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少年疯狂为什么总是手机


让少年疯狂为什么总是手机

----让少年疯狂为什么总是手机//---- http:// //

视觉中国供图

李菁莹

这两天 , 在家长课堂上 , 提及最近江苏建湖县少年弑母案 , 很多家长唏嘘!是怎样的经历和情绪 , 让一名13岁的少年举刀砍向自己的母亲?

据中国青年报成长版报道 , 就在上个月 , 以为男孩在家学习的母亲杨某发现孩子在玩手机 , 大发雷霆引发冲突 。 年仅13岁的男生对妈妈痛下杀手 。

又是一起因“手机”引发的惨案 。 在我居住的城市 , 大家至今都记得两年前发生的一起惨剧 , 孩子是当地最有名的一所重点中学的高二学生 , 在一次月考之后 , 玩手机被父亲发现 。 因为月考没考好 , 又看到儿子不反省还玩手机 , 父亲一怒之下 , 将手机摔了 。 孩子几天后跳楼 。 在孩子死后的“头七”祭日 , 父亲不堪痛苦的折磨 , 也从楼上一跃而下……

只要深究一下近年来亲子冲突引发的严重事件 , 几乎都有手机的影子 。 手机 , 越来越成为孩子和父母之间冲突的“导火索”!

这些带有明显时代特质的亲子冲突背后 , 可以追溯惨剧发生的心理“病变”路径 。

首先 , 是父母的情绪管理能力低下 。 上述案例中 , 是什么导致少年弑母 , 是手机本身吗?当然不是 , 而是因为玩手机被母亲斥责、抢夺后的愤怒 , 导致了孩子的行为失控 。 愤怒的情绪是罪魁祸首 。

可孩子为什么有这么大的情绪呢?在心理学中 , 有一种效应叫踢猫效应 , 指的是负性情绪可以像瘟疫一样传播 。 不善于做好情绪管理的父母 , 很容易把坏情绪传递给爱人子女 , 并使事态恶化——是这位母亲发现孩子玩手机后的焦虑爆发 , 一下子点燃了孩子的负面情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