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孩子长得高,四个方面不能少
提示您本文原始标题是:想要孩子长得高 , 四个方面不能少
来源网络 | 母婴幼儿教室
---- 想要孩子长得高 , 四个方面不能少 //---- http:// //
---- 想要孩子长得高 , 四个方面不能少 //---- http:// //
每个妈妈都希望自己的宝宝将来能更聪明健康 , 长得更高一些 。 经常有宝妈会说:“同样的年纪 , 怎么我家孩子比隔壁家孩子矮呢?”但实际上 , 孩子是“高”还是“矮” , 简单地和某一个孩子比较并不能如实反映 , 而需要有更科学的参考指标 。
专家表示 , 尽管身高大部分由遗传因素决定 , 但仍有30%是受后天因素影响 , 家长应该重点关注孩子的营养、睡眠、运动、情绪等四方面 。
---- 想要孩子长得高 , 四个方面不能少 //---- http:// //
参照骨龄评价身高 比参考年龄更客观
---- 想要孩子长得高 , 四个方面不能少 //---- http:// //
---- 想要孩子长得高 , 四个方面不能少 //---- http:// //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儿童保健科主任医师谭美珍介绍 , 判断自家孩子身高最简单有效的方法是与同龄同性别群体比身高水平 , 看孩子所处的百分位 。
具体来说 , 是参照0~18岁儿童青少年身高体重对照表 , 找到自家孩子所处的身高百分位 。 根据现行的评判标准 , 身高值只要在第3位~第97位之间 , 都属于正常身高 , 也就是不存在严重影响身高生长发育的疾病 , “说白了 , 100个孩子按照从低到高的顺序排队 , 除了排在第1、2个的孩子 , 第3个到97个孩子都是正常身高 。 ”但是 , 如果希望孩子将来能获得更好的身高 , 当孩子当前身高百分位处于第3~50百分位之间时 , 家长也应该要考虑及时带孩子就医了 。
除此之外 , 身高还可以和同骨龄同性别的孩子比 。
谭美珍解释 , 从医学的角度来看 , 人的生长发育可以用两个“年龄”来表示:生活年龄是以出生时间为计算标准;而生物年龄是骨骼的年龄 , 即常说的“骨龄” 。 后者比前者更能准确地反映孩子骨骼的成熟度 , 是评估儿童体格发育状况的核心指标 。 因此 , 客观评价身高 , 最好把他放到相同骨龄的群体中 , 看其所处的身高百分位数 。 比如 , 10岁男孩牛牛 , 身高138厘米 , 测得骨龄11.1岁 。 通过“按骨龄的身高百分位曲线”来看 , 他的身高在同骨龄孩子里位于12.3% , 属于偏矮 。
“骨龄与生活年龄 , 很多时候并不像我们期望的那么同步 。 每过一年 , 我们的生活年龄会增长1岁 , 但骨龄可能只长了不到1岁、刚好1岁或者超过1岁 。 因此 , 骨龄与生活年龄之间会有一个差值 , 根据两者差值可判断儿童发育是否正常 , 如果差值在一岁以上的 , 需要及时就医 。 ”谭美珍建议 , 3岁以上的孩子每年通过拍左手X光片测一次骨龄 , 而不是单纯地根据生活年龄相比较 。 若身高发育不理想 , 可及时配合医生进行身高管理 , 为孩子创造健康的生长环境 。
提醒:要捕捉生长速度异常信号
在评价儿童身高是否达标时 , 家长除了关注孩子的绝对身高 , 还需了解每年的生长速度 。 有的孩子并不矮 , 但生长曲线走势越来越平缓 , 比如原来排在97个百分位的(高过97%的同龄人) , 下滑到了中位水平 。 “这种情况很隐蔽 , 因为孩子身高是正常的 , 如果不做生长速度监测 , 就完全感受不到百分位的下滑 。 所以 , 医生会特别关注孩子的生长速度 。 ”谭美珍说 , 但是 , 发现很多家长对孩子的身高“一问三不知” , 一年前、半年前多高完全不知道 。
她提醒 , 不同年龄段的孩子生长速度是不一样的 。 0~3岁的婴幼儿期 , 第一年约长高2~26厘米 , 第二年约长高12~13厘米 , 第三年约长高8~9厘米 。 3岁至青春期前 , 每年的生长速度为5~7厘米 。 青春期女孩身高约增长25~27厘米 , 男孩身高约增长28厘米 。
在日常监测中 , 家长要注意捕捉生长速度过快或减慢的异常信号 。 如果孩子在3岁以下长高少于7厘米/年、3岁至青春期前少于5厘米/年、青春期少于6.5厘米/年 , 就视为生长速度减慢 。 对于这类孩子来说 , 不论目前身高如何 , 都不能掉以轻心 , 一定要赶快去看医生 。
而3岁至青春期前的孩子 , 如果出现生长速度每年超过7厘米、生长突然加速、体重过快增加的情况 , 也应尽快就医 。
支招:营养睡眠运动情绪都要关注
身高有70%由遗传基因决定 , 而30%的后天因素是可以科学地进行管理的 。 谭美珍介绍 , 想要孩子长高 , 家长可以从以下四方面多留意 。
关键点1:营养均衡
建议3岁以上的孩子每天要吃一只鸡蛋、500毫升奶和50克肉类食品 。 此外 , 不同年龄的儿童可参考相应年龄的膳食指南 。
3~5岁儿童平衡膳食宝塔 , 第1层:谷类(米饭、面条等)每日100~150克 , 薯类适量 。 第2层:蔬菜类每日250~300克;水果类每日100~150克 。 第3层:鸡蛋每日50克 , 肉禽鱼类每日50~75克 。 第4层:牛奶及奶制品每日500克、坚果适量 。 第5层:动植物油每日25~30克;盐每日小于3克 。
---- 想要孩子长得高 , 四个方面不能少 //---- http:// //
6~13岁儿童膳食指南 , 总体原则是早餐吃好 , 午餐吃饱 , 晚餐吃少 , 零食少吃 , 饮用白开水 , 控制食盐摄入 。 每天的食物量推荐 , 第1层:主食3~5两(米饭、面条、馒头等) 。 第2层:绿色蔬菜不少于3两 , 水果2~3两 , 不能用水果代替蔬菜 。 第3层:鸡蛋一个 , 肉类1~2两 , 食用油15克 。 第4层 , 奶500毫升 。
在保证营养的基础上 , 也要注意控制体重 , 这样才能给身高的增长提供坚实的基础 。
关键点2:睡眠要足够
生长激素在长高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 正常情况下 , 夜间分泌的生长激素比白天多 , 且近80%的生长激素在睡眠时分泌 。 一般在夜间10时到次日凌晨2时达到高峰 , 同时它和睡眠状态有很大的关系 , 在深睡眠的时候也会达到高峰 。
固定的入睡和起床时间有利于孩子形成规律、稳定的睡眠周期 , 刺激人体分泌更多的生长激素 , 更高效地帮助孩子长高 。 谭美珍表示 , 最好让孩子晚上9时就准备入睡 , 确保10时能睡着 。 夜间尽量不打扰孩子睡眠 , 避免孩子起夜 。 睡眠的环境要安静、黑暗 , 室温不要太热 。
---- 想要孩子长得高 , 四个方面不能少 //---- http:// //
关键点3:适当运动
适当运动能增加骨骼的血液供应 , 使骨骼生长得到更多的营养 , 加速骨骼增长的过程 。 尤其是跳跃、跑步、自由体操、篮球、排球、跳绳、游泳、引体向上等运动 , 对孩子的身高增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
值得注意的是 , 运动持续的时间与生长激素分泌密切相关 , 有研究认为 , 运动时间至少在10分钟以上才会出现循环生长激素的升高 , 运动诱导生长激素升高的峰值出现在运动开始后的20~30分钟 。 但是 , 如果运动持续到精疲力竭时 , 生长激素分泌反而下降 。
因此 , 父母需要把握好孩子的运动时间 。 谭美珍建议 , 1~3岁的孩子每次运动15~25分钟 , 3~7岁的孩子每次运动20~30分钟 , 7岁以上的孩子 , 可适当延长运动时间 , 累计时长不少于60分钟 , 每周3~4次 。 运动过程中 , 应该尽量保证孩子有轻微出汗、心跳加快的现象 , 但一定不是非常剧烈的运动量 。
关键点4:情绪
在促进孩子长高的问题上 , 情绪管理往往会被家长们忽略 。 谭美珍指出 , 要想让孩子长得高 , 保持孩子心情舒畅很重要 , 因为情绪低落、压力大、紧张、焦虑等情绪会使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过多 , 消耗身体的营养 , 影响身高增长 。 而愉快的心情可以提高睡眠质量 , 有利于生长激素分泌 , 良好的心情还可以促进营养物质的吸收 , 有利于孩子身高的增长 。
因此 , 在孩子长高的关键时期 , 家长首先要为孩子营造良好、温馨的家庭环境;其次是帮助孩子排解不好情绪 , 让孩子把心事大胆说出来 , 帮助孩子消除消极感受 。
- 「靠谱育儿说」孩子睡觉不老实别以为是热的!3种表现说明是脾虚,家长别搞错了
- #靠谱育儿说#告诫:别再给孩子吃豆浆油条了!3类早餐易伤脾胃,家长别不在意
- [樱桃育儿经]雨水过后,这3样东西要“扔掉”,很容易让孩子积食不长个!
- 『燕赵晚报』“他们都是生病的孩子,我会像照顾孩子那样去呵护他们!”
- 今日余庆@曝光!余庆的家长们请长点心吧,叮嘱你的孩子戴好口罩!
- 『育儿趣乐园』“黑名单”饮料成娃的最爱,3种饮料孩子经常喝,伤脾胃还不长个
- 每日说育儿知识■孩子免疫差,家长记好“不睡2觉,不吃2物”,强娃脾胃不生病
- 【育儿之百科全书】立春过后,又是“猛长期”,家长做好3件事,孩子蹿高一大截
- #育儿房间#原创儿童已成白血病高发群体:这些水果“隐患”,最好少给孩子吃
- [育儿房间]原创“妈妈,我蛋蛋疼”,本以为孩子只是磕到了,谁知差点出了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