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坑太多...宝宝的这12件事,生孩子前没人告诉你
提示您本文原始标题是:育儿坑太多...宝宝的这12件事 , 生孩子前没人告诉你
准妈妈和准爸爸们对有了宝宝之后的生活总是充满了憧憬 。 可是当宝宝真的生出来之后 , 才发现很多事情跟自己想象得一点都不一样 。
和谐温馨的小家瞬间变成了战场 , 宝宝一有跟预期不一样的地方 , 全家就是一阵手忙脚乱 , 生怕是得了什么可怕的疾病 。
你信不信 , 接下来的这12件事 , 肯定有你生孩子前没想到的
---- 育儿坑太多...宝宝的这12件事 , 生孩子前没人告诉你 //---- http:// //
。
01
我的宝宝怎么这么丑?
宝宝出生以前 , 准妈妈准爸爸们会认为自家的娃一定是这样的?
---- 育儿坑太多...宝宝的这12件事 , 生孩子前没人告诉你 //---- http:// //
想象中的新生宝宝▲
圆圆的脑袋、光滑细腻的皮肤、惹人怜爱的睡颜
可是娃刚一生出来 , 很多宝爸宝妈的第一反应往往却是这样的
怎么这么丑?这肯定不是我生的......
皮肤脏兮兮又皱巴巴、眼睛肿胀、鼻子塌陷、脑袋好像还有点尖(活像个锥子) , 只知道闭着眼睛哇哇大哭 , 这怕不是个外星人吧?!
---- 育儿坑太多...宝宝的这12件事 , 生孩子前没人告诉你 //---- http:// //
实际上的新生宝宝▲
要知道 , 你的宝宝可是在羊水里泡了40周啊 , 而且羊水里还有胎粪和胎便 , 皮肤怎么可能干净又细腻 。
再加上宝宝为了被顺利分娩出来 , 他们的颅骨会在进入妈妈的骨盆时 , 被“塑造”成最合适的形状 , 因此刚出生的小婴儿的脑袋和五官会看起来有点“畸形”的 。
有些妈妈想要用手或者辅助工具帮助宝宝“塑型” 。
千万不要这样做 。
只要医生没有说宝宝的情况异常 , 那么以上那些问题都会在之后的几周逐渐消失 , 过不了多久你就会发现 , 宝宝已经变成了你想象中那个超级可爱的样子了(或者说终于接受了现实)~
一定要有耐心哦~
02
喂了那么多奶 , 怎么体重还下降了?
正常足月儿出生时的身长约50cm , 体重一般在2500g以上 , 平均在3200g左右 。
宝宝出生后的一周内会出现生理性的体重下降 , 一般在7%~10% , 然后体重再逐渐增加 , 最晚在出生后2周恢复到出生时的体重 。
宝宝体重下降的多少主要取决于宝宝的个头以及喂养的频次 。
大个头的宝宝出生时体液和脂肪更多 , 相对失去的体重也更多 。
如果妈妈和宝宝在一起 , 每2小时左右就喂一次奶 , 高能量的泌乳循环很快就会建立起来 , 宝宝减轻的体重也就越少 。 反之 , 如果妈妈和宝宝在出生后一周不能亲密接触 , 宝宝的体重就会减轻的更多 。
注意:如果宝宝的体重减轻超过10%或超过2周体重依旧未恢复至出生时的体重 , 就要及时咨询医生了 。
另外 , 新生宝宝的胃很小 , 妈妈的分泌的乳汁真的足够宝宝喝 , 不建议额外补充奶粉 。
03
马牙
宝宝出生数天后牙龈边缘及口腔内的上颚或下颚中间会有黄白色的小珠 , 俗称“马牙” , 数周内即可自行消退 。
千万不要挑破 , 以免感染 。
---- 育儿坑太多...宝宝的这12件事 , 生孩子前没人告诉你 //---- http:// //
婴儿牙龈附近的白色上皮珠▲
04
肿胀的生殖器&假月经
有时候家长们会发现宝宝的生殖器显得有点“大” , 一方面是因为分娩时的压力给生殖器带来的肿胀 , 或者存有一些积液;另一方面则因为宝宝体内仍有来自妈妈的激素 , 一段时间(2-6个月)以后就会逐渐恢复正常了 。
医生也会在给宝宝检查时进行评估 , 不用担心 , 生理原因导致的肿胀是不会影响将来的生长发育的 。
还有些新生女宝宝在产后5~7天出现少量的阴道出血或血性分泌物 , 这也是正常的 。 这是因为宝宝出生后来自妈妈的雌激素突然中断 , 一般持续1周左右即可自行恢复 。
05
溢奶、吐奶
新生宝宝的胃呈水平位 , 下食管括约肌压力比较低 , 幽门括约肌发育比较好 , 因此更容易出现奶液返流、溢奶的现象 。
当宝宝一口气吞下奶水和空气 , 空气在胃里落到了奶水下面 , 胃一收缩 , 空气就像气枪一样把部分奶水射到了食道 , 溢出了口腔 。
---- 育儿坑太多...宝宝的这12件事 , 生孩子前没人告诉你 //---- http:// //
有时宝宝狼吞虎咽 , 吃了太多奶 , 如果胃里装不下 , 也会送还回来哦 。
这时 , 妈妈只用慢点喂 , 喂奶中和喂奶后轻拍宝宝的背就会好些了 。
可以放心的是 , 大多数宝宝到6、7个月 , 会坐以后 , 就不再吐奶了 。
06
一抽一抽的
新生儿的脑发育领先于许多其他器官 , 新生宝宝的大脑重量占总体重的10%~20%(成人大脑在体重的占比仅为2%) , 但大脑内的神经元间通路联系尚少 , 兴奋活动的抑制能力还尚不完善 , 因此常常会看到一些正常的不随意运动 。
比如颤抖的下巴、手臂、双腿或似笑非笑的嘴唇等 。
这些正常的动作在宝宝入睡时会更明显 , 一般会持续1-5秒 , 多的时候一天能有十几次 。
所以宝爸妈不必太担心 , 这既不是“缺钙”也不是“缺氧” , 宝宝3个月后 , 这种情况就会消失 。
07
哭闹时全身紧绷、颤抖
新生宝宝的神经系统发育还不成熟 , 他们会有一些独特的原始反射 , 也容易在哭闹时出现身体的紧绷和颤抖 。 在1-2月龄时这种情况多数就会消失 。
抖动时 , 可以试着让宝宝吃奶 , 正常的抖动在宝宝吸吮时会消失 。
注意:如果宝宝抖动的持续时间超过10秒 , 就要及时咨询医生了 。
08
睡眠时忽然惊动或抖动
有时候 , 孩子在入睡后不久会突然出现胳膊或腿的抽动 , 持续几秒钟 。 这种抽动可能会重复几次 。
其实这样的表现 , 不止新生儿 , 各年龄段的孩子 , 甚至成人都可能会出现 。
---- 育儿坑太多...宝宝的这12件事 , 生孩子前没人告诉你 //---- http:// //
09
呼吸忽快忽慢 , 甚至呼吸暂停
你可能会发现宝宝的呼吸不规律 , 有时长短不一 , 有时伴有深深的叹息 , 有时甚至会有5~10秒的呼吸暂停 , 让家长们担心不已 。
实际上 , 如果宝宝短暂的呼吸暂停后出现追赶式的快速呼吸或深度呼吸 , 就无需太担心 , 这是新生宝宝的“间歇式呼吸模式” 。 这种不规律的呼吸模式在出生后头几周内很正常 。
而且 , 宝宝越小 , 越不足月 , 呼吸不规律的现象就越常见 。 不过放心 , 等宝宝满月时 , 呼吸就会规律多啦!
10
不停打喷嚏&呼吸时有呼哧声
有的小婴儿会不停地打喷嚏、呼吸时还呼哧呼哧的 。
新生宝宝的鼻腔很狭窄 , 哪怕很微小的堵塞都会导致呼吸不畅 , 比如衣服、毯子上的绒毛 , 空气中的灰尘或二手烟等等 , 因此
会引发打喷嚏这一防御反射 。
同时 , 宝宝的呼吸系统内还会有残余的羊水和黏液 , 也会通过打喷嚏来排出 。
---- 育儿坑太多...宝宝的这12件事 , 生孩子前没人告诉你 //---- http:// //
图片来源|
https://www.flickr.com/photos/thetejon/3157060763
如果鼻子分泌物干燥后留在鼻腔里 , 宝宝就会有鼻塞样的鼻音 。
这时可以用专门的滴鼻或喷鼻盐水清理鼻腔 , 每次1滴 , 重复几次后 , 干燥分泌物就会变软 , 可以通过宝宝打喷嚏排出 。
注意:不要使用棉签或指甲清理分泌物 , 可能损伤宝宝娇嫩的鼻粘膜 。
不过 , 如果你发现宝宝打喷嚏还伴随流鼻涕、或者呼吸困难、肋间肌肉凹陷、脸色发青等现象 , 就要及时就医了 。
11
宝宝总是手脚冰凉
在我国的传统医学中 , 会将手脚冰凉归因于“受寒” , 不仅要给宝宝穿得严严实实 , 甚至还要让宝宝吃一些“补阳”的药物 。
这其实是一种错误的观念 。
我们的手脚本来就处于血液循环的末梢区域 , 再加上宝宝的血液循环系统正在发育中 , 血液会优先供应更重要的器官 , 这样一来就更会显得手脚冰凉 。
随着宝宝逐渐长大 , 以及活动增加 , 这种现象就会逐渐消失了 。
答应我 , 一定不要给宝宝吃乱七八糟的补药好吗!
至于宝宝能不能光脚 , 请看下面这篇文章▼
12
经常腹泻
很多妈妈在看到宝宝的尿布上金黄色、糊状的便便 , 就会认为自己的宝宝腹泻了 。
其实这种情况是母乳宝宝正常的生理现象 , 同样跟“受寒”没有关系!
至于什么样的便便是异常的 , 可以看下这篇文章▼
友情提醒:这是一篇有味道的文章 , 吃饭时可别点
因为新手爸妈经验不足 , 所以会经常出现自己吓自己的情况 , 甚至还会被一些“坏人”趁虚而入 , 忽悠你高价购买原本不需要的药物或者补充剂 。
这些东西不仅会占据宝宝本来就不大的胃 , 还会损伤正在发育中的器官 , 百害而无一利 。
如果有疑问 , 可以多来看看嘟嘟医生的文章 , 帮你科学破解育儿问题~
1.吴瑞萍. 诸福棠实用儿科学[J]. 1997.
2.育儿宝典. 西尔斯亲密育儿百科[M]. 南海出版公司, 2015.
3.Denise Porretto.12 Things No One Ever Tells You About Babies
.https://www.parents.com/baby/care/newborn/12-things-no-one-ever-tells-you-about-babies/,2018
分享本文
这些情况都正常 , 不要自己吓自己
- 「靠谱育儿说」孩子睡觉不老实别以为是热的!3种表现说明是脾虚,家长别搞错了
- #靠谱育儿说#告诫:别再给孩子吃豆浆油条了!3类早餐易伤脾胃,家长别不在意
- 「母婴和育儿」原创宝宝鼻腔深处有鼻屎,尝试各种方法后,最后这样做成功了
- 「母婴和育儿」原创宝宝和大人睡?给宝宝睡婴儿床?到底哪个选择才是对的?
- [樱桃育儿经]雨水过后,这3样东西要“扔掉”,很容易让孩子积食不长个!
- 『育儿趣乐园』“黑名单”饮料成娃的最爱,3种饮料孩子经常喝,伤脾胃还不长个
- 每日说育儿知识■孩子免疫差,家长记好“不睡2觉,不吃2物”,强娃脾胃不生病
- 【育儿之百科全书】立春过后,又是“猛长期”,家长做好3件事,孩子蹿高一大截
- #育儿房间#原创儿童已成白血病高发群体:这些水果“隐患”,最好少给孩子吃
- [育儿房间]原创“妈妈,我蛋蛋疼”,本以为孩子只是磕到了,谁知差点出了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