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黄疸来得容易走得慢,黄疸知识爸爸妈妈看这一篇就够了

提示您本文原始标题是:新生儿黄疸来得容易走得慢 , 黄疸知识爸爸妈妈看这一篇就够了

呦呦奶爸正式升级成奶爸已经有14天了 , 自从宝宝出生真的是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奇妙旅程 , 初为人父的喜悦整天围绕着奶爸 , 面对这个时而哭闹、时而排泄、时而玩耍的小家伙 , 奶爸是真的被小宝贝惊讶到了 , 能够看着她从一个小不点出落成大家闺秀也许是最幸福的事情了 。

小宝贝是猪宝宝 , 所以奶爸和老婆就给她起了一个食物:小桃子 , 来做乳名 , 希望她水嫩可爱健康长大 , 小桃子非常沉稳的在老婆肚子里霸占了41周 , 脑袋已经进了产道还没有要出来的意思 , 也真是稳宝一枚了 。

最后在41+2时老婆被推进了产房 , 打了催产素才出来 , 奶爸也在产房全程陪同 , 生宝宝的艰辛和痛苦让奶爸终生难忘 , 最累的最辛苦的无疑就是老婆了 。

还好一切顺利 , 没有侧切没有撕裂 , 老婆平安顺产了七斤八两的小桃子 , 整个过程开宫口差不多只用了3个多小时 , 把小桃子生出来也就用了半个多小时 , 也多亏了老婆的身体素质很好 , 才生产的如此顺利 。

在此也跟各位宝妈们说一下 , 孕期一定要多多锻炼 , 爬爬楼梯 , 散散步 , 做做瑜伽甚至夏天了去游游泳都是很不错的锻炼方式 , 对生宝宝和产后恢复真的帮助很大 。

生了小桃子老婆的奶水也是十分不错 , 一直坚持母乳喂养 , 过程中当然也遇到了很多问题 , 比如胀奶、比如奶水不够、比如衔乳困难 , 今天第12天了 , 难熬的日子都度过了 , 母乳喂养也算成功了 。

小桃子现在唯一有一个问题没有完全度过 , 还让奶爸带着小桃子跑了两趟医院 , 好生折腾了一番 , 让奶爸挠头困扰的问题就是新生儿黄疸 , 这也可能是每个新生儿家庭都会遇到的问题 。


                    新生儿黄疸来得容易走得慢,黄疸知识爸爸妈妈看这一篇就够了

---- 新生儿黄疸来得容易走得慢 , 黄疸知识爸爸妈妈看这一篇就够了 //---- http:// //

小桃子出生后没几天 , 小脸、身上就突然变得黄黄的 , 这让奶爸和老婆这样的新晋爸妈也开始不知所措 , 随着几天的观察和学习 , 现在奶爸也不慌张了 , 虽然小桃子还没好到那时奶爸从容了很多 , 今天奶爸就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跟各位爸爸妈妈科普一下黄疸到底是怎么回事 。

什么是新生儿黄疸?

顾名思义黄疸其实就是新生儿的皮肤在出生的最初十几天或者几周内皮肤都很黄(至少也是有一点点黄) , 这就叫黄疸 。 有数据显示大约60%的足月儿和80%的早产儿在生产后都会有黄疸 , 部分宝宝黄疸尤为严重 。


                    新生儿黄疸来得容易走得慢,黄疸知识爸爸妈妈看这一篇就够了

---- 新生儿黄疸来得容易走得慢 , 黄疸知识爸爸妈妈看这一篇就够了 //---- http:// //

黄疸其实本身并不算是一种疾病 , 只是一种外部指征 , 表明宝宝血液中存在着过量的胆红素 , 医学上把出生28天内新生儿的黄疸称为新生儿黄疸 。 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 , 血液中胆红素水平升高 , 出现的皮肤、黏膜及巩膜黄染的症状 , 是新生儿中最常见的问题 。

胆红素就是诱发黄疸的“幕后黑手” , 红细胞在血液里流动久了 , 也会慢慢老化 。 我们的身体要不断分解和清除血液中旧的红细胞 , 在红细胞被破坏之后 , 大量血红蛋白就会被释放分解 , 从而生成游离的胆红素 。

我们的肝脏承担着处理胆红素的任务 , 通过胆汁排出体外 。 刚出生的宝宝体内红细胞浓度比成人要高很多 , 对肝脏的要求也更高一些 , 当大量的红细胞破裂、胆红素产生速度超过清除速度时 , 胆红素就在体内累积 , 当身体里积聚了过量的胆红素 , 黄疸就会出现 。

有趣的是过量的胆红素进入皮肤 , 导致宝宝的皮肤泛黄 , 黄色会以从头道教这一可预见的方式逐渐呈现 , 首先是宝宝的脸上 , 然后逐渐向下延伸到宝宝的脚趾 , 通常黄色向下延伸的愈多 , 说明胆红素水平越高 , 不过宝妈千万不能以黄色的深浅判定胆红素水平 , 因为太不准了 。

明白了什么是黄疸 , 奶爸就先总结一句话:大部分情况下 , 黄疸是无害的 , 只有小部分情况下的黄疸才需要医学干预治疗 , 所以新生儿皮肤变黄出现黄疸 , 各位宝妈妈千万别手忙脚乱 , 我们能做的就是做好识别黄疸的准备 , 在宝宝真正需要治疗的时候及时去医院 。

哪些黄疸需要治疗?

对于新生儿黄疸 , 主要有3类 , 即生理性黄疸、母乳型黄疸和病理性黄疸 。

1、生理性黄疸

通常足月宝宝出生2-3天左右开始出现黄疸 , 4-6天达到高峰 , 7-10天消退 , 对于早产儿则会持续较长的时间 。 主要表现是面部、结膜和躯干发黄 , 而小腿、前臂、手及足心不太明显 。


                    新生儿黄疸来得容易走得慢,黄疸知识爸爸妈妈看这一篇就够了

---- 新生儿黄疸来得容易走得慢 , 黄疸知识爸爸妈妈看这一篇就够了 //---- http:// //

对于生理性黄疸 , 宝宝除了有轻微食欲不振之外 , 无其他临床症状 。 因为宝宝的肝功能是正常的 , 只是胆红素的暂时堆积 , 所以大多数情况下 , 生理性黄疸对宝宝的影响不大 。

所以生理性黄疸无需治疗和干预 , 不管是母乳还是奶粉都要好好的喂养宝宝 , 仔细观察宝宝的精神状态 , 过上10来天也就自行消失了 。

只要宝宝精神好、吃奶好 , 就说明黄疸不严重 , 大概5-7天消退 , 最迟不超过两周 , 黄疸就能完全消退了 。 不过 , 早产宝宝的黄疸产生和消退都要慢一些 。

小桃子现在是第13天 , 马上就要两周了 , 但是黄疸目前肉眼看起来还是挺明显的 , 但是小桃子的精神状态、吃奶情况、排便情况都很好没有异常 , 所以很有可能不是生理性黄疸 。

2、母乳型黄疸

顾名思义宝宝有这种黄疸跟母乳喂养脱不了干系 , 通常母乳喂养的婴儿在生后4~7天出现黄疸 , 2~4周达高峰 , 母乳型黄疸宝宝通常并没有太多异样 , 该吃吃该拉拉该睡睡 , 状况良好 , 无溶血或贫血表现 。

母乳性黄疸比较惹人厌 , 它可能会在宝宝身上持续长达3个月才消退 , 黄疸期间若停喂母乳3~4天 , 黄疸会明显减轻 。

随着母乳喂养率的提高 , 母乳性黄疸的发生率逐年增高 , 目前已达20%~30% 。 但是好消息是母乳性黄疸不会对宝宝生命造成威胁 , 严重者才需治疗 , 但为了顺利推广母乳喂养也应引起重视 。

母乳型黄疸想通过自行判断很难 , 周期长很多宝妈们也忍受不了宝宝黄疸一直不退 。 母乳性黄疸的病因迄今尚未完全清楚 。 主要与母乳喂养不当 , 摄入不足有关 , 或者是由于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的肠肝循环增加有关 , 新生儿小肠内的葡萄糖醛酸苷酶含量多活性高 , 这种主要来源于母乳的酶 , 可催化结合胆红素变成未结合胆红素 , 此过程在新生儿小肠内进行 , 加上小儿肠蠕动相对慢 , 使大量应排泄的胆红素被这种酶解离成未结合胆红素 , 吸收增加 , 即出现母乳性黄疸 。

所以宝妈妈们需要做的就是持续关注宝宝的活跃度和精神状态和吃奶情况 , 如果黄疸长时间不退 , 最好尽快到医院寻求医生的帮助 , 让医生进行验血和验尿来判断 。

3、病理性黄疸

还有最后一种黄疸才是真正比较吓人的 , 有那么一小部分宝宝会发生病理性黄疸 , 爸爸妈妈们可要警惕了 。

这种类型的黄疸胆红素会通过血脑屏障 , 损伤神经系统 , 造成胆红素脑病(核黄疸) , 导致智力障碍、听力障碍、脑瘫等严重后果 。

宝宝病理性黄疸通常表现为:

1、出现早 , 生后24小时内出现

2、程度重 , 足月儿大于12.9mg/dl , 早产儿大于15mg/dl(5mg/dl为安全指标范围)

3、进展快 , 血清胆红素每天上升超过5mg/dl

4、持续时间较长 , 或者退而复现

5、宝宝的粪便呈浅黄色或甚至白色

对于病理型黄疸 , 必须送到医院进行一系列科学治疗 , 避免耽误对宝宝病理型黄疸的治疗 。

引起病理性黄疸可能有很多原因 , 比如母婴血型不合、红细胞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缺乏症、胆红素排泄系统堵塞等 , 胆红素排泄系统被阻塞 , 会出现阻塞性黄疸 。 阻塞性黄疸的宝宝因为便便中缺少胆汁 , 会拉出“白陶土样”般的大便 。

还有如果宝宝被巨细胞病毒、乙型肝炎病毒等感染了 , 也是导致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常见原因 , 有些感染是宝宝出生前在宫内已经发生 , 有的则是在出生后被感染 。

除了病理性黄疸 , 对于生理型黄疸和母乳型黄疸 , 还是可以做一些预防措施的 , 奶爸建议所有爸爸妈妈们:

降低早产风险

早产儿比其他人更容易患黄疸 , 因为宝宝的肝脏可能未完全发育 , 而以下这些行为很有可能增加早产的概率 , 比如吸烟、饮酒、压力过大、感染疾病都可能引发早产 。

尽早开始母乳喂养

出生后就开始哺乳 , 宝宝患黄疸的概率更小 。 初乳可以消化系统活动 , 促进胎便尽早排出 , 从而排出多余的胆红素 。

增加喂养频率

建议妈妈们在宝宝出生后前几天 , 每天喂养至少8-12次 。

胆红素水平的检测采用血液检验最准确 , 但是面对小宝贝谁也不忍心没事采点足跟血和抽血来检测 , 所以目前普遍用的都是“经皮黄疸测试仪” , 这种方式测定的结果也比较准确 , 而且对宝宝来说舒服快捷 , 没有任何伤害 。

黄疸来得容易 , 走得慢 , 虽然黄疸以可预见的趋势从头发展到脚趾 , 但是却不是从脚趾到头逆向消退 , 通常来讲巩膜(白眼仁)的颜色是最后恢复正常的 。

爸爸妈妈要学会观察宝宝是否精神萎靡、嗜睡、吮乳困难、惊恐不安、两目斜视、四肢强直或抽搐等症 , 以便对重症患儿及早发现及时治疗 。

最后就像奶爸说的即使宝宝得了黄疸 , 爸爸妈妈们也不必过于惊慌失措 , 大多数黄疸都是无需治疗就能消退的 , 少数较严重的黄疸也可以通过照蓝光、药物治疗等方法进行治疗 。

这里奶爸还想特别提醒一下 , 很多宝妈们现在选择自己买个蓝光灯在家给宝宝照 , 貌似省事简单 , 但其实隐患很大 , 爸爸妈妈不具备给宝宝做突发情况的处理的能力和专业知识 , 对于宝宝眼部、私处部位的防护也容易做不到位 , 所以奶爸极力不推荐在家自己照蓝光 , 一定要去医院接受正规治疗 。

小桃子今天是第14天了 , 根据以上科普和去医院检查医生的判断小桃子基本上就是母乳型黄疸了 , 奶爸和老婆已经做好了充足的心理准备 , 定期去医院复检 , 多给小桃子母乳喂养 , 多吃多排 , 她的黄疸一定能顺利褪去 。

【 呦呦奶爸:大熊会成员 , 母婴育儿领域优质内容创作者 , 一个不断学习成长的奶爸 , 专注分享备孕、孕期、母婴、育儿等方面的科学实用知识 , 感谢您的关注和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