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补铁的“坑”了解一下

提示您本文原始标题是:宝宝补铁的“坑”了解一下


                    宝宝补铁的“坑”了解一下

---- 宝宝补铁的“坑”了解一下 //---- http:// //

“大夫 , 现在生活条件这么好了 , 为什么我们家孩子还会得缺铁性贫血?”“缺铁性贫血对孩子的健康影响大吗?” 门诊时经常会有家长咨询类似的问题 。

其实 , 缺铁性贫血是儿童常见的营养缺乏性疾病 。 由于儿童体内铁缺乏 , 最终导致血红蛋白合成减少所致的一类贫血 , 红细胞呈小细胞低色素性改变 , 是机体缺铁最严重的阶段 。 我国7月龄-7岁儿童缺铁性贫血患病率约为7.8% , 尤其是6-24月龄儿童高发 。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 人们物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 , 缺铁性贫血的发生并无明显下降 , 这是为什么呢?这其实是和家长对于儿童缺铁性贫血防治误区有关 。

误区一:

早产儿、低体重儿预防性补铁没必要

面对市面上琳琅满目的维生素制剂、营养素补充剂 , 究竟哪些该给宝宝额外补充 , 家长往往会感觉困惑 。 父母为了使自己的宝宝茁壮成长 , 恨不得给孩子补充各种营养素 , 比如维生素D、DHA等等 , 却往往忽视补充宝宝健康成长所需的必需物质——铁 。

其实 , 各种维生素和营养素的补充并不是一刀切 , 会因孩子的具体情况而异的 , 并非补充越多孩子就吸收得越好 。 就预防缺铁性贫血而言 , 当孩子是早产儿或低出生体重儿时 , 由于从母体获得的储备铁不足 , 加之出生后存在“追赶性生长” , 机体对铁的需求量会高于足月儿 。 一般来说 , 当早产儿或低体重儿未及时补充铁剂 , 生长速度越快 , 越容易发生缺铁性贫血 。 建议采取母乳喂养的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 , 应在生后2-4周开始补铁 , 直至1岁;无法母乳喂养的婴儿应采用铁强化配方乳 。

误区二:

蛋黄、菠菜补铁

很多家长在宝宝4-6月龄添加辅食的时候首选添加的食物是蛋黄 , 认为蛋黄能够很好地提供孩子生长需要的铁 。 每100克蛋黄中含铁10.2毫克 , 含铁量确实不低 , 但吸收率仅3% , 加之蛋黄的铁为非血红素铁 , 生物利用度较低 , 一般不推荐作为首选辅食 。

不少家长认为菠菜含铁量多 , 常常用来“治疗”贫血 。 殊不知如果处理不当并不能治疗贫血 , 反而会影响治疗效果 。 菠菜含铁量并不高 , 加之含有大量草酸与铁结合形成不能被人体所利用的沉淀 , 影响铁在小肠的吸收 , 建议家长将菠菜充分开水焯烫后再给孩子添加 。

一般我们提倡坚持母乳喂养至少到生后6个月 , 尽量给婴儿添加含铁泥糊状食物 , 如强化铁的米粉、肉泥、动物肝脏等 。

误区三:

血红蛋白正常就停铁剂

机体铁含量降低的状态通常包括铁减少期、红细胞生成缺铁期、缺铁性贫血三个发展阶段 , 缺铁性贫血是最严重的阶段 。 很多家长认为“是药三分毒” , 在孩子患缺铁性贫血后尚能遵医嘱服用铁剂治疗 , 待血红蛋白正常后就自行匆匆停药 。 其实血红蛋白正常后并不能马上停用铁剂 , 此时如孩子未能及时添加含铁辅食仍有发生贫血的可能 , 应继续补铁4-6周以便恢复机体储存铁的水平 。

缺铁会影响儿童生长发育、运动、免疫等功能 , 严重缺铁会影响认知、学习、执行功能 , 甚至产生不可逆的损害 。 因此广大家长要重视婴幼儿的缺铁性贫血 , 做到早诊断、早治疗 , 保障儿童健康成长 。

文/刘雅静(顺义妇儿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