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情形的孩子陪伴,你属于哪一种?

今天好爸爸的标准的确比之前复杂了很多 。 在《奇葩说》的这期节目中 , 我认为薛兆丰教授提出的一个观点 , 可以在稍稍修改之后 , 来拿作为好爸爸的标准用 。

薛兆丰教授是这样说的:“我陪他讲童话 , 这是一种(陪伴);我带他去丹麦看一看 , 那是另外一种(陪伴) 。 ”他的本意是为了说明爸爸的陪伴会有很多种 , 但通过赚更多钱 , 就可以利用分工与合作来促进孩子的成长 。 比如 , 有了足够的钱 , 孩子可以学钢琴 , 可以去游学等等 , 第二种陪伴更利用了分工合作 , 可以更加丰富 。

薛兆丰教授的观点很好 , 而他说的陪孩子讲童话和陪孩子去丹麦体验童话王国 , 这实际上构成了今天好爸爸的两个条件 。

第一 , 爸爸应该尽可能多地给孩子读绘本、讲故事、参加户外运动 , 享受与孩子相处的时光 , 做孩子成长中最重要的“观众”;

第二 , 爸爸需要赚足够的钱 , 这可以提升陪伴的质量 。 当然 , 赚钱的目的还是为了陪伴 , 是为了给孩子更好的陪伴 。


两种情形的孩子陪伴,你属于哪一种?

----两种情形的孩子陪伴 , 你属于哪一种?//---- http:// //

需要指出的是 , 这两个构成好爸爸的条件之间是存在张力的 。 如果一个爸爸花了很多时间来陪伴孩子 , 那么爸爸就失去了赚钱的时间和机遇 , 陪伴的丰富性就达不到;反过来 , 如果一个爸爸赚了很多钱却没能抽出时间陪伴孩子 , 那么他就陷入了“购买陪伴服务上瘾”的陷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