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奶、不抱、不摇如何哄宝宝入睡?睡眠专家:循序矫正法

提示您本文原始标题是:不奶、不抱、不摇如何哄宝宝入睡?睡眠专家:循序矫正法

很多宝宝都有睡前大哭的情况 , 有的宝宝特别依赖奶睡、抱睡、摇睡 , 甚至有的宝宝还对特定环境特别迷恋:比如一定要坐在汽车上睡觉、比如喜欢在电梯里睡觉……让妈妈们苦不堪言 。

我今天在关于婴幼儿入睡原因大盘点中提到了这种因为依赖睡眠环境所产生的睡眠问题 , 以及可以运用婴幼儿睡眠专家法伯提出的“循序渐进法”来进行矫正 。 (前文戳:婴儿入睡前总是大哭?原因大盘点 , 第4个原因很容易忽略)

很多妈妈私信问我具体的执行细节和注意事项 , 于是干脆详细来讲讲 。


                    不奶、不抱、不摇如何哄宝宝入睡?睡眠专家:循序矫正法

---- 不奶、不抱、不摇如何哄宝宝入睡?睡眠专家:循序矫正法 //---- http:// //

依赖睡眠环境为什么会引发睡眠问题

当然会有一些天使宝宝 , 抱着睡自己也能睡、车上睡摇篮也能睡、大人看电视他能睡大人吃火锅他更能睡……简直就是洋娃娃一样的存在——躺下就能闭上眼睛 。

但不要着急 , 你怀里那个抱着哭摇着也要哭 , 走着要哭颠儿着还要哭 , 一旦放床更是哭炸裂的宝宝不是个案 , 反而才是大多数 , 并且一点也不奇怪 , 是非常非常的正常 。

想想看 , 你出差时候睡得好吗?和伴侣互换一下睡觉的位置睡得好吗?从硬床换成了软床睡得好吗?枕头不高不低就差那么一寸 , 睡得好吗?

我相信绝大部分的人都或多或少会有“认床”的习惯 , 只有自己最喜欢的那一张床、那个枕头、甚至那床被子和那身睡衣 , 才能带给我们最舒服的睡眠 。

婴儿也一样 , 他们习惯了被抱着、摇着、吃着奶、甚至趴在妈妈的肚皮上睡觉 , 这些因素对于他来说 , 就像我们的床、枕头、睡衣一样密不可分、独一无二 。 但当他们在夜间的睡眠周期转换中醒来 , 迷迷糊糊中发现自己竟然一个人孤零零地躺在黑漆漆房间的小床上 , 立马就充满了不安和对外界的不可控感 , 于是大哭起来 , 直到父母把他带回到入睡时那个有抱有摇的睡眠环境里 , 才能继续入睡 。

其实我们也一样 , 我们在夜间也会多次地在半梦半醒间睁开眼睛 , 看看周遭的环境、翻个身继续睡觉 , 只不过因为环境没有变化 , 所以我们醒来后不记得罢了 。 倘若夜里我们迷迷糊糊中发现厕所的灯莫名亮了、或者窗前椅子挪了位置 , 一定会立马惊醒 , 并感到警惕 。


                    不奶、不抱、不摇如何哄宝宝入睡?睡眠专家:循序矫正法

---- 不奶、不抱、不摇如何哄宝宝入睡?睡眠专家:循序矫正法 //---- http:// //

依赖睡眠环境会造成的后果

那么 , 婴儿对睡眠环境的依赖会造成什么后果呢?

最直接的后果就是:无法自主入睡、入睡后放床易清醒、睡着后夜醒频繁 , 并且这些问题可能会有越演越烈的趋势 。

  • 刚开始 , 宝宝很警惕 , 害怕睡着后被一个人放下 , 于是总是睁开眼睛来观察 , 于是我们会觉得 , 哄着哄着明明都要睡着了 , 怎么又突然醒了过来
  • 接下来 , 宝宝觉得需要随时检查 , 于是他在每次的睡眠周期交替之时 , 都会要求自己认真看看外界是否改变(而婴儿的睡眠周期才45分钟左右!) ,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总觉得宝宝睡得很浅 。
  • 最后 , 宝宝变成了“强迫症” , 频繁检查 , 频繁醒来 , 一旦发现改变就哭闹 。 这也是为什么好多父母觉得 , 宝宝抱在怀里就能睡好几个小时 , 放床只能睡十分钟的原因 。


                    不奶、不抱、不摇如何哄宝宝入睡?睡眠专家:循序矫正法

---- 不奶、不抱、不摇如何哄宝宝入睡?睡眠专家:循序矫正法 //---- http:// //

什么是循序渐进法

理查德·法伯 , 哈佛大学医学院神经学教授 , 美国波士顿儿童医院儿童睡眠障碍中心主任 , 创立了“法伯睡眠法” , 帮助很多父母解决了孩子的睡眠问题 。

针对这种因为睡眠环境造成的睡眠问题 , 法伯教授提出了一种整体上进行调整的方法“循序渐进法” , 旨在通过矫正 , 让孩子学会自主入睡 , 无论是入睡还是半夜醒来时 , 都无需依赖父母的奶、抱、摇 。


                    不奶、不抱、不摇如何哄宝宝入睡?睡眠专家:循序矫正法

---- 不奶、不抱、不摇如何哄宝宝入睡?睡眠专家:循序矫正法 //---- http:// //

上图是法伯教授提出的参考时间 , 根据这个表 , 矫正的方法为:

1、就寝时将孩子安顿在他自己床上 , 不抱不摇 , 确保他入睡时的睡眠环境与半夜醒来时一直 。 然后家长离开房间 2、如果此时孩子开始哭闹或半夜醒来后哭闹 , 家长根据表格中的等待时间 , 有意识地逐渐延长 。 3、如果孩子哭闹的次数超过了表中的次数 , 就按照最后一行的时间执行 , 直到孩子在家长不在的情况下入睡 。 4、每次等待之后 , 家长都要去安抚一下孩子 , 但 停留时间不超过2分钟 。 5、一般到了第3天或第4天 , 孩子的睡眠情况就会有比较大的改善 , 如果到了第7天还有问题没有根除 , 就可以继续 。 但如果到了第7天 , 情况完全没有改善甚至反而更糟 , 则 需要停止 , 并寻找原因 。

对于这个办法 , 可能有的父母会觉得过于严格 , 其实法伯教授也提到 , 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包括父母的接受度)来进行调整 , 但他核心的理念在于 , 给孩子传达出“我会陪着你、但我不会抱着你睡、你需要自己睡觉”的思想 。

在实际操作中 , 我觉得可以灵活处理以下几个地方:

1、刚开始时候可以抱哄 , 待孩子半梦半醒、情绪平静时放床 , 这样更有助于入睡 。 如果哭闹 , 先试着拍睡 , 如果还不行 , 再离开开始计时 。 2、每次回到房间时 , 可以抱起孩子 , 帮他 恢复平静后再放下 3、如果觉得10分钟太长 , 可以缩短 , 但不可以太短 , 并且要有逐渐延长的递增感 。


                    不奶、不抱、不摇如何哄宝宝入睡?睡眠专家:循序矫正法

---- 不奶、不抱、不摇如何哄宝宝入睡?睡眠专家:循序矫正法 //---- http:// //

循序渐进法注意事项

法伯教授也给出了一些注意事项 , 主要包括:

1、矫正期间可以适当推迟30-60分钟孩子的入睡时间 , 更困就有利于自主入睡 。

2、孩子在清晨醒来时 , 如果比平时提前了1个小时以内 , 就不需要继续哄睡 , 而是让他直接起床 , 反之 , 如果孩子到点了还没起床 , 不管是否睡够 , 都要唤醒 。

3、整个夜晚都应在同一个房间同一张床完成 , 不能这个房间睡一会儿 , 那张床睡一会儿 。

4、矫正不宜过早 , 至少要等婴儿有3个月大以后才开始 。

5、离开房间时 , 要注意暗中聆听和观察 , 避免婴儿发生意外 。

6、法伯教授认为该方法也适用于白天小睡 , 如果哭闹总时长超过半小时 , 则直接取消该次小睡 。 我个人建议不在白天使用 , 容易造成婴儿作息的混乱和情绪崩溃 。

7、如果矫正不起效果 , 需要排查:

  • 哭闹的原因是否有疾病等因素
  • 入睡时采用“循序渐进法” , 夜间醒来时却用老方法哄睡
  • 半夜将孩子挪到自己床上
  • 今天决定要实施 , 第二天又不忍心 , 反反复复 , 方法杂乱无章法
  • 老母亲累得半死 , 老父亲却毫不过问

以上这些都有可能衰减矫正的效果


                    不奶、不抱、不摇如何哄宝宝入睡?睡眠专家:循序矫正法

---- 不奶、不抱、不摇如何哄宝宝入睡?睡眠专家:循序矫正法 //---- http:// //

睡眠习惯矫正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 , 妈妈们不要着急 , 刚开始矫正时 , 婴儿肯定会有抵触情绪 , 过程中也会有反复 , 家长们千万不要放弃 , 因为我们都知道 , 我们不是怕自己辛苦 , 而是更害怕宝宝睡得不够好 。

拥有一个睡渣宝宝 , 确实让人沮丧 , 但相信这样一个敏感、固执的宝宝 , 同时也是个机灵的孩子 , 成长的路上 , 一定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惊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