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输不起再聪明也没用!3步策略法,让孩子从玻璃心变钻石心

妈咪读呀原创

小小费最近严重玻璃心 , 开始让我感觉到问题有点小严重 。

比如 , 昨天在幼儿园被老师批评精力不集中 , 第二天一早 , 他就赖在床上 , 明确表示不去幼儿园了 。

再比如 , 最近在学习钢琴 , 手型老是做不到位 。 一指出他的缺点“你看你的手指没有立住” , 他旋即从琴凳上跳下来 , 表示“不练”了 。

推而广之 , 4岁多的他面对表扬的语言无比欣喜 , 面对批评立即承受不起 。 这样的玻璃心如何是好?姥姥最愁:说不得、骂不得 , 难不成以后上学了老师一批评 , 他就不去学校念书了吗?

孩子玻璃心仿佛已经是社会问题 。 根据上海精神卫生中心研究数据:上世纪80年代前 , 到中心就诊的孩子以多动症居多 , 情绪问题不多 。 而90年代后 , 孩子的情绪问题反而成为主流 , 就诊者在最近几年接近1/3 , 表现为情绪低落、焦虑 , 更甚者产生自杀念头 。

为什么时代变化 , 家庭条件变好 , 物质条件丰盈 , 父母对早教程度日益重视 , 孩子还会出现这样的情绪问题呢?

有心理文章分析认为 , 孩子现在往往像是夹心饼干 。 一方面 , 面对着父母、家长的高期待、高鼓励 , 一方面又是达不到期望值被家长打击、打压 。

于是乎 , 孩子们的心灵开始脆弱——他们最爱听各种表扬 , 而一旦面对批评 , 立马消沉、自暴自弃 。 小小费从幼儿园回来 , 有一次爷爷跟我反馈孩子在幼儿园的缺点 , 刚一开口 , 孩子立即躲到卧室去——他连面对的勇气都没有 。

想一想 , 当孩子来到一个小家庭 , 爸爸妈妈、加上4位老人 , 被全家6个人众心捧月地呵护着、他是怎样的“宇宙中心”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