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数孩子那些让父母又好笑又抓狂的成长敏感期,对症引导事半功倍

1、3岁宝宝的强迫行为背后

三岁的女儿最近有了一个让人匪夷所思的癖好——喜欢给她的毛绒玩具排排坐 。 十多个娃娃 , 一定要整整齐齐地放 , 间距得一致 , 不能歪不能倒 , 否则就要一遍遍重来 。

每次看娃纠结又磨叽的样子 , 我都会被憋成内伤 。 忍不住拿这事儿跟育儿群里的妈妈吐槽 , 没想到却引来了超多的共鸣:

  • “我家娃 , 吃饭时必须把同样的食物挑出来放在一起 , 再开始动嘴 。 ”
  • “孩子吃那种有图案的饼干 , 先吃哪边都有严格的规定 。 ”
  • “睡觉时 , 小家伙在床头必须摆一串洋娃娃 , 而且位置不能随便动 , 否则一旦被发现了 , 能哭大半夜 。 ”
  • “每次出门按电梯必须得按两下 , 不多不少 , 要不然就得哭 。 ”
  • “走楼梯必须先抬左脚、嘴里数数 , 搞错了那可不得了 , 必须回到起点重新开始 。 ”
  • ……

有个妈妈忽然问道:“你说咱孩子也不是处女座的啊 , 咋就这么强迫症呢?会不会有啥问题?”

其实 , 这位妈妈的担心完全没有必要 。 要知道 , 小家伙们的这些行为并非不正常 , 而是到了他们成长的一个重要时期——秩序敏感期 。

这个时期一般出现在孩子0-1岁之间 , 并在2-4岁时尤为显著 。 其主要特点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