始看电影?3D电影会伤眼吗? //---- http:// //
按照这个标准 , 要求6岁以下的孩子稳稳地坐着看完一场90分钟的电影 , 还是太难为他们了 。 所以父母们在决定带孩子去影院之前 , 一是要挑选孩子感兴趣的影片 , 二是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去安抚和稳住孩子 。 除却孩子情绪不佳的因素 , 扰乱影院秩序和其他人的观影体验终究也是一件不愉快的事 。
◆ ◆ ◆ ◆ ◆
常爸总结
1、目前没有证据表明2D或者3D电影会影响孩子的视力 , 但观影会给孩子带来头晕、恶心或者眼睛的不适 。 已经有国家出于谨慎的态度 , 明文禁止6岁以下的孩子观看3D影片 。
2、影院的声效分贝很可能达到损伤听力的临界值 。 如果带孩子去影院 , 最好提前了解影片剧情的激烈程度以及声音分贝情况;不要频繁带孩子去影院 , 有可能产生永久性听力损伤的风险 。
3、6岁以下的孩子注意力持续时间还远远达不到一场电影的长度 , 如果想带孩子去影院 , 还应挑选孩子感兴趣的影片 , 并做好安抚 , 可中途退场作适当休息 。
综上所述 , 我们建议不要带6岁以下的孩子去电影院看电影(无论是2D还是3D) 。 不妨等网络版出品后 , 在家里和孩子一起观看 , 既不用担心音量对听力造成伤害 , 又可以在中间暂停让眼睛休息一下 , 还不用担心孩子中途吵闹影响别人 , 一举多得 , 何乐不为?实在没必要去凑那个热闹 , 搞得大人小孩都筋疲力尽 , 对孩子的生长发育还有负面影响 , 何苦呢?????
- 「靠谱育儿说」孩子睡觉不老实别以为是热的!3种表现说明是脾虚,家长别搞错了
- #靠谱育儿说#告诫:别再给孩子吃豆浆油条了!3类早餐易伤脾胃,家长别不在意
- [樱桃育儿经]雨水过后,这3样东西要“扔掉”,很容易让孩子积食不长个!
- 『燕赵晚报』“他们都是生病的孩子,我会像照顾孩子那样去呵护他们!”
- 今日余庆@曝光!余庆的家长们请长点心吧,叮嘱你的孩子戴好口罩!
- 『育儿趣乐园』“黑名单”饮料成娃的最爱,3种饮料孩子经常喝,伤脾胃还不长个
- 每日说育儿知识■孩子免疫差,家长记好“不睡2觉,不吃2物”,强娃脾胃不生病
- 【育儿之百科全书】立春过后,又是“猛长期”,家长做好3件事,孩子蹿高一大截
- #育儿房间#原创儿童已成白血病高发群体:这些水果“隐患”,最好少给孩子吃
- [育儿房间]原创“妈妈,我蛋蛋疼”,本以为孩子只是磕到了,谁知差点出了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