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一“热”就生病,但清热也要先对症!

提示您本文原始标题是:宝宝一“热”就生病 , 但清热也要先对症!

如果大家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很多常见的宝宝问题都是“内热”引起的 。 正如老话常说的“小孩子就怕有火 , 有火就会生病 。 ”

有的宝宝反复咳嗽、动不动扁桃体炎、腺样体肥大;有的宝宝经常鼻炎鼻干鼻痒流鼻血;有的宝宝眼睛肿 , 眼屎多;有的宝宝反复便秘 , 大便干结 , 有的动不动口腔溃疡、咽喉部分出状况 , 这些问题看似表现不同 , 实则都是“内热”问题 。

宝宝一热就生病

宝宝是“纯阳之体” , 生命力旺盛 , 新陈代谢快 , 本身就热 , 绝大多数宝宝的基础体温会比成年人高一些 , 宝宝又精力旺盛 , 同时现在的饮食又常常让宝宝摄入过多高蛋白食物 , 养育方式上生怕宝宝受凉 , 常常给宝宝捂着 , 热发散不出来 , 宝宝就特别出现各种“内热” 。 一旦出现内热 , 宝宝的身体就会跟随出现各种状况 。

其中最容易引发身体状况的就是肺热 。 肺热往上发散 , 不断通过气管、咽喉、鼻腔往外走 。 引起咳嗽、咽喉肿痛、声音嘶哑 , 肺热不断往上 , 会引起扁桃体红肿 , 或是腺样体肥大 , 很多家长会发现 , 自己已经非常非常注意了 , 但宝宝就是莫名其妙又扁桃体炎复发 , 或是即使做了腺样体切除手术 , 没多久 , 宝宝又开始出状况 , 关键就是热的根源没有得到解决 。 肺热还会引起鼻干鼻痒反复流鼻血 。

不止呼吸道问题 , 肺热还会引起皮肤问题 , “肺主皮毛” , 在肺热的情况下 , 宝宝也更容易出现各种皮肤问题 。

而脾胃有热时 , 宝宝就会腹胀、胃部常常有灼热感 , 口气重 , 厌食 , 特别容易积食 。 动不动出现积食性咳嗽、积食性发烧等 , 积食严重的甚至会睡着后咳嗽 , 大吐特吐 , 吐完再发烧、厌食等 。 有的宝宝反复积食 , 最后慢慢演变成脾阴虚 。

当心有热 , 心火旺时 , 宝宝就会急躁心烦 , 有的宝宝会反复口腔溃疡 , 有的会出现疱疹性咽喉炎、 手足口等口腔疱疹 。 心火旺的宝宝还有一个特点就是白天特别兴奋 , 手脚动个不停 , 到了晚上又特别折腾 , 人非常敏感 , 一个不如意就大哭大闹 。 心火旺的宝宝还容易出现小便黄 , 味道重等状况 。

当肝有热时 , 宝宝会烦躁易怒 , 动不动发脾气 , 因为肝开窍于目 , 肝火旺 , 就会出现眼睛红 , 眼屎增多等症状 , 有的小朋友甚至会出现眼屎多得把眼睛糊住 , 眼睛红肿等急性结膜炎症状 。

当肠道有热时 , 宝宝就会大便颜色深 , 干燥 , 有些宝宝大便非常痛苦 , 要很费力才能便出来 , 大便像羊屎蛋蛋一样 , 这都是大肠积热导致的 。

因为内热会引发这么多问题 , 所以日常生活经常给宝宝清热很重要 。 但在清热之前 , 大家需要先辨别宝宝的热究竟是实热还是阴虚 。

实热vs阴虚 , 究竟该如何分辨

很多妈妈分不清楚该如何分辨实热和阴虚 。 在解释之前 , 我们先简单解释一下阴和阳 。

阳是体内主动、温暖向上的 , 阴是体内主静、主润的物质 , 比如津液等 。 正常情况下 , 人体应该是阴阳平衡的 。

这就好比我们在炉灶上烧水 , 炉火就是阳气 , 炉灶上的水就是津液 , 当水烧开后 , 就要用小火来持续加温 , 让水既能保持热度 , 又不会挥发得太快 。 这时阴阳就是平衡的 。 反应在身体上 , 就是不冷不热的状况 。

如果加了一把柴 , 导致火突然变大 , 正常的水也很快就挥发完了 , 这是切切实实的热太多了 , 这就是实热 。 就好比我们突然吃了很多热性水果、油炸火烤、辛辣刺激的食物 , 吃完马上冒痘痘、咽喉肿痛、口舌生疮 , 这就是典型的实热 。

如果火不变 , 但一直不加水 , 水慢慢也会烧干 , 当水越来越少时 , 正常的火候也会觉得热 , 这不是真正的上火 , 而是津液不够 , 这就是阴虚 。

反过来如果火力不足 , 正常的水量也很难被烧热 , 这就是阳气不足 , 阳虚 。 如果火力不变 , 但一直在不停的加冷水 , 这就是体寒 。

所以实热是身体真正的热多了 , 要清热去火 。 而阴虚则是津液不足 , 要增加津液润滑的物质 。 它们二者的表现虽然一样 , 但处理方法完全不同 。

既不能把实热当成阴虚来处理 , 也不能把阴虚当成实热处理 。 如果把阴虚处理成实热 , 你会发现天天给宝宝清热 , 他的热还是越来越严重 。 很多南方的妈妈就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 , 他们习惯喝凉茶 , 也习惯性认为宝宝内热重 , 动不动给宝宝喂凉茶 。 结果就会发现天天喝凉茶 , 宝宝还是上火 。 当她们知道是阴虚 , 改用滋阴手法后 , 没几天功夫 , “热”就消失了 。

所以分辨清楚再对症处理很重要 。

阴虚的主要表现

阴虚的表现其实很明显 , 抓住以下三点 , 就很容易判断:

1、看下眼袋 。 阴虚的宝宝有一个特别明显的特征 , 就是下眼袋特别红 。 有的宝宝下眼袋成紫红色 , 阴虚严重的宝宝下眼袋会呈现黑紫色 。 基本只要你发现宝宝下眼袋特别红 , 这都说明宝宝是典型的阴虚 。


                    宝宝一“热”就生病,但清热也要先对症!

---- 宝宝一“热”就生病 , 但清热也要先对症! //---- http:// //

2、摸手心 。 正常情况下 , 宝宝的手心是温热的 , 摸起来是正常的温度 。 如果宝宝的手心摸起来燥热燥热的 , 虽然宝宝手心有时候有出汗 , 有潮潮的感觉 , 但整体温度明显高 , 这都是阴虚火旺的表现 。

3、看舌头 。 通常来说 , 正常、健康的舌头 , 舌质应该是粉色的 , 舌苔应该是薄且湿润的一层白苔 。 如果宝宝舌头很红 , 严重的还会出现深红色、绛红色 , 但却没有舌苔 。 这就是典型的阴虚 。


                    宝宝一“热”就生病,但清热也要先对症!

---- 宝宝一“热”就生病 , 但清热也要先对症! //---- http:// //

判断阴虚还有很多方法 , 比如爱喝凉的吃冰的东西 , 大冬天也只想吃冷饮 , 但上火也会有这个表现 。 我觉得还是抓住前面三个重点判断起来更方便 。 只要宝宝满足其中1-2项 , 都代表有阴虚火旺 。

上火的主要表现

上火通常用舌诊结合身体的具体表现来判断更方便

首先大家要了解舌头的区域对应的身体部位 , 舌尖对应心肺 , 舌中对应脾胃 , 舌根对应肾 , 舌两侧对应肝胆 。 判断孩子有没有热 , 要看舌头对应的位置


                    宝宝一“热”就生病,但清热也要先对症!

---- 宝宝一“热”就生病 , 但清热也要先对症! //---- http:// //

如果舌尖颜色鲜红 , 还伴有口臭、眼屎多、小便黄、口腔溃疡或口腔疱疹等症状 , 这说明心火旺 。

如果舌尖颜色红 , 有红点点突起 , 红得发亮 , 宝宝呼气明显觉得潮热 , 用手摸他肩背 , 大椎 , 肺腧的位置 , 摸上去也特别燥热 , 则表示有肺热 。 如果宝宝鼻子呼出来的气明显有燥热感 , 动不动流鼻血 , 这也是肺热引起的 。 肺热还会引发皮肤问题、便秘等 。

如果舌头两侧肝的反射区 , 颜色过红 , 表示肝火旺 。 宝宝就会脾气大 , 烦躁不安 , 也会容易眼睛红 , 眼睛痒 , 眼屎增多 。

如果舌头中部脾胃反射区 , 舌苔白厚 , 这说明脾胃有热 , 宝宝容易嘴唇很红 , 口气很重 , 这就说明脾胃有热 。 宝宝容易出现厌食、积食 。 积食生热 , 舌苔会又黄又腻 , 宝宝特别容易出现容易出现积食性发烧和咳嗽 , 而脾胃的热又会引起肺热 , 加重阴虚的状况 , 一旦受寒 , 宝宝就会马上出现感冒、流鼻涕、咽喉肿痛等呼吸道问题 。

很多时候 , 刚开始宝宝出现阴虚的时候家长没有引起重视 , 没有滋阴 , 同时饮食没有控制 , 继续甘肥厚腻的食物 , 在身体承受不了的情况下 , 这些食物会引起积食 , 积食生热 , 最后就变成又有热又阴虚 。

气候环境也同样会造成影响 , 比如现在天热了 , 阳气盛 , 也很容易阴虚与实热交织出现 。

这种情况下 , 就要先处理实热 , 把热清走 , 然后再滋阴 , 来补足津液的亏损 。

如果你还是觉得自己判断不出宝宝究竟是实热还是阴虚 , 可以回忆一下宝宝的饮食状况 , 回想他出状况前后的表现 , 以及对照我前面分享的方法按部位仔细对照分辨 。

处理实热要大力清热

如果宝宝有实热的症状 , 则需要大力清热 。 对于小宝宝的清热方法最好用的是推拿+食疗

清热的推拿手法很多 , 大家要掌握的几个基本手法是:清天河水+清肝经+清心经 , 宝宝有热的时候 , 就做这3个穴位也足够了 , 掌握起来又简单 , 又好用 。 前段时间仔仔内热咳嗽 , 我没办法给他推 , 教了他方法 , 他自己推效果也很好 。 所以大家可以大胆做哦!


                    宝宝一“热”就生病,但清热也要先对症!

---- 宝宝一“热”就生病 , 但清热也要先对症! //---- http:// //

如果热很重 , 这几个穴位可以做到500-800次 , 左右手同时做 , 每天做2-3次 , 效果非常好 。 宝宝小 , 心经和肝经可以同时清 。

这里也要特别解释一下 , 很多妈妈在看了我的图示后问我清和补的方向是不是错了 。

这里我再次说明一下 , 小儿推拿分为不同的派别 , 不同派别手法上是有差异的 。 我学的海派小儿推拿 , 海派小儿推拿发源于上海岳阳医院 。 海派小儿推拿手法中 , 旋推为补 , 直推为清 , 所以图示是没问题的 。 这些手法我已经用了好多年了 , 都是安全有效的!

在此基础上 , 如果有肺热 , 可以增加清肺经 , 如果有便秘 , 可以增加清大肠经 , 如果有脾胃热 , 可以清胃经 , 加积食的手法 。

食疗方面 , 有清热效果的食疗都可以用 , 像本周在团的竹蔗茅根水就是专门针对实热的 , 清热效果特别好 , 主要它煮出来的水是甜甜的 , 小朋友更爱喝 。 我家仔仔是从小喝到大 , 每次上火时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竹蔗茅根水 。

除此之外 , 芦根玉米须水、金银花茶、蒲公英茶、菊花茶、鱼腥草水、莲心茶、丝瓜、苦瓜、芹菜、枸杞藤等都可以清热 。 只是很多味道比较苦 , 小朋友不喜欢 。

阴虚的宝宝要重点滋阴

阴虚的宝宝非常多 , 我建议大家平常要经常滋阴 。 尤其如果宝宝肉、甜食、冷饮、油炸的食物吃得比较多的情况下 , 不管有没有阴虚的症状 , 都可以适当的滋阴 。

滋阴的推拿手法是:


                    宝宝一“热”就生病,但清热也要先对症!

---- 宝宝一“热”就生病 , 但清热也要先对症! //---- http:// //

其中我特别介绍一下阴阳平衡手法 , 它是一套复合手法 , 但特别好用 , 不管宝宝是阴虚或是阳虚 , 都适用 。 那些阴虚严重的小宝贝用这套手法更是可以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

具体手法是:推三关300次 , 退六腑100次;推三关100次 , 退六腑300次;推三关100次 , 退六腑100次 。

所有的手法全部做一次为一遍 , 宝宝阴虚时 , 这套手法一天一遍即可 。 阴虚严重的小朋友 , 可以每天两次 。

再这套手法基础上 , 配合按揉内劳宫、外劳宫、二马穴、太溪、足三里和捏脊 。 只是滋阴的捏脊是从上往下捏 , 效果更好 。

阴虚的食疗我自己最喜欢用的是酸梅汤 , 因为现在很多宝宝都是阴虚的同时还有积食 , 而酸梅汤可以一边滋阴、一边消积食 , 同时还健脾 , 这样就在滋阴的同时 , 把积食也改善掉了 , 没有积食 , 也不会脾胃生热而上火 。

夏天滋阴用乌梅白糖水也可以 , 乌梅有明显的滋阴效果 , 用5颗乌梅 , 放入水中浸泡1小时后 , 再大火烧开 , 转小火煲1小时左右加适量白糖就能变成好喝的乌梅白糖水 。 只是这个乌梅白糖水就没有消积食的效果 , 但生津滋阴的效果很好 。

同样还可以喝乌梅三豆饮效果也很好 。 乌梅3-4颗 , 绿豆、黄豆、黑豆按1:1:1的比例先浸泡 , 再加水放入乌梅一并煮熟 , 这个清热又滋阴 。 也可以把黑豆换成红豆 , 效果也不错 。

家里有豆浆机的话 , 可以在浸泡豆子的时候 , 用足够的水把乌梅浸泡 , 然后用浸泡乌梅的水来打成豆浆 , 又好喝又不浪费 , 功效一样好 。

乌梅三豆饮可以滋阴也可以清热 , 但是它的清热能力没有竹蔗茅根水强 , 滋阴效果也不及酸梅汤 , 但整体效果也很不错 。

如果宝宝阴虚非常严重 , 我也特别推荐大家可以用下面这个滋脾阴的方法 , 我介绍很多妈妈用过 , 大家都反应很有好 。

具体配方是:山药、莲子肉、薏苡仁各9克 , 麦冬、沙参、生地各6克 。

把这些药放入锅中 , 加入四杯水 , 用大火煎煮 , 煮开后 , 转小火再煎半小时 。 大约剩下两杯左右的药汁时 , 把药汁滤出 , 加入冰糖 , 放温给宝宝喝 。

这是6岁宝宝的量 , 6岁以下的宝宝使用时用量酌情减少 , 3岁的宝宝用量减半 。

如果宝宝既有内热又有阴虚 , 处理方法上 , 不管推拿还是食疗 , 要先用清热手法 , 把热处理掉 。 等问题处理得差不多的时候 , 再大力滋阴 。

如果日常保健 , 则可以把清热、滋阴、补脾、祛湿结合起来用效果更好 。

当然 , 不管清热还是滋阴 , 最最重要的 , 还是日常的饮食要均衡 , 当饮食均衡 , 坚持运动、让宝宝养成良好生活习惯之后 , 宝宝体质才会更好哦!

——END——

特别声明:本文为60分妈妈月华原创 , 如需转载 , 请联系“60分妈妈月华”

如未经授权转载 , 将举报 , 并追究法律责任!

【60分妈妈月华】畅销育儿书作者 , 国家级儿童心理咨询师 , 著有《别等孩子长大了才后悔你现在做得太多》 。 专注宝宝的吃喝拉撒 , 生长发育 , 学习力培养及身心成长 , 也关注妈妈的心灵成长 , 健康的母婴关系才能培养出更加杰出的宝宝 。 如果你想孩子身心灵都能更健康 , 关注我都可以找到答案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