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哭”的权利还给孩子 !

绝大多数家长 , 都见不得孩子哭 。 其实哭与笑一样 , 是人的情绪 , 为什么一定要去制止孩子呢?

一、当孩子哭时 , 家长会怎么做?

绝大多数家长 , 都见不得孩子哭 。 孩子一哭 , 自己就被搅和得七上八下、翻江倒海 , 甚至被挑起怒火 。 为了尽快制止孩子的哭 , 大人要么采用“硬”的方法:呵斥、恐吓、威胁 , 或者粗暴的打骂;要么采用“软”的方法:安慰 , 鼓励 , 哄劝 , 或者妥协 , 满足孩子的无理要求 , 纵容孩子的不良行为 。

当孩子哭时 , 大人通常会有如下这样一些反应:

1、不许哭!不要哭!别哭了!(制止)

2、哭什么哭?哎呦 , 哭得烦死了!(厌恶、反感)

3、这么点小事有什么大不了的?有什么好哭的?(否定)

4、就知道哭 , 哭有什么用?(埋怨)

5、你看看你怎么搞的?还好意思哭?(斥责)

6、你再哭 , 妈妈就不喜欢你了!(威胁)

7、你再哭?再哭妈妈就把你丢在商场不管了!(恐吓)

8、叫你别哭你还哭?这么娇气 , 一点出息都没有!(打击自尊)

9、男子汉怎么能随便哭鼻子呢?记住你是一个坚强的孩子!(鼓励)

10、别哭了 , 哭是没有用的 , 有什么想法你说出来!(引导)

11、不要哭了 , 妈妈带你去玩一个有意思的东西 。 (转移)

12、好吧好吧 , 别哭了 , 你想买什么就买 , 你想做什么就做 。 (妥协)

13、要哭你回房间一个人哭去 , 哭完了再出来 。 (冷漠)

14、别哭了 , 妈妈告诉你啊 , 你这样做是不对的 , 因为……(讲道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