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育儿的道路上,为何焦虑的永远是妈妈?爸爸们却显得平和很多?

最近看了一篇文章 , 文章讲的是爸爸妈妈们 , 当然特别是妈妈们在育儿的道路上一路拼 , 甚至到了拼子宫的状态 , 也就是说 , 为了让孩子进入好的学校 , 要算好受孕时间 , 才能怀孕 。 这种育儿焦虑 , 不是只有普通妈妈们 , 高知妈妈们也同样焦虑 , 美国的精英妈妈马丁 , 写了一本《我是个妈妈 , 我需要铂金包》 , 详细地阐释了这种教育焦虑 。 但是 , 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 , 在这条充满焦虑的道路上 , 妈妈们似乎更加焦虑 , 而更妈妈们比起来 , 爸爸们就显得佛系了很多 。 正是这种佛系 , 让爸爸们在家中更受孩子的欢迎 。

我记得 , 第五季的《奇葩说》 , 有一期的辩题是“爸爸每周陪伴孩子低于12小时 , 就被取消爸爸称号 , 你支持吗?”傅首尔有一段非常精彩的论述:“我儿子写作文说 , 我妈妈很烦 , 戴个眼镜整天忙不知道忙啥 , 还喜欢逼我学习 , 而我的爸爸就很好 , 工作努力不回家 , 从来都不骂我” 。 当然 , 这其中也许有段子的成分 , 但不可否认的是 , 这段话道出了很多家庭的现状 。 即使 , 在育儿 , 或者说教育的道路上 , 父母们都很焦虑 , 但妈妈总是更突出的那一个 , 似乎爸爸们只是在被逼着走而已 。


在育儿的道路上,为何焦虑的永远是妈妈?爸爸们却显得平和很多?

----在育儿的道路上 , 为何焦虑的永远是妈妈?爸爸们却显得平和很多?//---- htt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