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你的好心,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绊脚石

最近听刘墉老师的课 , 有一段话引起了我的思考 。

刘墉老师说 , 他在办签售会的时候 , 如果读者带着孩子一起过来 , 他都会和小朋友打个招呼 , 问一句“你几岁啦?”

大部分孩子会立刻回答 , “我5岁了!”

可有些孩子却会愣一下 , 回头看看大人 , 而大人多半会催促道:“说啊 , 你今年5岁 。 ”


别让你的好心,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绊脚石

----别让你的好心 , 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绊脚石//---- http:// //

这样的场景是不是很熟悉呢?在孩子小的时候 , 我们常常会好心 , 帮孩子很多忙 。

别人问孩子问题 , 孩子沉默不语的时候 , 我们会马上替他回答 。 孩子穿鞋穿不好 , 我们会马上替他穿 。

带孩子外出 , 他说想要吃冰淇淋 , 我们会为了他好 , 替他做决定 , “吃冰淇淋会拉肚子的 , 妈妈给你买牛奶吧 , 牛奶营养好 。 ”

然而这样的好心 , 真的对孩子好吗?

《少年说》里 , 高一男孩鼓起勇气对妈妈说 , “如果学期结束 , 我的文科成绩还是比理科成绩好 , 可不可以让我学文科?”

男孩满怀期待 , 换来的却是妈妈的坚持反对 。 节目录制过程中 , 妈妈总共说了4次“我坚持反对” , 让男孩陷入了长久的沉默中 。


别让你的好心,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绊脚石

----别让你的好心 , 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绊脚石//---- htt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