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育儿套路深!新生儿宝宝最容易遇到的十大坑!
提示您本文原始标题是:育儿套路深!新生儿宝宝最容易遇到的十大坑!
从宝宝诞生的那一瞬间开始 , 如果家长不学习 , 就有n多个“坑”等着你 。 这些“坑”小了说是骗你的钱 , 大了说甚至危及宝宝生命!真的是从宝宝出生开始 , “坑”就出来了 。 所以今天口袋育儿来总结了新生儿宝宝最容易遇到的10个错误做法 。
错误一:喝葡萄糖水
错误原因:宝宝出生后 , 妈妈还没有产奶 , 老人担心宝宝饥饿 , 会喂食葡萄糖水 。 实际上 , 宝宝出生的时候 , 自身已有足够的能量储备 , 可以满足3天内的代谢需要 , 所以不用担心会饥饿 。 另外宝宝出生后具有强烈的吸吮反射 , 应该立即进行哺乳 , 以促进乳汁的分泌 , 如果喂食了葡萄糖水 , 宝宝就不会积极的进行吸吮 , 不利于妈妈的尽早下奶 。
正确做法:宝宝出生后尽快母乳喂养 , 促进乳汁的分泌 。 不要给宝宝喂食葡萄糖水 , 监测宝宝体重 , 只要下降不超过出生体重的7% , 依然等待妈妈泌乳 , 保证第一口奶是母乳 。
错误二:去胎毒
错误原因:有人认为是由于母亲体内有湿毒 , 导致宝宝身上出皮疹等 , 还有人把湿疹、黄疸以及鹅口疮都归因于胎毒 , 给宝宝喝一些中药进行排毒 。 实际上 , 这种做法是错误的 , 这些中药不仅会损伤宝宝的胃肠功能 , 还具有一定的肝肾毒性 , 对于尚未发育完善的小宝宝来说 , 非常不利 。 另外 , 小宝宝的胃容量非常小 , 口服中药后减少进奶量 , 也会导致营养不良 。
正确做法:宝宝出生后可能会出现皮疹、湿疹、黄疸、鹅口疮等问题 , 目前医学已经有了治疗方法 , 出现后 , 应当及时就诊 , 采取正确的方法 。
错误三:挤乳头
孩子出生后不久 , 有的家里老人会要求给孩子挤乳头 , 认为男孩子不挤乳头 , 长大后会乳房变大 , 女孩子不挤乳头 , 以后容易凹陷或者乳腺管不通 。
错误原因:在宝宝出生后的一周左右 , 男女宝宝都可能出现双侧乳房肿胀的情况 , 甚至会分泌乳汁 , 这都是正常的 。 这是因为胎儿期在妈妈的体内 , 受到一定量的激素刺激导致的 , 出生后不久 , 随着激素水平的下降 , 肿胀会自行消退 , 无需特殊处理 。 如果挤压乳房严重 , 会导致乳腺炎 , 甚至乳腺发育不良 。
正确做法:不要给宝宝挤乳头 , 无论是男宝宝还是女宝宝 。
错误四:茵栀黄退黄疸
错误原因:茵栀黄是一种泻药 , 通过增加排便 , 来促进胆红素的排泄 , 这种方法可能会有效果 , 但是其后果可能使宝宝肠道功能出现紊乱 , 得不偿失 。 另外 , 在山西曾经有过新生儿使用茵栀黄注射液而导致死亡 , 这实在是太恐怖了 , 所以不要再用茵栀黄退黄疸 。
正确做法:如果黄疸指数高 , 通过照射蓝光进行退黄疸是比较科学的;如果没到这个程度 , 多给宝宝喂奶 , 增加排便 , 也可以起到辅助作用 。 不需要晒太阳的方式退黄疸 , 目前医疗指南已经不推荐这个做法 。
错误五:用清火宝
错误原因:很多人把宝宝眼屎多 , 认为是上火 , 给宝宝喝清火宝 。 首先 , 根本没有上火这样的说法 , 其次新生儿眼屎多 , 很可能是鼻泪管不通或者倒睫 。 另外 , 清火宝中主要的成分就是糖 , 过多的食用 , 会影响宝宝奶量!
正确做法:宝宝眼分泌物增加 , 可能是鼻泪管堵塞造成的 , 不必担心 , 一般在宝宝12个月以内消失 , 平时妈妈可以小心的按摩 , 并清洗分泌物 。 倒睫也会让宝宝分泌物增加 , 这与宝宝鼻梁低有关 , 可以翻动宝宝下眼睑来缓解 , 在宝宝3岁左右的时候 , 随着鼻梁长高 , 倒睫情况会慢慢消失 。
错误六:绑腿、绑手
错误原因:传统给宝宝绑腿预防罗圈腿是不科学的 , 很多宝宝在2岁之前会出现“O”型腿 , 也就是罗圈腿 , 这基本是正常的发育 , 再大点会自行纠正 。 当然也有病理性的 , 比如未及时补充维生素D , 导致佝偻病 , 也会出现较严重的“O”型腿 。 但无论自然正常发育 , 还是病理性因素 , “绑腿”的做法都对宝宝“O”型腿没有帮助的 。 另外 , 绑腿还会影响宝宝四肢的血液循环 , 甚至造成外伤 , 对于宝宝的生长发育是不利的 。
正确做法:不要给宝宝绑腿 , 给宝宝充足的活动空间 , 利于宝宝生长发育 。 另外 , 及时添加维生素D , 避免缺乏引起的佝偻病 。
错误七:“压惊”
有的家长看到新生儿宝宝睡眠易醒、多哭闹 , 就想当然的认为宝宝是“受惊”了 , 要给宝宝吃各种“压惊”的药 。
错误原因:宝宝受惊睡不踏实 , 出现伸开手臂 , 拱起后背 , 甚至放声大哭 , 是婴儿的一种正常反应 , 叫做“惊跳反射” , 可能与胎儿期受到妈妈子宫的包裹 , 出生后尚未适应有关 。 根本不需要所谓的压惊药物 , 而且 , 这些“压惊”药物可能含有中枢镇定成分 , 这对小宝宝是非常有害的 。
正确做法:了解“惊跳反射”是一种正常现象 , 当宝宝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 , 及时给予安慰 , 拥抱宝宝 , 随着月龄增长 , 一般2个月以后 , 这种现象会逐渐消失 。
错误八:睡头型
错误原因:很多地方有给宝宝睡头型的习惯 , 认为给宝宝睡一个平平的后脑勺会很漂亮 。 这种睡头型非常的不科学!而且后脑勺平平的 , 是一种发育畸形 , 医学上称为“扁头综合征” , 虽然这不会影响宝宝的脑部发育 , 但是如果特别严重 , 可能在宝宝长大后 , 造成心理影响 。
正确做法:放弃睡头型的旧习 , 多让宝宝趴着玩儿 。 由于小宝宝大部分时间是平躺着的 , 所以 , 很容易造成扁头 , 在出生后的头3个月 , 宝宝醒来的时候 , 要多趴着玩儿 , 以预防扁头的发生 。 如果已经发生了扁头 , 要及时进行纠正 。
错误九:剃胎发
错误原因:宝宝满月的时候 , 剃胎头也是很多地方流行的 , 认为剃胎头可以让宝宝的头发越来越密 , 这是没有科学依据的 。 头发生长在头皮下方叫做毛囊的地方 , 剃除已经长出皮肤外面的头发 , 对毛囊没有任何影响 , 所以根本不会有那么神奇的作用 。 头发的生长情况是由基因决定的 , 也和营养有一定的关系 。
正确做法:当宝宝头上长满头发的时候再进行理发 , 一般在8-9个月 , 有的孩子更早(6个月)或者更晚(2岁) , 也就是说 , 什么时候理发 , 完全由宝宝头发的生长情况而定 , 不要听信这些旧习俗 。
错误十:吃胎盘
错误原因:这个“坑”是对刚生产的宝妈的 。 胎盘被认为是非常滋补和神奇的作用 , 实际上 , 它并没有任何神奇的成分 。 从营养学来说 , 胎盘就是普通的人体组织 , 主要是蛋白质构成 。 吃胎盘 , 就是吃人肉 。 另外 , 食用胎盘还有感染疾病的风险 , 如乙肝、艾滋病等 。
正确做法:产妇应该合理膳食 , 保证食物多样化 , 每天进食足量的蛋、奶和肉类食品 , 可以促进产后康复 。 绝对不要吃胎盘 。
我们这些真正爱宝宝的家长 , 需要互相鼓励 , 一起学习 , 科学育儿!请大家多多转发 , 特别是给刚生了宝宝或还在孕期的朋友!
- 「靠谱育儿说」孩子睡觉不老实别以为是热的!3种表现说明是脾虚,家长别搞错了
- #靠谱育儿说#告诫:别再给孩子吃豆浆油条了!3类早餐易伤脾胃,家长别不在意
- 「母婴和育儿」原创宝宝鼻腔深处有鼻屎,尝试各种方法后,最后这样做成功了
- 「母婴和育儿」原创宝宝和大人睡?给宝宝睡婴儿床?到底哪个选择才是对的?
- [樱桃育儿经]雨水过后,这3样东西要“扔掉”,很容易让孩子积食不长个!
- 晓露爸爸@原创“红脸宝宝”火了,两个脸蛋红的像苹果,网友:不会是喝奶喝醉了吧
- 『育儿趣乐园』“黑名单”饮料成娃的最爱,3种饮料孩子经常喝,伤脾胃还不长个
- 每日说育儿知识■孩子免疫差,家长记好“不睡2觉,不吃2物”,强娃脾胃不生病
- 【育儿之百科全书】立春过后,又是“猛长期”,家长做好3件事,孩子蹿高一大截
- #育儿房间#原创儿童已成白血病高发群体:这些水果“隐患”,最好少给孩子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