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5岁男童被诊断为“电子娃娃”,医生的一番话,全家都乱了

提示您本文原始标题是:5岁男童被诊断为“电子娃娃” , 医生的一番话 , 全家都乱了

文/孕婴帮 , 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近日 , 李奶奶全家都慌乱了 。 原来是李奶奶的宝贝孙子乐乐都五岁了 , 还是不怎么会说话 , 幼儿园老师还反映孩子非常不合群 , 总是一个人坐在角落里不说话;上课的时候 , 注意力也不集中;看黑板的时候 , 眼睛总是一眨一眨说看不清等问题 。 乐乐的父母都是公司高管 , 每天忙得根本顾不上孩子 , 于是从小到大乐乐都是跟着奶奶生活 。 都说“隔辈亲”一点也不假 , 乐乐想干什么奶奶都是服从 。

只要早上睁开眼睛 , 就开始找平板电脑不是看动画片、就是玩游戏 。 就连吃饭也不松手 , 都是奶奶在旁边一勺子一勺子地喂着吃 。 李奶奶还总在外夸自己的孙子聪明 , 无师自通 , 只要看一遍 , 就会玩了 。 乐乐的父母听了老师的建议 , 带着乐乐去儿童医院检查 , 李奶奶还很生气非说乐乐没有问题 。 后来 , 医生诊断是“电子娃娃” , 是因为孩子长期玩电子产品 , 缺少运动以及思考 , 长久下去很容易影响孩子的正常发育 , 得知这个消息后 , 全家顿时乱作一团 , 奶奶更是后悔不已 。


                    原创            5岁男童被诊断为“电子娃娃”,医生的一番话,全家都乱了

---- 原创 5岁男童被诊断为“电子娃娃” , 医生的一番话 , 全家都乱了 //---- http:// //

“电子娃娃”指孩子长时间与电子产品打交道 , 由于孩子的过渡沉迷 , 导致孩子的创造力、想象力、沟通力、语言表达能力、注意力等远远落后同龄孩子 。 严重导致孩子性格孤僻、暴力倾向、散光弱视等症状 。

如何让“电子娃娃”变成正常孩子呢?“父母不能把电子产品当绳子来‘拴住孩子’” , 但相关专家也不建议家长让孩子和电子完全“绝缘” , 关键是“度 。 ”


                    原创            5岁男童被诊断为“电子娃娃”,医生的一番话,全家都乱了

---- 原创 5岁男童被诊断为“电子娃娃” , 医生的一番话 , 全家都乱了 //---- http:// //

1. 限定时间 , 不过度沉迷

当孩子接触仍和电子产品时 , 家长都必须严格规定使用时间 。 所以 , 家长一定给孩子事先讲清楚 , 一旦时间到了 , 就必须收起来 。 如果孩子哭闹 , 家长也绝不能心慈手软 。

2. 多带孩子参加户外活动

大部分的孩子玩电子产品无外乎是好玩、新鲜 。 其实户外活动就能给孩子带来这样的乐趣 。 让孩子亲身感受新环境 , 鼓励孩子去探索 , 去感知 。 家长也要和孩子互动、增强亲子关系 , 让孩子感受父母的关心和爱护 。

3. 给孩子报兴趣班

根据孩子的兴趣 , 给孩子报兴趣班如轮滑、骑行、画画、街舞等 。 只要是孩子感兴趣的家长都可以支持 , 不仅增加孩子的课外特长 , 把玩手机、电脑的时间用兴趣班上 。


                    原创            5岁男童被诊断为“电子娃娃”,医生的一番话,全家都乱了

---- 原创 5岁男童被诊断为“电子娃娃” , 医生的一番话 , 全家都乱了 //---- http:// //

4. 找出沉迷电子产品的原因

家长要以“朋友”的身份多和孩子沟通 , 想尊重自己同事、朋友那样理解孩子的所思所想 。 找出孩子沉迷电子产品的原因 , 进行正确的引导 , 态度不要过激致使孩子产生抵触心理 。

以上都是帮妈总结妈妈们的提出的建议 , 帮妈认为造成孩子现在这种情况 , 本身就是为人父本失职 。 所以希望各位家长能多抽时间多陪陪孩子 , 现在大部分的孩子都是爷爷奶奶 , 姥姥姥爷照顾 。 老人的照顾只能是最基本的 , 孩子没有吧爸爸妈妈的陪伴太孤独了 , 所以就让电子产品钻了空子 。

我是帮妈 , 两个孩子的妈妈 , 一名高级育婴师兼具插画师 , 有关孩子教育、生理、心理、营养、日常保健与护理等方面问题 , 问我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