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亲联教育研究院院长:婚姻失败后,伤害孩子的是父母的文化基因编码,而非离婚本身

改变家庭编码 化解父母伤害

王占郡

儿子从父亲几百双袜子里挑了一双 , 却被父亲发疯似的骂了两三个小时 , 这是为什么?三代母亲都在女儿三四岁时离婚 , 第四代又走到了离婚的边缘 , 是因为祖坟没有埋好吗?孩子无法选择父母 , 他的人生会重蹈覆辙吗?如何走出不幸、完成自我救赎?

关于原生家庭的影响和伤害 , 人们表达出越来越深的忧虑 , 仿佛父母的不良养育方式就是造成孩子成长阻碍的直接原因 。 实际上 , 父母的不良养育方式是形式而不是本质 , 是结果而不是原因 , 孩子与其抱怨父母 , 不如努力改变家庭文化编码 , 完成自我救赎 。

过去的经历和环境塑造了个体的选择机制 。 在某种程度上 , 任何人都是生物基因和文化基因共同驱动下的个体 。 生物基因来源于父母 , 而文化基因则来自父母双方家族祖先的文化传承和周围社会环境的总和 。

伴随着成长过程中的习惯培养和理念形成 , 每个人都在逐渐塑造各自的文化基因编码 , 这些编码(也称模式)会长期自动控制着个体的行为和选择 , 成为外在选择的内驱力 , 让人在择业、择友、择偶等方面的选择似乎无章可循又处处机缘巧合——貌似主动实则被动 , 貌似偶然实则必然 。

比如说 , 造成婚姻关系破裂的原因 , 是父母一方或双方成长过程或环境塑造的文化基因编码出了问题 , 离异和创伤几乎是父母双方“编码”驱动的必然表现形式和发展结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