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给孩子穿太多、盖太厚、发烧捂汗,小心“捂热综合症”找上门
提示您本文原始标题是:给孩子穿太多、盖太厚、发烧捂汗 , 小心“捂热综合症”找上门
文丨京妈说 , 原创内容 。
?前几天去朋友家看望她家刚出生的 , 她跟我讲了一个吓人的事儿:她们一个群里的孩子 , 三个月大了 , 因为家里有点阴冷 , 孩子有点感冒 , 流清鼻涕 , 家里人就给孩子穿了很多 , 正好孩子也睡着了 , 又盖了个厚被子 , 裹的很严实 , 因为奶奶说捂点汗就好了 , 妈妈也没啥经验 , 就听了奶奶的建议 , 结果 , 过了半个多小时 , 妈妈再看宝宝时 , 一脑门汗 , 脸特别红 , 嘴唇发青 , 就赶紧带孩子去医院了 , 医院医生诊断是“捂热” , 虽然经过抢救孩子没有生命危险了 , 但是大脑有损伤 。
群里的妈妈们 , 听到这件事儿后 , 都挺震惊的 , 后来有个学医的妈妈 , 还专门给科普了一下
“捂热” 。 她反复跟我强调说孩子发烧一定要注意 , 千万别捂着!
---- 原创 给孩子穿太多、盖太厚、发烧捂汗 , 小心“捂热综合症”找上门 //---- http:// //
?什么是“捂热”
出生后 , 很多家长怕宝宝冷 , 会给宝宝盖很厚的大被子 , 有的还把大被子盖过头部 , 这样就容易堵住宝宝的口鼻 , 发生窒息 。 此外 , 给宝宝盖大厚被子 , 除了可能因蒙被子造成宝宝呼吸道受阻 , 引起窒息外 , 还可能因为盖得过暖、出汗过多 , 引起高渗性脱水 , 导致宝宝发生呼吸衰竭、休克 , 甚至死亡等 。 这两种情况 , 在上 , 都称为“捂热” 。
捂热 , 在上又被称为“蒙被” , 顾名思义 , 就是因为蒙被子缺氧导致的病症 。 它是一种儿科最常见的危重急症 , 病死率高达18.33% 。 一旦发生 , 会出现呼吸困难、呼吸衰竭、惊厥、抽搐或昏迷等 , 甚至引发死亡 , 就算是救治的及时 , 侥幸存活下来的宝宝 , 大多也会遗留智力低下、癫痫、语言障碍、脑瘫等严重的后遗症 。
说到这里 , 很多家长可能有点吓人 , 但类似的事件真的常有发生 , 京妈也就是想给新手爸妈们再次提个醒 , 有这样的常识认知 , 科学的养育孩子 , 避免因无知造成这样的意外发生 。
---- 原创 给孩子穿太多、盖太厚、发烧捂汗 , 小心“捂热综合症”找上门 //---- http:// //
?如何预防发生“捂热”?
1、避免同床睡、同被睡
2019年1月份 , 微博上的一则“嘉兴一名出生仅104天婴儿发生捂热 , 虽然家人紧急送往医院进行抢救 , 但最终没能抢救过来”的新闻引发一片热议 。 孩子的妈妈 , 晚上给孩子喂奶后 , 怕她自己睡冷 , 就让孩子和他们一起睡 , 想着这样就不会冷了 , 结果谁也没想到竟会因此发生不可挽回的悲剧 。
很多新手妈妈 , 为了给喂奶方便 , 会让宝宝和自己睡在同一张床上 , 甚至盖同一张被子 , 搂着宝宝 , 让宝宝睡在妈妈的腋下 , 这样的做法是很危险的 。
让和妈妈同睡一张床 , 很容易发生妈妈睡熟后翻身或是无意间用胳膊压住宝宝口鼻 , 造成窒息 , 尤其是睡觉较沉的妈妈 。 另外 , 宝宝和妈妈同盖一张被子 , 搂着宝宝睡 , 很容易形成高热和的 , 让宝宝感觉不适;还有就是 , 晚上躺被子里给宝宝喂夜奶 , 妈妈因为犯困睡着 , 也容易用胸部堵住宝宝的口鼻 , 使宝宝不能呼吸而发生意外 。
?《》有研究表明:与父母同睡的婴儿 , 发生猝死的风险比那些独自睡觉婴儿高出4倍 。
?正确的应该是:
美国儿科学会指南建议:婴儿和大人同房不同床 , 应持续到出生后至少6个月 , 如果能到一年更好 , 只有在喂奶或安抚时才把孩子抱到大人床上 。
① 妈妈在给喂奶后 , 最好把宝宝放回他自己的婴儿床上 , 这样相对更安全些;
② 即使妈妈和睡同一张床 , 最好是给宝宝单独盖自己的小被子 , 并且不要挨宝宝过近;
② 盖的被子 , 避免太厚、捂的太紧 , 更不能蒙住了头 , 要把宝宝的脸露出来 , 也方便随时观察宝宝的情况 。
---- 原创 给孩子穿太多、盖太厚、发烧捂汗 , 小心“捂热综合症”找上门 //---- http:// //
2、避免过分保暖
2017年2月 , 湘西自治州3个月大男 , 跟爸妈回乡下老家过年 , 因老家较冷 , 妈妈怕孩子冻着 , 给孩子穿了很厚的保暖衣 , 又盖了两床被子 , 结果发生了捂热 , 后送往医院 , 虽然经过积极救治 , 虽然没有生命危险 , 但是宝宝的大脑严重受损 。
出生后 , 新手爸妈大多没有经验 , 就容易进入一些育儿误区 。 还有些老人帮忙一起带孩子的 , 往往都是听老人的育儿建议 , 但很多观点和做法却也是错的 。 就如“孩子冷不冷”这点事儿 , 大多数老人的判断经验是:摸宝宝的小手小脚 , 或是根据自己的体感来判断 , 其实这都是错误的!
首先 , 从婴幼儿生长发育的特点来看 , 由于小血液循环还未发育完全 , 小手小脚属于末梢循环 , 距离心脏远 , 因而手脚的体表温度大多偏低 。 所以并不能通过摸小宝宝的手脚 , 来判断他们冷不冷 。
其次 , 不同年龄的人新陈代谢的速度不同 , 相比年轻人 , 老人的新陈代谢要慢 , 所以老人总比年轻人怕冷;而小处于快速生长期 , 新陈代谢比年轻爸妈的要快 , 所以不能以老人对温度的体感作为标准来判断宝宝冷不冷 。
?正确的应该是:摸的后 。
若是摸上去温暖而干燥 , 那说明不冷也不热;
若是摸上去有潮潮的湿润感 , 那说明给穿的、盖得厚了;
若是摸上去感觉不温暖 , 甚至有点凉 , 那就说明有点冷 。
另外 , 给保暖 , 除了加衣、添被外 , 还可能借助一些其他的措施 , 如开空调(注意避免对着宝宝直吹 , 定期开窗通风 , 夏天天热开空调也是如此) , 使用暖气、电暖气取暖的 , 注意保湿 , 使用热水袋的 , 最好用一块干毛巾包好 , 放在宝宝的脚底部或身体的两侧 , 避免直接接触皮肤 , 以免烫伤宝宝 。
---- 原创 给孩子穿太多、盖太厚、发烧捂汗 , 小心“捂热综合症”找上门 //---- http:// //
?3、避免“捂汗”
2016年6月 , 福州一个6月大女婴 , 因感冒流鼻涕 , 手脚有点发凉 , 被家人盖了一床棉被“捂汗缓解” , 结果过了一会 , 大汗淋漓 , 嘴唇青紫 , 已经昏迷了 , 送去医院心跳和呼吸已经停了 , 医生进行心肺复苏也没能抢救过来 。
小的体温调节能力还没发育完全 , 当宝宝发烧时 , 家长进行捂汗 , 一来宝宝无力挣脱这种捂热的环境 , 二来调节能力又差 , 就容易发生“蒙被” 。 而宝宝发烧时 , “捂汗”更是不正确 , 会因为在捂汗过程中出汗过多 , 导致脱水 , 加重病情 。
正确应该是:
感冒发热 , 要勤测量体温 , 并做好记录;
如果体温不超过38.5℃ , 可以采取物理 , 如温水擦身、洗温水澡、多喝水、少穿衣服、使用退烧贴等;
如果体温超过38.5要及时服用退烧药 , 家长自己把握不好的 , 要带孩子及时去医院看医生 。
---- 原创 给孩子穿太多、盖太厚、发烧捂汗 , 小心“捂热综合症”找上门 //---- http:// //
?4、其他
除了前面几个重要的方面外 , 家长还要经常调整卧室的温度 , 经常开窗户通风;另外 , 就是带出门 , 要使用柔软、通气性好的包被或小毯子包裹宝宝 , 并且不能把宝宝的头部盖得太过严实等 。
?出现“捂热”如何?
如果家长发现穿过多、盖过厚的 , 脸色通红、大汗淋漓 , 就说明太热了 , 要及时脱去衣服、拿去被子 , 擦干汗水 , 尽快降温 , 警惕发生“蒙被” , 万一已经发生了蒙被综合征 , 要迅速送医院救治 , 不可掉以轻心 , 时间长 , 脑组织不可逆的损害也就越大 , 甚至有生命危险 。
?1、迅速离开
不管是给穿的多、盖的暖 , 还是发烧时有捂汗 , 当发现宝宝不对劲时 , 一定要尽快离开之前的高温环境 , 并尽快呼吸到新鲜的空气 , 及时把孩子送去医院救治 。
---- 原创 给孩子穿太多、盖太厚、发烧捂汗 , 小心“捂热综合症”找上门 //---- http:// //
?2、迅速
在去医院的路上 , 孩子体温还是很高的话 , 最好采用物理降温法给迅速降温 , 如使用冰袋、温水擦浴等 , 切忌不要用发汗药 , 以防因为出汗过多加重虚脱 。
?3、迅速
迅速供氧也是治疗的必须手段之一 , 通过迅速给氧可以提高身体里面血氧饱和度、血氧、血氧分压 , 改善呼吸状态及缺氧表现 。 不过 , 大多时候 , 给氧治疗也只能到了医院才有条件 。
4、迅速补水
发生捂热 , 会因为大量出汗后 , 体内水分丢失严重时会引起脱水和酸中毒 , 因而到了医院及时静脉补液(生理盐水、葡萄糖等)也是抢救的重要措施 , 通过补充水分 , 纠正酸中毒和脱水 。
---- 原创 给孩子穿太多、盖太厚、发烧捂汗 , 小心“捂热综合症”找上门 //---- http:// //
5、对症治疗
如有抽搐表现的 , 要用抗惊厥药物 , 具体的医生会根据实际病情进行安排抢救 。
?京妈说:捂热的死亡率很高 , 就算是抢救成功 , 出现后遗症的可能性也很大 , 对、对父母、对家庭来说 , 都会是很大的负担 。 因而 , 要再次提醒家长 , 平时多了解些科学育儿的知识 , 用正确的照顾宝宝 , 避免意外的发生 。
- 「靠谱育儿说」孩子睡觉不老实别以为是热的!3种表现说明是脾虚,家长别搞错了
- #靠谱育儿说#告诫:别再给孩子吃豆浆油条了!3类早餐易伤脾胃,家长别不在意
- 「母婴和育儿」原创宝宝鼻腔深处有鼻屎,尝试各种方法后,最后这样做成功了
- 「母婴和育儿」原创宝宝和大人睡?给宝宝睡婴儿床?到底哪个选择才是对的?
- [樱桃育儿经]雨水过后,这3样东西要“扔掉”,很容易让孩子积食不长个!
- 『燕赵晚报』“他们都是生病的孩子,我会像照顾孩子那样去呵护他们!”
- 今日余庆@曝光!余庆的家长们请长点心吧,叮嘱你的孩子戴好口罩!
- 晓露爸爸@原创“红脸宝宝”火了,两个脸蛋红的像苹果,网友:不会是喝奶喝醉了吧
- 『育儿趣乐园』“黑名单”饮料成娃的最爱,3种饮料孩子经常喝,伤脾胃还不长个
- 每日说育儿知识■孩子免疫差,家长记好“不睡2觉,不吃2物”,强娃脾胃不生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