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患上懒惰病的,不是爸爸的“懒人基因”,而是妈妈三个习惯

暑假到了 , 星星妈妈惦记着要开始实施她的“家务计划” 。 平时孩子学习紧张 , 现在总该有闲暇时间 , 可以学着做些家务了 。 谁知道几天“家务”下来 , 不但没感受到做家务给孩子带来的积极作用 , 还弄得鸡飞狗跳 , 不但孩子总别别扭扭的生气 , 她自己也为这个发火好几次!


让孩子患上懒惰病的,不是爸爸的“懒人基因”,而是妈妈三个习惯

----让孩子患上懒惰病的 , 不是爸爸的“懒人基因” , 而是妈妈三个习惯//---- http:// //

哈佛大学有个针对家庭教育的20年跟踪研究计划 , 发现小时候爱做家务的孩子 , 就业率比不做家务的孩子高出15倍 , 犯罪率只有不做家务孩子的十分之一;爱做家务的孩子收入更高 , 连婚姻都更加美满幸福 。 更有学者从脑科学的角度研究发现 , 爱做家务的孩子更聪明 。

大概是看了这些报道的缘故 , 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重视做家务这件事儿 , 但是实施起来却并不顺利 。 孩子似乎完全没有享受到家务的乐趣 , 反而唧唧歪歪的好像得了“懒惰病” 。 弄得妈妈们只能哀叹 , 这一定是因为继承了爸爸的“懒惰基因”!

其实 , 孩子讨厌家务 , 并非是爸爸基因遗传的结果 , 而是因为妈妈们常说的三句话 , 让孩子掉入了“家务”误区 。 按照这样的方式强迫孩子做家务 , 不但没法令孩子更聪明 , 还可能助长孩子的“自卑”情绪 , 得不偿失 。


让孩子患上懒惰病的,不是爸爸的“懒人基因”,而是妈妈三个习惯

----让孩子患上懒惰病的 , 不是爸爸的“懒人基因” , 而是妈妈三个习惯//---- htt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