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话老、儿歌荒……我们拿什么从手机中“抢”回孩子?

“想给孩子买本书看 , 却发现问题多多!”“想教孩子唱唱歌 , 却发现没得可教!”“难得让孩子放松放松 , 却不知道干点什么好 , 最后还是抱起了手机……”

近些年 , 家长们为了从手机、游戏中“抢回”孩子可谓煞费苦心 , 读书、唱歌、培养爱好……很快有些家长就意识到 , 电子产品之外 , 能放心给孩子的文化产品真的很少 。


童话老、儿歌荒……我们拿什么从手机中“抢”回孩子?

----童话老、儿歌荒……我们拿什么从手机中“抢”回孩子?//---- http:// //

有家长给上小学的女儿买了本《大卫·科波菲尔》 , 却发现书中的翻译存在很大问题 。 诸如“不过你要把你的青春有为的时间贡献给我所能提供的这么小的一个差事 , 不是很可惜吗?”这样的冗长拗口句子不在少数 , 严重影响了阅读质量 。

仔细检查该书发现 。 书上没有标注翻译者姓名 , 封面印着的主编顾振彪 , 则否认曾主编过这本书 , 并表示“没有出版社联系过” 。 而版权页显示 , 该书已经再版6次 , 销售成绩不菲 。

无独有偶 , 日前 , 安徒生经典童话《海的女儿》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 微博上一位母亲 , 痛批该童话“矮化女性”、“跪舔男性” , 直指其“三观不正” 。


童话老、儿歌荒……我们拿什么从手机中“抢”回孩子?

----童话老、儿歌荒……我们拿什么从手机中“抢”回孩子?//---- http:// //

微博截图

微博一出 , 议论的网友迅速分为两派 , 赞同方认为 , 孩子三观尚未成熟 , 应由家长把关;反对方则认为 , 孩子的世界是单纯的 , 家长不应该用成人的视角去捆绑孩子 。

一个是文学名著 , 一个是经典童话 , 两者都有一共通点:年代久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