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个习惯“吃掉”免疫力

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 徐小静

免疫力是人体对抗外界病菌的“战士” , 对处于生长发育的孩子来说 , 强大的免疫力更是健康成长不可获取的天然屏障 。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儿童中心一项研究结果显示 , 一些生活中不经意的习惯 , 正悄悄吃掉孩子的免疫力 。 我国儿科临床工作中也发现类似问题 , 现提醒家长注意 。

过度清洁 。 医学上有个“卫生假说”理论 , 说的是儿童早期受到的感染越少 , 日后患过敏性疾病的机会越大 , 反之 , 一个人小时候接触的环境越脏 , 出现过敏的几率越小 。 所以 , 对孩子来说 , 满足基本的健康环境即可 , 切忌掉入过度清洁的怪圈 , 不要限制孩子接触大自然的行为 , 偶尔在草坪上“摸爬滚打”未尝不可 。

乱补益生菌 。 益生菌可以平衡肠道菌群 , 增强消化吸收能力 , 但服用太多 , 反而会影响孩子肠道内菌群的平衡状态 , 导致孩子生病 。 饮食上 , 可适当给孩子吃一些含益生菌的奶制品 , 但纯益生菌制剂属于药物 , 不可盲目乱用 。

饮食过量 。 “多吃点长得壮”是很多家长的口头禅 , 生怕孩子吃不饱 。 但饮食过量不仅会伤害到孩子脾胃 , 出现积食、消化不良等问题 , 还会降低免疫力 , 变得容易生病 。 因此 , 孩子并非吃得越多越好 , 每天摄入适量谷薯、蔬果、蛋奶、肉类 , 营养搭配全面即可 , 少吃高糖、高脂肪而缺乏营养的零食 。

喝水不足 。 充足的水分可以帮助身体排除毒素和废物 , 让免疫系统能够更好地抵抗感染 。 因此 , 白开水是最好的饮料 , 要让孩子养成爱喝水的习惯 , 少喝甚至不喝碳酸饮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