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暖还寒给娃“春捂”你“捂”对了吗?

提示您本文原始标题是:乍暖还寒给娃“春捂”你“捂”对了吗?


                    乍暖还寒给娃“春捂”你“捂”对了吗?

---- 乍暖还寒给娃“春捂”你“捂”对了吗? //---- http:// //

冬去春来 , 乍暖还寒 , 气温也如同过山车忽高忽低 。 此时的我们有没有经历“脱秋裤、洗秋裤、找秋裤、穿秋裤……”的循环穿衣模式? 这里一定要提一句老话儿——“春捂秋冻” , 告诫大家春天不要急于减棉衣 , 秋天不要穿太多 。

为什么要“春捂”呢?因为春天是从冷转热的过渡阶段 , 早晚温差也大 。 人们在冬季已经习惯了多穿衣服 , 到了春天如果早早就脱掉了厚衣或把衣服减得太多 , 就会不适应气候的变化 , 容易受凉生病 , 所以从气候学的观点来分析 , “春捂”还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 。 尤其是我们幼小的宝宝 , 他们自身体温调节能力不如成人 , 还是需要借助增减衣服来保持身体的恒定温度 。

宝宝该如何“春捂”呢?在生活中妈妈们的做法也有很多误区和不合适之处 。 其实只要掌握以下几点就能轻松搞定 。

“捂”过头 宝宝易现“过暖综合征”

很多妈妈都生怕宝宝感冒 , 遵照“春捂”这个原则 , 会给孩子穿过多的衣服 , 对于宝宝来说 , 过度春捂容易使宝宝出现“过暖综合征” , 而且天气已经暖和了 , 还捂着 , 孩子时常出汗 , 结果风一吹就感冒 , 所以“捂”要有度 。 应当根据室外温度来增减衣服 , 而不是穿得越暖和越好 。 在春季宝宝户外活动增多 , 穿得过多很容易出汗 。 因此 , 穿衣多少应该以进行一般活动不出汗为标准 , 妈妈最好在此基础上给宝宝进行少穿衣的训练 , 不仅可以增强宝宝的适应能力 , 而且还可以提高机体免疫力 。

“捂”要“捂”对地儿 做到“三暖二凉”

一些妈妈在春季带宝宝出门总是全副武装 , 不仅衣服穿得多 , 还要戴上帽子和口罩 , 生怕会被传染上疾病 。 其实只要不去人员密集的地方 , 不和有传染性疾病的人密切接触 , 就没有必要全副武装 。

我们给宝宝“捂”也要捂对地方 。 最好做到三暖二凉:背暖、肚暖、足暖、头凉、心胸凉 。 从中医角度来看 , 背部保持适度温暖利于孩子体内阳气生发 , 可预防疾病 , 减少受凉感冒的机会 。 肚暖既能维护孩子胃肠道的功能 , 促进对食物的消化吸收 , 又能防止肚子因受凉而引起的腹痛、腹泻等症状 。

此外 , 足暖也很重要 , 足部末梢神经丰富 , 对外界最为敏感 , 足暖才能保证机体适应外界气候的变化 。 而且 , 人体的下部血液循环较上部差些 , 特别是足部皮下脂肪层薄 , 保温性能差 , 血液循环较差 , 易受到寒冷空气的侵袭 , 寒多自下而生 , 因此春捂的宝宝应该遵循“下厚上薄”的原则 , 只有孩子的小脚暖和了 , 才能保证一身温暖 , 抵御寒冷 。

头凉能使孩子神清气爽 , 因为孩子体表散发的热量 , 有1/3是由头部发散的 , 如果头部捂得太热 , 容易引起头晕头昏、烦躁不安 。 心胸凉是指给孩子上身穿的衣服不要过于厚重臃肿 , 以免胸部受压 , 影响正常的呼吸与心脏功能 。

多层穿衣法 方便随时增减

有的妈妈既怕宝宝着凉 , 又嫌衣服穿多了麻烦 , 所以我们时常会见到一些宝宝在厚厚外套内只有一件薄衬衣就外出游玩了 。 如宝宝活动过多或正午环境温度上升 , 此时妈妈会处于左右为难的尴尬境地 , 就是脱外套怕着凉 , 穿着又热 。 所以带宝宝外出 , 尽量穿衣层数多些 , 这样在不同的温度下好加减衣服 。

衣物贴身 防风又保暖

父母在为宝宝选择衣服的时候 , 有人喜欢选择比较宽松的衣服 , 觉得孩子会比较舒服 , 但殊不知春季其实是个多风干燥的季节 , 孩子穿的衣服没有一件贴身的 , 风会直接进入宝宝的身体 , 反而容易着凉感冒 。 所以挑选衣服也要注意 , 选择一些保暖且比较贴身的衣服 , 袖口建议选择有收口设计的 , 会避免风吹进宝宝的手臂 。

【小贴士】 宝宝穿衣“算数法则”

最后再教大家一个给宝宝穿衣的“算数法则”:较厚的羽绒服为9℃ , 薄羽绒服为6℃ , 稍厚些的弹力絮棉衣为5℃ , 厚羊毛衫为4℃ , 棉背心4℃ , 薄外套是3℃ , 厚棉毛衫2℃ , 薄棉毛衫1℃ 。 以后爸爸妈妈们再带小朋友外出 , 可以根据以上情况增减衣服了 , 最好控制在26℃为宜 。 比如目前室外温度为18℃ , 由里到外给宝宝穿一件薄棉毛衫、薄外套、棉背心即可:18+1+3+4=26 。

文/雷燕喆(海淀妇幼保健院儿科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