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婴儿一出生就动手术只因患了这种病,好在定期产检救了他的一命
提示您本文原始标题是:婴儿一出生就动手术只因患了这种病 , 好在定期产检救了他的一命
每条小生命都是妈妈辛辛苦苦怀胎10个月孕育出来 , 期盼能在分娩那一刻用温暖双手迎接健康的宝宝 。 但这位妈妈从产检开始就辛苦了点 , 宝宝12周时就已有腹裂情形 , 但她没有放弃 , 勇敢地生下了他…
---- 原创 婴儿一出生就动手术只因患了这种病 , 好在定期产检救了他的一命 //---- http:// //
胎儿腹裂“部分器官泡羊水” , 绝不放弃任何一条宝贵生命
我院为一名妊娠8周的妈妈进行例行产检 , 当时胎儿一切正常 , 但在第二次产检约妊娠12周时 , 通过超声发现胎儿有“腹裂”的情形 , 12周的胎儿仅有4~5公分身长 , 却患了罕见胎儿先天性腹裂器官外露 。
胎儿的腹壁有约0.5公分的缺陷 , 足以造成肠子从腹部洞口挤出体外浸泡在羊水腔内 。 为了确保胎儿的安全 , 须有一系列的产检 , 包括羊膜穿刺、高层次超声检查、严密监测胎儿发育和母胎健康等 , 避免肠子坏死及羊水感染引发母胎败血症 , 使新生命得以平安诞生 。
婴儿出生就动手术 , 紧急修补手术救回一命
面对怀胎如此艰辛的困境 , 妈妈并没有放弃宝宝的念头 , 过程中认真配合医生所有的产前规划 , 并信任医生的专业 。 该名妈妈于妊娠约35周进行剖腹产手术 , 宝宝出生时 , 腹部有约3公分的破洞 , 导致近1/2的器官外露 。
外露的器官对婴儿存在相当大的致命危险 , 可能会引发细菌感染而导致腹膜发炎、脱水或失温 。 因此宝宝出生后立即由儿外接手 , 以无菌棉覆盖婴儿外露的器官 , 避免婴儿失温及器官接触外界细菌受感染;由外科医生将内脏器官移回腹腔内 , 并把腹部的破洞做好一次性修补 。 住院20天后 , 婴儿便健健康康的出院了 。
---- 原创 婴儿一出生就动手术只因患了这种病 , 好在定期产检救了他的一命 //---- http:// //
胎儿腹裂原因不明 , 且难预防
根据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最新报告显示 , 2006~2010年全美国共有3489名腹裂新生儿;2011~2015年则有4166名腹裂新生儿 , 此区间患病率增加10% , 值得重视 。
此类情况相当罕见 , 造成胎儿腹裂的原因目前仍不明 , 且难以预防 。 根据国外文献统计 , 胎儿先天腹裂发生率约200分之1至10000分之一 , 过去研究显示 , 有吸烟或喝酒习惯的孕妇 , 生出腹裂儿的机率较高 。 不过只要排除染色体异常 , 这类的婴儿日后的生长发育与智力和一般人是一样的 , 不须过于担心 。
医生提醒:孕妇务必定期产检 , 以保胎儿健康
孕妇在怀孕期间务必定期到医院进行产检 , 产检能及时了解胎儿的发育情况 。 通过超声检查 , 可直接看到胎儿的脏器官、肢体发育 , 如果胎儿存在细微的发育异常 , 也能尽早发现 , 并及时采取对应的措施 。
---- 原创 婴儿一出生就动手术只因患了这种病 , 好在定期产检救了他的一命 //---- http:// //
该名婴儿出生后并无伴随其它先天性异常 , 且出院后恢复良好 。 在这个过程中 , 医护人员所扮演的角色除了有专业的知识 , 也陪伴着家属并给与最大的支持和鼓励 , 家属没有放弃的坚持与宝宝坚强的生命力 , 令人感动 , 希望借此个案分享 , 为所有正在为宝宝健康而担忧的父母亲们注入一剂强心针 , 提醒孕妈定期孕检 , 让孩子平平安安的出生 , 健健康康的成长 。
- 「母婴和育儿」原创宝宝鼻腔深处有鼻屎,尝试各种方法后,最后这样做成功了
- 「母婴和育儿」原创宝宝和大人睡?给宝宝睡婴儿床?到底哪个选择才是对的?
- 晓露爸爸@原创“红脸宝宝”火了,两个脸蛋红的像苹果,网友:不会是喝奶喝醉了吧
- #育儿房间#原创儿童已成白血病高发群体:这些水果“隐患”,最好少给孩子吃
- [育儿房间]原创“妈妈,我蛋蛋疼”,本以为孩子只是磕到了,谁知差点出了大事
- 宝妈育儿微课■原创4岁孩子贪玩吞水银,奶奶非拦着先“吃菜”才送医,医生:做得对
- 靓妈美娃■不管关系多好,这"3种人"不能抱刚出生的婴儿,并非迷信
- 趣儿养母:原创新手妈妈面对宝宝哭常常束手无措,首先如何分辨宝宝的哭声很重要
- 「jason妈咪有办法」原创孩子打喷嚏流鼻涕发烧时,不妨试试这些绿色疗法,管用
- #书里缘#原创父母的洁癖会破坏孩子的免疫力,你信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