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隐性障碍,拨开孩子心中“阴霾”


关注隐性障碍,拨开孩子心中“阴霾”

----关注隐性障碍 , 拨开孩子心中“阴霾”//---- http:// //

新华社北京5月30日电题:关注隐性障碍 拨开孩子心中“阴霾”

新华社采访人员吴文诩、邰思聪

“入园半年 , 打遍了班上所有人”“三年级还不会独自洗澡”“社交退缩 , 没有安全感”……当前隐性障碍儿童日益增多 , 这不仅让家长和老师们头疼不已 , 也暴露了儿童心理健康问题亟待关注 。 受访专家表示 , 除了先天性病理原因 , 隐性障碍儿童背后还有亲子关系疏离、超前学习和学校专业师资不足等多方面原因 。

“入园半年 , 打遍了班上所有人”

3岁的壮壮(化名)曾是北京市某公立幼儿园“出名”的孩子 , 话不多脾气急 , 入园半年把班上的同学打了个遍 。 面对其他家长的不断投诉 , 幼儿园不得不考虑将其劝退 。 幸运的是 , 在心理专家、学校老师和家长的共同帮助下 , 壮壮情况很快得到好转 。

同样是“问题”儿童 , 三年级的小成(化名)则显得格外“内向” 。 “性格文静 , 总是跟不上学习进度……上完厕所 , 自己不会擦屁股;甚至自己不会洗澡 , 如果没有大人帮忙 , 他就待在浴室不出来 。 ”小成的妈妈文女士说 。

一些受访的幼儿园和小学老师表示 , 像壮壮和小成这样存在隐性障碍问题的孩子不是个案 。 大学学习特殊教育专业、在北京一所公办小学二年级担任班主任的赵月琪告诉采访人员 , 班上29名学生中 , 23名来自外来务工家庭 , 由于父母忙于工作陪伴不足 , 他们普遍缺乏安全感 , 存在社交退缩行为 。 “几个性格开朗些的孩子下课后会主动来聊聊天 , 还会抱抱老师 。 但大多数都比较胆小 , 也不主动和同学交往玩耍 。 ”赵月琪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