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分享就不是好孩子?宝宝到了自我意识敏感期,家长应该怎么办
提示您本文原始标题是:不懂分享就不是好孩子?宝宝到了自我意识敏感期 , 家长应该怎么办
当别人想要拿走宝宝手上的玩具时 , 他会立即抓得很紧;若是强行拿掉 , 他就会放声大哭 , 这表明宝宝的自我意识正在逐渐萌芽 。 一看到感兴趣的东西 , 会抓起来摇晃 , 或放入口中吸吮 , 玩耍中万一玩具突然不见了 , 还会四处找一下呢!另外爸爸妈妈若躲在一旁叫他的名字 , 宝宝会四处探寻声音的来源
在生命的第一年中 , 宝宝迅速成长发育 , 并且慢慢开始认识自我 , 身体、智力及人际关系急速发展 , 他能听出自己的名字 , 用动作、表情和声音表达自己的意愿 , 可以说出第一个词 , 他开始参加社会交往并表现出自己独特的个性…这些都是他自我意识的表现
---- 不懂分享就不是好孩子?宝宝到了自我意识敏感期 , 家长应该怎么办 //---- http:// //
自我意识的起源是一个令人着迷的话题 , 因为研究对象是婴儿 , 他们永远无法告诉研究者最终的答案是什么 , 宝宝在1岁之前的自我意识虽然并不强 , 但也能意识到自己的存在 , 一般认为1岁之前宝宝的自我意识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0~4个月为第一阶段 , 会对妈妈的镜像微笑、点头、发出叫声 , 而对自己的镜像则没有太多意识;
5-6个月为第二阶段 , 会把自己的镜像当做另一个同伴对待 , 有时伸手到镜子后面去镜中找人;
7~12个月为第三阶段 , 当看见镜像中自己的动作时 , 会跟着模仿这些动作
什么时候婴儿能够认出自己呢?其实真正意识到镜中的影像是自己 , 还要再等1年以后 , 有研究者让母亲悄悄在婴儿鼻子上抹上一点胭脂 , 然后将婴儿置于镜子前 , 发现比较小的婴儿无法自我再认 , 只有到18~24个月 , 大部分婴儿才会明显意识到自己脸上的异样 , 去摸自己的鼻子 , 这时他们才真正知道镜子中的小孩是谁
---- 不懂分享就不是好孩子?宝宝到了自我意识敏感期 , 家长应该怎么办 //---- http:// //
婴儿期的自我意识 , 主要表现形式是自我认知 , 自我认知是宝宝把作为主体的自己从客体中区分出来的过程 , 一般宝宝自我意识形成会有以下几种表现
1.宝宝认识8~12个身体器官 , 只要能指认就可以 , 不要求宝宝说出名称
2.让宝宝闭上眼睛 , 让他用手分别摸摸头鼻子、嘴巴、屁股、脚 , 宝宝至少能完成3~4样
3.宝宝知道自己的性别 , 宝宝会自己表达要求 , 比如想吃什么、想玩什么、想穿什么衣服等等
4.宝宝和别的小朋友在一起的时候 , 能区分自己的物品 , 并能保护自己的物品不被损伤
---- 不懂分享就不是好孩子?宝宝到了自我意识敏感期 , 家长应该怎么办 //---- http:// //
1-3岁大的宝宝自我意识发展的最鲜明特征有:
开始懂得用名字来称呼自己 , 比如会说“宝宝要吃饭”“宝宝会做”等
宝宝宝开始能分辨出镜子中的自己或其他人 , 比如宝宝会指着镜子说“这是宝宝 , 这是妈妈”
等宝宝长到3岁大时 , 自我意识形态会出现质的飞跃 , 这时宝宝已经完全意识到自己是和别人不一样的个体存在 , 开始主动地寻求自我体验、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
---- 不懂分享就不是好孩子?宝宝到了自我意识敏感期 , 家长应该怎么办 //---- http:// //
自我意识的认识过程是可以促进的 , 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外界对婴儿的刺激 , 家长应该尽量多让宝宝多看、多听、多体验一些新鲜事物
看:想办法引起宝宝的注意 , 让宝宝多看 , 看不同的东西 , 让小眼睛跟着转动 , 从而逐渐意识到“这是我看见的”
听:多对宝宝说话 , 伴以夸张的动作和表情来说 , 给宝宝放音乐 , 让宝宝听各种好听的声音 , 引起宝宝对声音的兴趣 , 从而逐渐意识到“这是我听到的”
动:宝宝的小手和小脚是重要的感知觉通道 , 经常刺激宝宝手和脚的肌肉 , 让小手多触摸 , 小脚多活动 , 从而逐渐意识到“这是我自己在动”
宝宝1岁时开始感受自己四肢的能力:家长要多让宝宝用双手玩弄东西 , 用双脚踩踏东西 , 最好不要去帮助宝宝 , 让他自己独立地去感受这些东西
宝宝2岁时感受言语的力量:家长应该尽早地让宝宝感受到语言的力量 , 并且通过语言发展自我意识 , 引导宝宝自己学会使用语言表达情感;引导宝宝学会使用语言描述别人的情感或行为;引导宝宝尽早学会用名称来指代自己
宝宝3岁时就可以使用“我”称呼自己:据相关研究表明:3岁大的宝宝里有一半左右已经可以较为精确地使用“我”称呼自己 , 甚至有1/5的宝宝在两岁半的时候就可以这样做了
---- 不懂分享就不是好孩子?宝宝到了自我意识敏感期 , 家长应该怎么办 //---- http:// //
1~3岁的宝宝 , 自我意识渐渐增强 , 好奇心也很强 , 不知道什么是危险 , 对一切都无所顾忌 , 面对这些问题家长要注意
说法一致:宝宝要玩具 , 爸爸同意 , 妈妈不同意 , 意见不一致时 , 宝宝就不知道谁更正确 , 容易造成宝宝的投机心理 , 对支持他的一方有好感 , 遇到这种情况家长应该私下沟通好
坚持到底:宝宝看到玩具非要买 , 实际上他有类似的玩具 , 这时家长应该坚决一点告诉宝宝 “不能买” , 即使宝宝又哭又闹都不要动摇 , 如果妥协 , 后面宝宝也会故伎重演
不能总说“不”:宝宝进行某些危险活动或提出不合理要求时 , 妈妈说“不”是合理的 , 但对宝宝不可限制太多 , 否则宝宝容易出现胆怯或产生逆反心理
不能讲条件:宝宝吃饭磨叽 , 妈妈对他说:“吃不完饭 , 就别想看动画片” , 这种方法可能会奏效 , 但带来的副作用就是 , 宝宝也会仿效妈妈 , 动不动就讲条件
提供选择机会:宝宝想吃几种零食 , 家长可以告诉他说:“零食吃太多容易坏牙齿 , 咱们今天可以从你喜欢的里面选择一种 , 你自己考虑一下怎么选择?”尽量用商量的语气 , 给宝宝选择的机会
参考书籍:
1.刘晓红主编,学前儿童社会教育,郑州大学出版社,2014.01.
2.郑东旖著,没有不好带的宝宝,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02.
3.孟斐编著,怀孕·分娩·育儿下,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01.
4.王卫中,张雪英主编,怀孕胎教育儿大全,内蒙古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07.
5.时尚育儿杂志主编,育儿专家指导:0-5岁智能开发,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7.
6.贾宗萍本册主编,温馨摇篮 供0-3岁幼儿家长使用,山西出版集团,2007.1.
- 「智灵通妈妈课堂」孩子经常生病是不是就是免疫力差?
- 挚爱宝宝一生■宝宝免疫力太弱了?隔三差五感冒生病,提高免疫力诀窍分享给大家!
- #春龙和宝宝#3岁女儿满口蛀牙,原因却不是糖果!家长的这些习惯才是“元凶”
- #产前产后护理#孕妇有几个月增重最快,如果不是这三个月,说明是自己长胖了
- #靓妈美娃#7岁女孩天天“喝牛奶”,却两年不长高,医生:这些不是牛奶
- 小儿推拿分享:宝宝站得太早,会导致腿变弯吗 青岛柔宝健康调理中心
- 【靠谱育儿说】3点判断娃是否脾虚,医生:家长做到2多3少,对付积食不是事
- 『东方宝贝母婴』短片分享丨什么造成宝宝绿便
- 「孕育岛」原创宝宝“睡觉”出现这3种情况要注意,不是可爱,是身体出现了问题
- [分钟知晓天下事]原创宝宝耳朵边有个洞竟然被医生说是“祸”?不懂真的要出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