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因用错退烧方法,导致宝宝呼吸循环衰竭,3种错误做法要早点改

提示您本文原始标题是:因用错退烧方法 , 导致宝宝呼吸循环衰竭 , 3种错误做法要早点改

“本文由孕育岛原创 , 欢迎个人转发和分享”

只要孩子稍一有感冒发烧 , 家长们就会变得特别紧张 , 肯定免不了要去医院一趟 。

实际上 , 只要宝宝的情况不是很严重 , 且家长护理的方式正确 , 坚持定时定量服药 , 过不多长时间就会有所好转 。

但是 , 仍有一些民间广为流传的偏方 , 不但不会降烧 , 反倒会让孩子的病情恶化 。 许多基层医生、老人甚至是新手父母 , 就因错误的退烧方法“毁”掉了一个孩子 。

因用错退烧方法 , 导致宝宝呼吸循环衰竭

福州才6个月的女宝宝突然有点发热 , 由于农村医疗设施有限 , 家长就抱来了一床厚厚的棉被 , 企图用“捂汗”的方式给宝宝退烧 。

可宝宝脆弱的身体承受不住厚重的棉被 , 加之体温调节系统发育不完善 , 热量无法散发 , 导致呼吸循环衰竭 , 出现窒息情况 。

父母见此情况 , 赶紧将孩子转到市里的妇幼保健院抢救 , 可宝宝还是不幸离开了人世 。


                    原创            因用错退烧方法,导致宝宝呼吸循环衰竭,3种错误做法要早点改

---- 原创 因用错退烧方法 , 导致宝宝呼吸循环衰竭 , 3种错误做法要早点改 //---- http:// //

这3种错误的退烧做法家长一定要早点改

一. 捂汗退烧

“吃完药就捂上几层棉被 , 等出一身汗 , 病就好了” , 这是很多长辈深信不疑的一种退烧方式 。

也许他们的确曾经用这种方式退过烧 , 可孩子和大人的身体状况是不可相提并论的 , 很多系统都尚未发育成熟 。

这种方式不仅不会退烧 , 还会因为热量在孩子体内堆积 , 出现“超高热”的情况 。

甚至于 , 在这种情况下出现脱水或是热度惊厥 。 尤其是还不到1岁的宝宝 , 极易出现以缺氧、抽搐、和呼吸循环衰竭症状为代表的“捂热综合征” 。

因“捂汗”退烧导致悲剧的真实案例比比皆是 , 希望各位家长引以为戒 , 万万不可一意孤行 。

二. 酒精退烧

酒精确实发挥速度快 , 会有效降温 , 适当使用是没有问题的 , 但不建议大面积涂抹 。

宝宝身上的热量被带走过多 , 容易出现“寒颤”的情况 , 家长一定要把握好适度 。

再者 , 如果遇上幼童发烧 , 要谨慎使用这种方式 。 由于幼童肤质嫩且角质层薄 , 酒精容易被身体吸收而导致酒精中毒 。

小岛有话说:尤其要注意的是 , 不能使用工业酒精退烧 。 之前曾有东莞两夫妻给孩子擦拭工业酒精退烧导致酒精中毒送医无效而亡的前车之鉴!


                    原创            因用错退烧方法,导致宝宝呼吸循环衰竭,3种错误做法要早点改

---- 原创 因用错退烧方法 , 导致宝宝呼吸循环衰竭 , 3种错误做法要早点改 //---- http:// //

三. 退烧针:

退烧针虽然可以有效退烧 , 可激素类药物会影响孩子的免疫系统 , 还会对心血管系统造成损害 。

这才是给宝宝退烧的正确打开方式:

如果宝宝还不到三个月大 , 体温一旦超过38℃ , 父母基本无法处理 , 应该及时送到医院 。

超过三个月大就视宝宝的具体情况而定 , 低烧可以多给宝宝喂水并使用通风和脱减衣物这类物理降温方法 。

若体温高于38.5℃ , 可以给孩子适当服用些退烧药物 。 如不见好转 , 应尽快去医院 。

关于孩子发烧的知识:

▼什么情况算是发烧了?

一般来说 , 如果宝宝的腋下温度超过37.2℃ , 就可以认为是发热 , 超过39℃就可以定义为高烧了 。


                    原创            因用错退烧方法,导致宝宝呼吸循环衰竭,3种错误做法要早点改

---- 原创 因用错退烧方法 , 导致宝宝呼吸循环衰竭 , 3种错误做法要早点改 //---- http:// //

当然 , 不同测量方式的标准也有所不同 , 肛温超过38℃、口温超过37.3℃、耳温超过38℃ , 才算是发热 。

除病菌感染和穿得过多的病因外 , 孩子出牙和接种疫苗后也会有一定程度上的发热现象 。

这就需要家长们平时多加观察孩子的行为状态 , 并根据情况选择合适的退烧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