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儿科门诊,妈妈常见10问:宝宝皮肤篇

提示您本文原始标题是:儿科门诊 , 妈妈常见10问:宝宝皮肤篇

工作的原因 , 最常遇到新手爸妈询问宝宝的皮肤、黄疸、脐带、喂奶等问题 , 针对常见的皮肤问题做以下的说明:


                    原创            儿科门诊,妈妈常见10问:宝宝皮肤篇

---- 原创 儿科门诊 , 妈妈常见10问:宝宝皮肤篇 //---- http:// //

属于无害会自己消失的

新生儿毒性红斑:原因不明 , 新生儿在出生后二至三天到两三周 , 在躯干脸上或四肢出现大小不一定的红斑点 , 斑点中心可能有1-2mm的黄白丘疹点 , 偶尔中间会有脓疱 , 宝宝并不会有不良反应 , 病灶可在一周后消失但也可能持续到三周之久 。 名字虽然有‘毒’这个字 , 实际上不需治疗会自行消失 。

粟粒疹:约有一半以上的新生儿会看到 , 在前额鼻头外耳廓有针头大小、白点状的小丘疹 , 是因为未发育完全的皮脂腺所形成 , 多在一星期左右消失 , 不须治疗 。

结晶性汗疹及痱子:这两者都是由于排汗不良所造成 。 结晶性汗疹是汗水堆积在角质层下方造成身上出现易破小水疱 。 痱子则是汗水堆积在汗腺管中形成具有瘙痒感的红色丘疹 。 要除去过多的衣物 , 避免闷热就会自行改善 。 但是初为人父母者及爷爷奶奶深怕宝宝穿少了让他着凉 , 所以就把宝宝包得紧紧的 , 而婴幼儿本身的排汗及热调节能力都未能完全作用 , 再加上旺盛的新陈代谢作用产生大量的热与汗 , 因此造成了小婴儿身上长满痱子 。 我个人的经验是我穿几件衣服 , 宝宝就穿几件 , 甚至要比我少一件 , 就比较不会太闷热 。

新生儿痤疮:此类疾病就是俗称的胎火 , 其实与成人的普通粉刺相同 , 其原因是由于妈妈的荷尔蒙残存在新生儿体内 , 无法完全代谢所致 。 通常在宝宝出生两周到三个之间反复出现 。 只要做好每日一般清洁 , 在三个月后即可自行痊愈 。


                    原创            儿科门诊,妈妈常见10问:宝宝皮肤篇

---- 原创 儿科门诊 , 妈妈常见10问:宝宝皮肤篇 //---- http:// //

常见皮肤的感染

白色念珠菌感染:常在包尿布的区域;或是长期浸润、磨擦的部位受到念珠菌感染 , 所以对磨部位最常看到 , 如股沟 , 腹股沟 , 男婴的阴囊下方 , 女婴的会阴部分 , 常看到潮红性的皮肤炎 , 在其边缘常会出现卫星状分佈的突起小红疹伴随轻微的脱皮 , 通常是会痒的 , 除了常换尿布保持干燥外 , 需要擦含有制霉菌素成份的药膏才会改善 。

其他皮肤疾患

尿布疹:这是婴幼儿常见的皮肤病 , 因尿布覆盖而引起的局部皮肤反应 , 主要是由于尿液或粪便长期接触所造成的刺激性皮肤炎 , 如屁股;局部皮肤反应为广泛性红斑、甚至破皮 。 或是出现在腰围腿围处 , 因为被尿布的松紧带束太紧太久而产生 。 预防之道在于父母要适时地更换并使用吸水力佳、透气性良好的尿片 , 大小便后必洗净局部皮肤 , 经常保持患部干爽 。 此外使用含有氧化锌的护肤膏 , 有隔离粪便尿液接触皮肤的效果 。

脂溢性皮肤炎:在出生后二至十周时在头皮、面部 、脖子、腋下出现潮红且上面盖有黄色鳞屑的病灶 , 最容易出现皮屑的地方为头面部 。 此病并不太会使宝宝有瘙痒感 。 形成原因可能与宝宝皮脂腺分泌旺盛 , 且母亲贺尔蒙的影响和皮肤上的皮屑芽孢菌相互作用有关 。 如果患部面积不大 , 通常在六个月大后会自行痊愈;如果患部面积越来越大 , 或是产生的痂皮或皮屑很多 , 就建议到皮肤科就诊治疗 。

异位性皮肤炎:异位性皮肤炎通常在宝宝出生后两个月才慢慢出现 , 通常父母会把脂溢性皮肤炎误以为是异位性皮肤炎 , 但是两者间有不小的差异 。 此病常以慢性及强烈的瘙痒、皮肤干燥、炎性病变、苔藓化及易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等表现 , 一开始可能出现在脸和四肢关节外侧 , 严重时连躯干部位都有 , 通常有家族史 , 长大后测量血中IgE浓度上升且常合并其他过敏症状如过敏性鼻炎、气喘等 。 若有好好治疗其症状有四成的孩子到五六岁会比较缓解 , 但有三到五成的病人会持续下去甚至到成年 。

做记号

血管瘤:最常见的是鲑鱼斑 , 多位于前额眼睑颈背部 , 是平坦的 , 因微血管扩张造造成 , 通常一出生就有 , 多数会随时间自行消失 。 其次为草莓血管瘤 , 为血管内皮细胞不正常增生而形成 , 一出生不一定看得到 , 前六个月为增生期 , 通常从小红点变成突起状的草莓样的过程中才被家长注意到 , 之后才会慢慢自己萎缩变小直到六七岁 , 不是只有皮肤会长草莓血管瘤 , 内脏也会 , 把如果皮肤上长太多草莓血管瘤 , 就要留意脏器是否也有长 , 做个超音波是最简单的检查方法 。


                    原创            儿科门诊,妈妈常见10问:宝宝皮肤篇

---- 原创 儿科门诊 , 妈妈常见10问:宝宝皮肤篇 //---- http:// //

蒙古班:皮肤深层的黑色素细胞聚在一起形成蓝灰色的班块所致 , 常出现在背部四肢臀部 , 会随时间慢慢变淡 , 是最常见的色素性胎记之一 。

咖啡牛奶斑:浅棕色不会突起的斑块 , 在躯干四肢都可能会出现 , 大部分是良性变化 。 我儿子的大腿上就有一个;但是只要斑块的数量大于等于6个 , 且青春期前斑块的大小全都大于0.5公分 , 青春期后斑块的大小都超过1.5公分 , 就怀疑跟神经纤维瘤有关 , 要进一步到儿童神经科就诊做相关的检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