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孩子“偷拿”东西怎么办?先别贴标签,四步教你正确引导

提示您本文原始标题是:孩子“偷拿”东西怎么办?先别贴标签 , 四步教你正确引导

眼前 , 4岁的小悠悠在自己玩着超市结算机 。 我和悠悠妈妈坐在她的左右两侧 。

“姐 , 我今天用衣架子狠狠地打了宝宝的腿~”悠悠妈妈说得轻声细语 , 好像怕孩子听到 。

“她今天在楼下小区里的小卖部背着我拿了店家的巧克力糖 , 被我人赃俱获 。 当着别人的面 , 我忍住 , 没有教训她 , 回家之后 , 越想越生气越不安 , 人家说‘小时偷针 , 大时偷金’ 。 要是不好好管教她 , 以后怎么了得!于是下了狠心打了她好几下 , 让她不敢再这么做!”

但悠悠妈妈的不安 , 并没有因此而结束:

“你说 , 这到底要怎么教 , 怎么管?打也打了 , 骂也骂了 , 但是还是很担心她还会再犯 , 怎么办?这种行为 , 说不好听点 , 就是‘偷’!”

不知如何是好的悠悠妈妈一声叹息 。


                    原创            孩子“偷拿”东西怎么办?先别贴标签,四步教你正确引导

---- 原创 孩子“偷拿”东西怎么办?先别贴标签 , 四步教你正确引导 //---- http:// //

其实 , 如果大家仔细回忆下 , 不少人的童年记忆里都或多或少有偷偷拿过亲戚家、朋友家东西的经历——未经允许动别人的东西的行为 , 在大人眼中是为“偷” 。

但对于孩子 , 尤其是学龄前的孩子来说 , 可能只是大脑萌生了“想要”的念头后 , 直接产生行为反射——这个年纪的孩子 , 很多都还不具备完全的行为控制能力 , 也不清楚“偷”和“拿”之间的区别 , 只是想吃糖、想要漂亮东西的想法占了上风 。

当然 , 这并不意味着当孩子有不经允许私自拿别人东西的行为时 , 爸爸妈妈们可以坐视不管 。 只是 , 我们应该首先追根溯源寻找原因 , 然后再寻求解决之道 。

一、了解行为背后的原因 , 不随便贴标签

学龄前的孩子 , 偷拿东西 , 最主要的原因还是“边界感不清” , 看到喜欢的东西就想据为己有 。 他们还没有建立完整的认知能力 , 更无法分清“你的”“我的”物品 , 缺乏“物权”观念 。

所以 , 当孩子拿走别人的东西时 , 他可能并没有认识到这是谁的 。 这种行为尚且不能称之为“偷窃” 。

大人不要轻易地给他们贴上含有道德观念的标签 , 如“偷窃”“小偷”等不良影响的词语 , 免得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


                    原创            孩子“偷拿”东西怎么办?先别贴标签,四步教你正确引导

---- 原创 孩子“偷拿”东西怎么办?先别贴标签 , 四步教你正确引导 //---- http:// //

即使有小部分孩子真的有意偷窃 , 家长在大发雷霆之前 , 也一定先理性思考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 。

偷窃是匮乏感引发的行为 , 物质匮乏和心理匮乏 , 后者尤重 。 只要给孩子足够的爱 , 不打骂 , 少定规矩;在物质上尽量满足他(依实际情况 , 实事求是 , 不装穷也不充阔) , 让孩子经常感觉父母的宽容和爱 , 而不是控制 , 那么孩子根本没有兴趣去偷 。

二、该如何正确引导孩子?

1、沟通

在纠正孩子的错误之前 , 先真诚地请求孩子陈述一遍事情的经过 , 鼓励孩子说出真相 , 了解孩子内心真实的想法 , 接纳他当时的感受 , 才能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 。 这一过程确保爱的信息得以传递 , 让你和孩子之间建立亲密和信任 。

反之 , 剑拔弩张的情绪和盲目的惩罚会产生距离和敌意 。


                    原创            孩子“偷拿”东西怎么办?先别贴标签,四步教你正确引导

---- 原创 孩子“偷拿”东西怎么办?先别贴标签 , 四步教你正确引导 //---- http:// //

2、树立物权意识

父母要告诉孩子 , 每个人都有保护自己物品的权利 , 别人的东西必须经过主人的同意才可以拿 。 包括孩子自己的玩具 , 如果不想给别人玩 , 也有不给别人玩的权利 。

教孩子设身处地地考虑被偷人的感受 。 告诉孩子:“你看 , 你的东西未经你准许就被拿走了 , 你很生气也很伤心 。 如果你没有经过别人同意把东西拿走 , 别人也会很伤心 。 ”

3、教孩子怎么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比如 , 通过和爸爸妈妈协商 , 获得支持;或者教孩子从自己的零花钱里分出一部分 , 来买自己喜欢的东西 。


                    原创            孩子“偷拿”东西怎么办?先别贴标签,四步教你正确引导

---- 原创 孩子“偷拿”东西怎么办?先别贴标签 , 四步教你正确引导 //---- http:// //

4、鼓励孩子承担责任

父母在第一次发现孩子有这样的行为之后 , 就要要求孩子把拿了的东西归还并向别人道歉 , 让孩子分清对错后 , 要积极弥补错误 。 比如:

?用压岁钱来抵;

?做额外的家务;

?停止一段时间的零花钱 , 用来偿还等 。

弥补错误的过程不是惩罚 , 是体验自然结果 , 让孩子认识到自己有能力承担自己的责任 。

一个“偷”字 , 让父母心惊 , 但孩子的世界还没有那么复杂 。 爸爸妈妈一旦发现孩子有“顺手牵羊”行为的时候 , 要冷静下来好好沟通 , 孩子最需要的不是动辄打骂 , 而是需要理解、关爱与引导 。

关于今天的话题 , 你还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留言~如果宝妈宝爸还有什么其他想了解的话题 , 可以告诉我们 。 写文不易 , 多多帮我留言点赞转发哦 , 雨滴医生谢谢你了!(图片来源于网络 ,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