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手!这几个常见行为都是听力杀手

提示您本文原始标题是:住手!这几个常见行为都是听力杀手


                    住手!这几个常见行为都是听力杀手

---- 住手!这几个常见行为都是听力杀手 //---- http:// //


                    住手!这几个常见行为都是听力杀手

---- 住手!这几个常见行为都是听力杀手 //---- http:// //


                    住手!这几个常见行为都是听力杀手

---- 住手!这几个常见行为都是听力杀手 //---- http:// //

?耳聪目明 , 谓之聪明 。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 耳朵是思维的大门 。

今天是3月3号 , 非常形象好记的“爱耳日” , 借此机会跟大家聊一聊关于听力保护的那点事 。

听力对孩子的认知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 美国听力健康与技术事务机构在研究中发现 , 30分贝的听力损失会让儿童错过25-40%的学习信息 , 35-40分贝的听力损失 , 会让孩子丧失对周边的事物的反应 。 儿童期是听觉言语发育的关键时期 , 听力残疾导致儿童言语发育障碍并影响其情感 , 心理和社会交往等能力发展 , 给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负担 。


                    住手!这几个常见行为都是听力杀手

---- 住手!这几个常见行为都是听力杀手 //---- http:// //

我国大概有听力残疾人2780万左右 , 是世界上听力残疾人最多的国家 , 其中6岁以下的儿童残疾人数大约在13.7万 。 先天性耳聋属于最常见的出生缺陷之一 , 发病率大约在0.1%~0.3%左右 , 按照2018年全国新生儿1523万的数字来算 , 新生儿听力障碍人数在1.5~4.5万左右 。 随着听力筛查工作的推进 , 大部分的听力障碍儿童能够得到及时的干预治疗 , 但新生儿筛查并不能保证今后不存在发生相关疾病的危险 。


                    住手!这几个常见行为都是听力杀手

---- 住手!这几个常见行为都是听力杀手 //---- http:// //

美国听力健康与技术事务机构(HHM , Hearing Health & Technology Matters)曾对全美9万个儿童家庭进行听力学调查 , 听力损伤儿童家庭达到3-5% , 远超出生缺陷的发病率0.3% , 可见大部分的听力障碍还有赖于后天筛查发现 , 预防听觉障碍的后天发生也尤为重要 。


                    住手!这几个常见行为都是听力杀手

---- 住手!这几个常见行为都是听力杀手 //---- http:// //

导致听力障碍的原因也比较多 , 对儿童来说 , 最常见的是以下几种 。

?先天遗传

听力障碍60%左右都与遗传因素有关 , 目前我国新生儿/儿童听力筛查已经广泛开展 , 但耳聋基因筛查还处在大力推广阶段 。 根据临床数据显示 , 我国正常人群的耳聋基因携带率接近6%左右 , 所以开展普遍的耳聋基因筛查是有意义的 , 以下这些人群更要重点筛查 。

  • 父母双方有一方或者双方均为听力障碍患者;
  • 父母已生育过听力障碍患者;
  • 家族中有先天性听力障碍患者或有人出现用耳毒性药物后导致听力下降的情况;
  • 家族中有人在成年后出现不明原因的中重度感音神经性听力下降 , 发生在非老年阶段 。

?耳毒性药物的使用

2005年在春晚上表演《千手观音》的21名听力障碍的演员中 , 就有18位是因为药物致聋 。 每年新增的听力障碍患儿中大约有一半都是因为对耳毒性药物敏感 , 引起的听力丧失 。

常见的耳毒性药物包括:链霉素、新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阿米卡星、西索米星、妥布霉素、萘替米星、利尿剂、奎宁、抗肿瘤药物等 。


                    住手!这几个常见行为都是听力杀手

---- 住手!这几个常见行为都是听力杀手 //---- http:// //

一般听力逐步丧失会出现在用药1~2周之后 , 在遵循医嘱谨慎使用的前提下 , 使用了以上药物后要密切关注孩子的听力是否下降 。

?中耳炎

中耳炎是3岁以下儿童最容易得的第二大疾病 , 也容易导致听力下降 。 人的耳鼻喉都是相通的 , 鼻子和耳朵之间有一条咽喉管 , 儿童的咽喉管相比于大人的更趋于水平 , 鼻腔的感染分泌物容易进入咽喉管 , 囤积在中耳 , 影响声音传导 , 并从内侧对鼓膜产生压迫 , 造成孩子耳朵肿胀疼痛 , 一旦鼓膜穿孔 , 积液就会流出 , 通常也会好转 。


                    住手!这几个常见行为都是听力杀手

---- 住手!这几个常见行为都是听力杀手 //---- http:// //

85%的耳部感染都是由病毒引起的 , 这类炎症不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疗 , 绝大多数情况下能够自愈 , 但是可以使用布洛芬或者对乙酰氨基酚缓解疼痛 。 通常急性中耳炎可痊愈后并不再复发 , 但如果发展为慢性中耳炎 , 尤其是进展型的中耳炎 , 就会破坏耳朵内结构 , 导致听力损伤 。

坐飞机的时候 , 在飞机起降过程中要引导孩子吞咽 , 保持耳压平衡 , 保护鼓膜 , 小宝宝可以通过喝奶、吃东西或者使用安抚奶嘴来达到平衡耳压的目的 , 减少中耳炎的发生 。

?噪声、爆震性耳聋

长期遭受85分贝以上的噪声刺激就容易引起感音神经性耳聋 , 一般汽车噪音在80~100分贝之间 。 突发的强大压力波和强脉冲噪音容易引起鼓膜、耳蜗等的器质性损伤 , 当暴露于90分贝以上的噪音时 , 就可能发生耳蜗损伤 , 如果超过120分贝 , 则可能引起永久性的耳聋 。

具体听力受损的程度与暴露的次数、时长、噪音强度、频谱以及个体差异都有关系 。


                    住手!这几个常见行为都是听力杀手

---- 住手!这几个常见行为都是听力杀手 //---- http:// //


                    住手!这几个常见行为都是听力杀手

---- 住手!这几个常见行为都是听力杀手 //---- http:// //

人工耳蜗最好能够在3岁以内植入 , 2岁以内是人工耳蜗的植入黄金期 , 越早让孩子接受听力信息 , 对孩子的听力发育、障碍听力的恢复以及认知发展都有重要意义 。 新生儿听力筛查、儿童听力筛查是早期发现听力损伤的重要手段 , 家长的居家观察是听力筛查的重要补充 。 除了日常关注以外 , 当孩子感冒了、鼻炎发作了、吐奶了、游过泳、用过耳毒性药物之后更要密切观察 。


                    住手!这几个常见行为都是听力杀手

---- 住手!这几个常见行为都是听力杀手 //---- http:// //

已经能够沟通的孩子告诉家长他们的耳朵不舒服、听不清楚 , 或者要求家长提高说话声音或者重复 , 加大电视音频的响度等等都要给予重视 。

对不会说话或者表达能力尚有不足的孩子 , 家长要注意观察孩子是否出现频繁哭闹、揪耳朵、对声音反应迟钝甚至无反应的情况 , 如果孩子的语言能力、认知能力发育过于迟缓以及学龄儿童多动症都有可能是耳朵的问题 。


                    住手!这几个常见行为都是听力杀手

---- 住手!这几个常见行为都是听力杀手 //---- http:// //

生活中还有许多坏习惯同样会损伤孩子的听力 , 家长们要注意规避 。

?频繁掏耳屎

小时候趴在妈妈膝盖上被掏耳屎的时光真的好温馨 , 但是掏耳屎对于婴幼儿来说却不值得提倡的 。 宝宝听力发育阶段 , 适当的耳屎能够阻止异物进入耳道 , 它的特殊气味能阻止飞虫飞入 , 还能起到一定的“消音”作用 , 减少噪音对鼓膜的冲击 , 保护孩子的听力 。 婴幼儿的配合度不高 , 且耳朵内部很娇嫩 , 家长操作不当很容易造成损伤 。 如果确实有较多耳屎影响正常听力 , 也最好到医院处理 。


                    住手!这几个常见行为都是听力杀手

---- 住手!这几个常见行为都是听力杀手 //---- http:// //

对于大一些的孩子 , 也不要掏耳朵过于频繁 , 掏耳朵的时候可以用棉签蘸取一点稀释酒精 , 轻轻在外耳道转动 , 不要用尖锐的不卫生的手指尖、挖耳勺或者发卡等以免引起损伤感染 。

?错误擤鼻

当孩子感冒流涕的时候 , 家长会习惯性地用纸巾捂住孩子的鼻子 , 让孩子使劲擤鼻涕 , 但是两个鼻孔一起擤却容易导致鼻涕进入泪管和咽鼓管 , 导致感染 。


                    住手!这几个常见行为都是听力杀手

---- 住手!这几个常见行为都是听力杀手 //---- http:// //

正确的方式则是用纸巾压住一侧鼻翼 , 用适当的力度擤另一侧的鼻涕 , 然后再换一边擤 。

?异物进入耳朵

小宝宝溢奶、吐奶的奶水、洗澡洗头水、游泳的脏水等异物都容易流入孩子的耳朵 , 导致感染 。 一旦外耳道进水了 , 都要及时处理 , 可以用棉签把水吸出 , 对大宝宝可以通过单脚垫脚跳的运动让谁流出 。


                    住手!这几个常见行为都是听力杀手

---- 住手!这几个常见行为都是听力杀手 //---- http:// //

如果是小飞虫进入耳朵 , 不要贸然用镊子夹出 , 以免引起虫体骚动 , 导致更严重的损伤 。 如果是好光的虫子 , 可以用手电筒照进孩子耳朵吸引它出来 , 还可以用植物油滴入外耳道 , 让虫体丧失活动能力后再把耳朵倾斜一边让它掉出 。 如果是种子、沙石等可以让进入异物的一侧朝下 , 轻拍耳廓令其掉出 。 尽量不要自行挖取异物 , 以免异物因操作不当滑入耳道深处 , 去医院的路上也要注意让进异物的一侧耳朵保持朝下 。

?长时间处于噪音中

注意孩子的生活环境中是否有持续的嘈杂噪音 , 比如靠近马路、工地或者市场带来的噪音应当采取适当的隔音措施 , 不给孩子购买声音过响的发声玩具 , 也要尽量少带孩子去吵闹的公众场合 , 缩短待在喇叭音响附近的时间 , 也不要持续地给孩子使用耳机 , 造嘈杂环境可以用防噪音耳罩隔离噪音 , 3岁以下的宝宝一般不建议使用入耳式的耳塞或者棉球 。


                    住手!这几个常见行为都是听力杀手

---- 住手!这几个常见行为都是听力杀手 //---- http:// //

噪音对孩子的影响始于胎儿时期 , 孕妈妈在怀孕20周以后就要尽量避免去高噪音的环境活动 , 长时间接收80分贝以上的噪音会影响胎儿的耳蜗发育 , 导致听力敏锐度下降 。


                    住手!这几个常见行为都是听力杀手

---- 住手!这几个常见行为都是听力杀手 //---- http:// //

旺妞

我们积极预防耳聋的发生 , 同时也不要放弃听力障碍的治疗 , 科技进步 , 越来越多的患者已经通过振动声桥、骨锚助听器、人工耳蜗植入、脑干植入等等的治疗方式听到了这个世界 , 过上了正常人的生活 , 耳聋并不是不可战胜的 , 请一定不要放弃孩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