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这种儿童常见病,近期增多,一不小心就“抗生素滥用”!
提示您本文原始标题是:警惕这种儿童常见病 , 近期增多 , 一不小心就“抗生素滥用”!
儿童的快乐成长伴随着战胜疾病的艰辛 , 万物复苏的春天是孩子们生长发育最快的季节 , 也是病毒细菌等微生物快速繁殖的时候 。
近期就诊的幼儿急疹患儿明显增多了 。 其中 , 许多患儿是在静脉输液、应用抗生素后 , 出现“热退疹出”的典型临床表现才被明确诊断 。
明确诊断后 , 儿科医生和家长朋友们一样为孩子战胜了疾病而欢欣鼓舞 , 但同时也思索着:幼儿急疹为何容易被过度输液用抗生素?又该如何避免呢?
---- 警惕这种儿童常见病 , 近期增多 , 一不小心就“抗生素滥用”! //---- http:// //
病例一诊疗经过
8月龄的王宝宝 , 主诉:“发热3天 , 输液1天 , 出皮疹半天” 。
王宝宝持续高热3天 , 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一家6位家长惶恐不安 , 每天都到医院儿科排队挂号就诊 。
前2天 , 儿科医生都说是普通病毒感染 , 医嘱回家加强护理、吃点简单的对症药物即可 。 一家人将信将疑 , 认真护理观察 。
但是 , 到了发热的第3天 , 家人还是沉不住气了——眼看着孩子的体温吃药控制不住 , 那还了得!于是晚上又急诊来到医院 , 坚决要求输液 , 应用抗生素消炎治疗 。
静脉输注抗生素后次日 , 终于退热了 。 家人正在高兴输液有疗效的时候 , 突然发现宝宝全身出了红色的皮疹 , 怀疑是输液过敏了 , 又惊慌失措地急急赶到医院 。
到医院后 , 儿科医生给孩子做了全身体格检查 , 见到孩子满身玫瑰色的红疹 , 压着会褪色 , 微笑着开心地说:“孩子是幼儿急疹 , 病好了 , 不用输液了 , 也不需要用抗生素了!”
王宝宝的众家长们听明白医生讲的话后 , 也都开心地笑了 。
病例二诊疗经过
1岁6个月的李宝宝 , 主诉:“发热5天 , 口服药3天 , 出皮疹1天” 。
5天前李宝宝无明显诱因突然发热了 , 而且是持续39℃以上的高热 , 但无咳嗽、呕吐、腹泻 , 吃喝拉撒睡玩都不错 。
发热2天后 , 爸爸妈妈带李宝宝到附近儿科门诊就诊 。
儿科医生问诊查体后化验了血常规 , 诊断为“急性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 。 医嘱普通病毒感染不需特殊用药 , 回家加强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保障孩子吃喝拉撒睡玩好 , 必要时吃点简单的对症药物 , 病情加重、或3天后病情不好转复诊 。
李宝宝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一家6位家长比较了解儿童普通病毒感染需要一个过程 , 需要给孩子抗感染战胜疾病的时间 。 所以 , 在医生诊断为普通上呼吸道感染后 , 就正常地在家陪伴、照护孩子的吃喝拉撒睡和玩耍 , 遵医嘱用了1种简单清热抗病毒的药物 , 仔细地观察病情变化 。
3天后 , 孩子的体温正常了 , 热退了 , 同时出了一身皮疹 , 众家长看孩子依然是开心玩耍 , 一致同意很可能是传说中的幼儿急疹 , 为了进一步明确诊断 , 还是决定带孩子再到儿科门诊复诊1次 。
复诊时 , 儿科医生又给孩子做了体格检查 , 确定李宝宝这次的“发热5天 , 出皮疹1天”是幼儿急疹 , 夸奖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家长的正确处理 。
当然 , 李宝宝的家长们也都很开心 , 为自己的淡定陪伴而自豪 , 为李宝宝避免了1次不必要的输液应用抗生素而开心 。
病例解惑
幼儿急疹 , 又被称为第六病 , 是一种发生于7个月至2岁间的病毒感染性疾病 , 是大多数孩子出生后遭遇的第一次病毒感染 , 其中人类疱疹病毒6型(HHV-6)是最常见的致病病毒 。
幼儿急疹的病理生理特点为:高热3~5天 , 很多孩子的体温超过40℃ , 体温骤降至正常后全身出现皮疹 , 即“热退疹出” 。
这种皮疹呈粉红色、不痒 , 疹与疹之间的皮肤颜色正常 , 疹子一压会褪色 , 孩子一般没有痛苦 , 仍可开心玩耍 。
---- 警惕这种儿童常见病 , 近期增多 , 一不小心就“抗生素滥用”! //---- http:// //
幼儿急疹
幼儿急疹是普通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病 , 是一种良性、自限性疾病 , 没有特效药 , 也无需用特效药 。 精心养护 , 让孩子吃喝拉撒睡玩好 , 保障孩子有足够的体力和抵抗力 , 高热持续3~5天 , 热退疹出即可自愈了 。
过度输液使用抗生素副作用大 , 对于生长发育中的儿童 , 有些副作用可能会影响一生的健康 。 特别是幼儿急疹好发的2岁以下婴幼儿 , 更容易出现药物的副作用 。 作为儿科医生更加要严守“能吃药不打针输液、慎用抗生素”的治病原则 。
很多时候 , 儿童家长因不懂儿科学知识 , 看到孩子生病着急 , 要求医生用输液等不必要的治疗措施 。
---- 警惕这种儿童常见病 , 近期增多 , 一不小心就“抗生素滥用”! //---- http:// //
而作为儿科医生 , 如果能“晓之以情 , 动之以理”能说服家长 , 不仅保障了儿童健康 , 还科普宣教了儿科学知识 , 也是为“健康中国、提高公民科学素质”作出了积极有益的贡献 。
从病例二李宝宝的诊疗过程可以看出 , 对于罹患幼儿急疹的孩子 , 家长在家里好好养护、严密观察、及时复诊是避免过度输液用抗生素的关键措施 。
知晓以下6方面的相关知识和养护原则 , 有助于家长朋友们更好的保护孩子:
1 首先是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 勤喂水 , 正常地陪伴孩子 , 让孩子保持心情愉快 , 有利于病情好转 , 保障孩子吃喝拉撒睡玩好最重要 。
2 保障孩子的居室环境通风透气 , 湿度、温度适宜 。
3 目前 , 幼儿急疹这个病没有疫苗预防 。 其实这个病毒一般对孩子没有危害 , 患病发热、出疹后不留损害 , 就像打疫苗一样 , 有助于提高了孩子的免疫力 。
4 得了幼儿急疹不用怕 , 只要孩子的呼吸、吃喝拉撒睡及心情都好 , 就先不用紧张 。
5 高热大于38.5℃可用退热药 。
6 发热超过3天或出现咳嗽、呼吸不好、呕吐腹泻、吃不下东西等情况及时就诊 。
结语
在儿科临床工作中 , 家长因为爱孩子常常会惊慌失措、夸大病情 , 心急如焚地找到医生、希望药到病除;有的家长甚至一天之内带着生病的孩子跑2~3家医院就诊 , 辛苦了自己 , 也让孩子失去了在家休养恢复健康的宝贵时间 。
为了儿童健康 , 儿科医生需要耐心地告诉家长朋友们上述相关的儿科知识 , 让家长明白疾病的发生发展都有个过程 , 发热、咳嗽等都是孩子抵抗疾病的必要病理生理表现 , 养护好、保障好吃喝拉撒睡、必要时复诊评估病情变化最重要 。
这样的科普宣教 , 针对幼儿急疹患儿 , 可以避免一些过度输液用抗生素治疗 , 也帮助了家长朋友们以科学、理性的态度对待儿童生长发育中的问题 , 更好地为孩子保驾护航 。
维护儿童健康 , 需要儿科医生和儿童家长携起手来 , 手共同努力!
- 芝麻关门:影响儿童体态的7个不良姿势 由此带来的这些影响不可忽视
- #育儿房间#原创儿童已成白血病高发群体:这些水果“隐患”,最好少给孩子吃
- 『儿科医生雨滴』原创给宝宝穿这种裤子可能有这四个危害,你一定要知道
- 「中国婴游网」原创儿童医院都在遵守的新生儿洗澡与抚触流程,值得学习!
- 「宝妈妈孕育家园」原创这种胎儿不常见!但是医生说出生后很聪明
- 「挚爱宝宝一生」妈妈:我为什么是个矮子?儿童缺锌影响大,吃这些食物可以补锌
- 『婴芭莎儿博会』不到3分钟,孩子就没了…这种退烧方式,千万别碰!
- #爱儿康#宝宝脖子上的这种疙瘩,不用治!抵抗病菌也靠它!
- 「爱儿康」一天内3名儿童因消毒剂送医抢救!只因家长的这一马虎做法…
- 「发现福州」警惕!一天内,3名儿童因为这个原因送医抢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